黄龙:小厕所大民生 乡风文明助推乡村振兴

小厕所,大民生,黄龙县自改厕以来,已经完成5600户农村改厕,预计今年可实现公路沿线和重点景区全覆盖,农村改厕为农村生产生活的改善提供环境支撑,有效破解乡村治理难题,助力乡村振兴。

“一个土坑两块板,三尺土墙围四边”,没有冲水设施,没有排污管道,蚊虫乱飞,这是过去农村厕所的真实写照。这种厕所搭建简单,既不安全,又危害健康。近日,记者看到村民拆掉了自家原先使用的旱厕,盖起了白墙面、蓝色彩钢顶的新厕所。

黄龙:小厕所大民生 乡风文明助推乡村振兴

三岔镇长石头行政村村民侯明富介绍到,以前用的厕所是旱厕,不卫生,通过改厕以后,环境好了、干净了,统一是砖墙,上的彩钢顶。粪便可以发酵,直接运用到果树里面,减少了果树施肥资金。

黄龙:小厕所大民生 乡风文明助推乡村振兴

“厕所革命”迈出了一小步,群众生活品质迈出了一大步。从以前的旱厕到现在的双翁漏斗式、水冲式厕所,良好的环境卫生不仅减少了疾病,影响和改变了农民的生活方式和生活品质,还可以塑造良好的精神面貌,促进了乡村文明建设。

“农民对旱厕改水厕这个政策拥护性很高,积极性也很高,我们行政村改厕136套。给咱们居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改善。”三岔镇长石头行政村村委会主任孙德龙说。

黄龙:小厕所大民生 乡风文明助推乡村振兴

据悉,黄龙县还推动厕所革命向旅游乡村倾斜,促进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完善,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基础支持。在龙湖景区公路沿线的农家乐里,所有的旱厕都改成了水冲式厕所,外观漂亮,内部功能齐全,干净整洁。

龙湖景区农家乐老板李业珍说:“开始办农家乐的时候是旱厕,有气味也有蚊虫,不好打理,后来把旱厕改成了水厕,没有气味了,环境也比较好”。

厕所革命,不断深化和完善了乡村建设、改善农村环境、治理农村污染。同时助推了生态旅游和乡村振兴。

黄龙:小厕所大民生 乡风文明助推乡村振兴

“今年,县委、县政府加大改厕资金投入,统一标准、统一施工,在全县7个乡镇高标准实施农村改厕3000套,大大降低了蚊蝇密度,有效控制和预防了肠道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明显提升了群众文明卫生素质。预计年底农村卫生户厕覆盖率将达到70%以上。下一步,在高质量实施改厕项目的同时,引导群众树立卫生观念,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习惯。切实改变“有人建没人管,卫生厕所不卫生”的现象,确保农村改厕工作取得实效,到2020年实现农村卫生户厕全覆盖的目标。”黄龙县爱卫办副主任呼亚龙说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