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羅潛龍出淵,OFO浴火涅槃,摩拜收起鋒芒,2018共享單車去何方

共享單車行業在2018年發生了鉅變,完全沒有按照很多投資人預測的行業內頭部平臺的合併,反而是摩拜加入了美團的出行版圖,ofo拒絕了滴滴的收購要約堅持獨立發展,哈羅得到阿里系螞蟻金服的多次注資。

哈羅單車潛龍出淵

6月4日,永安行發佈公告稱,螞蟻金服全資子公司上海雲鑫以14.68億美元(約合人民幣93.79億)整體估值對永安行低碳(永安行共享單車與哈羅單車合併後的主體)增資20億元人民幣,使得哈羅單車身價大漲,與摩拜和OFO形成共享單車行業的三足鼎立之勢。

哈羅潛龍出淵,OFO浴火涅槃,摩拜收起鋒芒,2018共享單車去何方

據韓國媒體6月6日報道,因融資成功,現估值為14.7億美元(約合人民幣93.9億)的哈羅單車成功躋身全球科技獨角獸榜單。

伴隨著前一陣哈羅單車被傳日訂單量超摩拜和ofo,這位"後起之秀"也撼動著小黃車、摩拜的龍頭地位。當曾經在一、二線城市深耕的摩拜和ofo遇上兵出奇招採用"農村包圍城市"的哈羅,單車江湖的資本再一次被攪動得風雲詭譎。今年6月1日,一紙公告披露,哈羅單車獲得螞蟻金服20億元融資,認了阿里做"乾爹"的哈羅大有後來居上之勢。

哈羅單車的異軍突起之路

先是小藍車破產被滴滴收購,然後就是摩拜和OFO在雙方的"肉搏戰"中都元氣大傷,瀕臨破產。現在摩拜已被美團大眾點評收購,而OFO則屢屢傳出高管離職等負面消息。

反之,哈羅單車已獲得了系列D輪融資,實力大增,後軍突起。成為了共享單車行業有力的競爭者。

從二三線城市起家的哈羅早期甚至喊出了只做共享單車第二梯隊的王者的口號。不到一年的時間,哈羅就迫不及待地自將"第二梯隊"這個標籤扔到十萬八千里之外。

哈羅潛龍出淵,OFO浴火涅槃,摩拜收起鋒芒,2018共享單車去何方

互聯網各種大戰中一直都有個令人費解的魔咒——老大和老二火拼,最後卻是老三沒了。但是,共享單車大戰卻打破了這個魔咒,哈羅單車,在ofo和摩拜打得不可開交的時候,卻異軍突起,後來居上,這讓很多人感到不可思議。

或許這就是偉人提出的"農村包圍城市"戰略的獨特魅力吧。

小黃車浴火走在涅槃的路上等待重生

6月4日有媒體報道稱,ofo小黃車面臨資金鍊緊張、大規模裁員等困境。稱此次裁員人數將是ofo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總部整體裁員比例達到50%,且存在繼續擴大範圍的可能性。裁員涉及ofo的全部業務條線,包括業務團隊與職能部門。其中供應鏈團隊80人,裁員比例為60%,即供應鏈最終只保留32人。

雖然ofo方面否認了管理層地震和大規模裁員,但從ofo與滴滴不和,三位派駐高管離職到ofo繞過滴滴抵押單車向阿里借款17.7億補血,以及拒絕滴滴收購要約被曝降薪裁員,一定程度上反映出ofo的資金和運營壓力。

共享單車現狀

從大街小巷逐漸減少的共享單車數量來看,這個行業的熱度彷彿已經在降溫。經過了一輪又一輪"血拼"之後,單車企業們開始逐步"節衣縮食",兩大巨頭——摩拜與ofo先後在今年初取消了月卡優惠

被美團收至麾下的摩拜暫時進入了安全區,很少對外發聲,ofo則屢屢被吐槽,哈羅抓住這個機會的間隙,著急改變自身的行業地位。

哈羅潛龍出淵,OFO浴火涅槃,摩拜收起鋒芒,2018共享單車去何方

作為阿里手裡的兩枚棋子,即便是出於蹭熱點的目的,媒體關注哈羅的光芒的時候也不會忽略ofo的落寞。ofo與哈羅冰火兩重天,中間夾著一個不溫不火的摩拜,正是當下共享單車的真實寫照。

哈羅早期基本不參與友商的口水戰,用楊磊的話說就是"他在等著友商犯錯"。今天四月,一向埋頭幹活的哈羅等來了機會,在摩拜面臨頹勢的時候終於按捺不住內心的表達欲,批評友商摩拜虧損驚人。下沉四五線城市的計劃以及逐漸擴張的四輪業務等等,一向沉穩的行業老三貌似突然變得有些激進,這與日趨理性且熱度漸涼的行業剛好相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