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汽車品牌在華銷量銳減,世界汽車巨頭苦不堪言

外國汽車品牌在華銷量銳減,世界汽車巨頭苦不堪言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車銷售市場,許多世界頂級品牌的銷量增長都來源於此,但現在中國市場的銷量正在下降,給這些汽車廠商帶來了大麻煩。

多年來,中國一直是主要汽車製造商的熱銷產品市場,汽車是中產階級地位的象徵,隨著中國經濟快速增長,數百萬的中國消費者有能力購買汽車。對於通用和大眾這樣的汽車公司來說,中國帶來的收入已經超過了美國和歐洲。

如今,中國經濟放緩以及貿易戰升級,導致汽車銷售市場急劇下滑,這些公司都面臨困境。

大眾汽車週二說,上個月在中國的銷量下降了近11%;此前一天,通用汽車表示,第三季度在華銷量下滑15%;捷豹路虎9月份在華銷量暴跌46%,迫使英國的一家工廠停產兩週;幾個月來,福特在中國的銷量也一直在下滑。

外國汽車品牌在華銷量銳減,世界汽車巨頭苦不堪言

大眾汽車表示,貿易戰在中國消費者心中造成了明顯的不確定性,使他們不願大舉購買新車。

同時,中國股市暴跌使大量家庭財富嚴重縮水,人們更不會將大把的支出花在汽車上。

此外,新排放標準將於明年生效,這也會令一些消費者推遲購買。

外國品牌首當其衝受到經濟衰退的影響,美國汽車製造商協會的數據顯示,8月份美國汽車銷量同比下滑20%,下滑幅度是中國競爭對手的兩倍多。

一些國際汽車製造商因其車型而面臨特殊挑戰,在中國,捷豹路虎和通用汽車等公司以生產耗油的SUV和其他大型汽車而聞名,最近油價飆升,使它們的汽車吸引力下降。

由於燃油價格上漲,高油耗汽車在中國的銷售可能會受到影響。

福特和寶馬等其他品牌也正在遭受損失,因為它們在推出新車型方面行動遲緩,這會使消費者等到新車型上市後再購買。

外國汽車品牌在華銷量銳減,世界汽車巨頭苦不堪言

許多西方汽車製造商已與當地公司合作,在中國建立生產基地,直接向中國市場銷售汽車,還避免了高額的進口關稅。但一些高端品牌仍從海外進口價格較高的車型,受到貿易戰的嚴重影響。

同時,中國買家還可以購買日本和韓國公司的更便宜的替代型汽車。

從長遠來看,國際汽車品牌在中國高速增長的日子可能不會重現。隨著中國市場的成熟,汽車製造商的銷售重點不是上海和北京等富裕大城市,而是向其他地區的普通消費者銷售經濟型汽車。

本文選題編譯:chinarcu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