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單車領域阿里騰訊打破頭,你真以爲他們想靠共享單車盈利嗎?

眾所周知阿里騰訊兩個國內最大的互聯網企業大大出手是從共享單車開始的,但是共享單車想要好好地做下去就不能動用用戶的押金,如果你敢動那你距離倒閉就不遠了。單車背後的贏利點到底在哪裡,如果單單想要憑藉著用戶騎行賺錢的話,那樣反倒是不會出現這麼多免費騎車的優惠了(說實話小編用過小黃車半年的時間只花過一塊錢)。

其實共享單車的盈利上面騰訊和阿里並不是太看重的,他們看中的是共享單車背後的一些盈利,如果你要使用共享單車那麼你就要通過某個平臺來使用,就像是買東西上淘寶,社交上QQ微信一樣的道理,如果你騎車就要上這個平臺那麼這個平臺就成了一個巨大的流量入口,互聯網時代流量為王可不是白說的,當你掌握了龐大的用戶群體的時候,用不用單車賺錢已經不是那麼重要了。

共享單車領域阿里騰訊打破頭,你真以為他們想靠共享單車盈利嗎?

從本質上看,共享單車的發展是代表了移動互聯網時代資本與行業共有的焦慮,流量的爭奪。而互聯網巨頭的加入則讓共享單車行業的競爭上升到了更大的層面,對於共享單車的佈局已經從簡單的資本層面上升到了深度的行業層面,參與共享單車的佈局成為互聯網巨頭們獲取流量的一個不可或缺的途徑。

現在共享單車不斷地優惠月卡免騎次數等等,這些就是為了不斷增加現有用戶的"復騎率"。讓用戶對平臺產生信任感依賴感這樣就算是成功了。共享單車未來的深度發展一定是要告別共享單車。滴滴的發展告訴我們,一個行業或者公司對於某個事物的發展成熟之後必須完善自我生態系統,從自我的核心業務出發向外輻射以找到新的發展可能性。

按照這樣一種邏輯,共享單車未來的發展需要增加自我對於共享單車之外行業的佈局,因此,未來共享單車的發展一定是要告別共享單車本身。藉助業已積累起來的流量優勢,共享單車需要的是如何通過異業合作達成流量變現的目的。流量的變現對於騰訊按理來說是最簡單的,只怕不夠用不怕多。

當前的共享單車的發展方向主要是以大量的投放以及營銷為主,這樣的發展是為了早期的用戶拓展和市場佔領。未來的走向將是增加共享單車的深度和廣度,讓單車不僅是騎行還能夠拓展到其他的層面和領域,實現自身業務的多元化,建立起自己的生態圈。而騰訊阿里想要佔領共享單車則是為了補充自己方面的生態圈,完善自己。爭著這一口共享單車的肉不放又是怕讓對手壯大。

共享單車領域阿里騰訊打破頭,你真以為他們想靠共享單車盈利嗎?

共享單車在經歷了轟轟烈烈的融資大戰後,基本上是摩拜和OFO兩強爭霸,外帶阿里的哈嘍單車,其背後留下的是數以千百萬計的單車屍體和大量資源的浪費。在這背後的犧牲者們則是兩位巨頭戰爭後被餘波傷到的,也是他們成功路上的踏腳石。

共享經濟之風口短期被無限炒作,吸引大量資金和群眾關注。早期通過手機打滴滴確實解決很多我們在出租車上遭遇的各種糟糕體驗。現在點開手機就能找到附近的單車為我們代步也提供了很多方便。當能使用戶方便的時候那麼用的人一多,流量就這麼來了。反過來,促進共享單車企業被持續下重注投資。粗略估計,兩家龍頭單車企業的融資都是數十億到百億規模。注意這可不是估值,而是實打實的投入。

共享單車領域阿里騰訊打破頭,你真以為他們想靠共享單車盈利嗎?

為什麼巨頭們如此急切的渴望開採共享領域的流量數據。互聯網時代用戶流量數據就是相當於20世紀時期的石油,誰想要跑得更快想要動力,這一方面是不可缺少的,是所有的互聯網企業所繞不開的。看看自己手機內的app,那一個背後不是一個龐大的資本集團支撐的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