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和下西洋,你不知道的內幕

我們先來回顧一下鄭和下西洋的過程。

1421年,明朝遷都北京,這一年鄭和從海外帶回了很多國王,無數的奇珍異寶,動物,長頸鹿,獅子等等。國王是帶回來朝拜朱棣的。

鄭和下西洋,你不知道的內幕

我們都知道,鄭和下西洋是很燒錢的,但是朱棣還是大力支持。

“出海”對朱棣來說主要就是“保證自己皇位的合法性”

首先朱棣的侄子朱允炆不知去向,朱棣的皇位是篡的朱允炆的(當時打的名義就是清君側),坐在金鑾殿上也會不踏實(如果朱允炆沒死的話),朱棣想要利用這個機會來尋找朱允炆。

再者,此次航海,鄭和還有個使命就是為朱棣正名,讓周圍的國王都來朝拜朱棣。

鄭和下西洋,你不知道的內幕

朱棣崩,出海停

我們可以看出,這個鄭和下西洋其實搞得就是一個面子工程,因此當永樂大帝朱棣去世之後,滿朝文武就向新皇帝進言,這個面子工程不能再搞下去了。這個工程基本上消耗了國庫的四分之一,花這麼多錢就是為了買幾隻動物回來?因此新皇帝就不再允許鄭和出海了,當時的官員甚至還燒掉了鄭和最最珍貴的航海紀錄,這些東西在當時全世界都很寶貴。

鄭和下西洋,你不知道的內幕

鄭和出海只為心中的信仰

前面說到的兩個任務都是為了朱棣,但是鄭和還有另外一個動力驅使他年邁多病仍然執意要出海,那就是他的信仰。

鄭和原名叫做馬三保,是一個穆斯林,父親和爺爺都去過麥加,麥加是伊斯蘭教最神聖的城市,是伊斯蘭的聖地。

鄭和下西洋,你不知道的內幕

鄭和這個名字是朱棣賜的,鄭和非常想去尋找心中的麥加。霍達的長篇小說《穆斯林的葬禮》裡面也提到一位去尋找麥加的老者。

鄭和是一個非常執著的人,即使他是一個太監,但是他比正常男人還要執著,他那麼多次下西洋,去找麥加。

鄭和下西洋,你不知道的內幕

最後在1431年,他終於申請到了第七次出海,但是他在印度就下船了,最後留下了一個牙齒給隨行的人,拔牙齒帶回去,就說鄭和死了。因此現今的鄭和墳墓裡就一顆牙齒,他的屍體到底在哪還不得而知,他肯定是繼續前行去尋找麥加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