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單模式」崛起 傳統直銷企業遭遇「消費降級」之殤

消費升級在2017年是個熱詞,但“消費降級”一詞也開始頻頻出現,這個詞一定程度反應了近兩年中國社會的整體經濟和社會心態的走向。雖然消費降級還沒有一個明確的定義,但目前來看,消費降級是和消費升級相對應的,指的是在差距不大的情況下,不追求高價格、高效率、品牌性、優質服務,而是更多地追求物美價廉。

“小單模式”崛起 傳統直銷企業遭遇“消費降級”之殤

消費降級出現在各大行業,直銷行業難逃大環境的影響,直銷企業紛紛擁抱新零售模式的同時,部分直銷企業放棄了報大單而去選擇利潤偏薄的小單模式,這種模式悄悄迎合了當下消費者的心態,甚至90後的青睞。

新生代消費降級

隨著科技的發展,三四線城市的消費者由線下購物慢慢變成淘寶用戶,現在又慢慢變成拼多多的用戶。而拼多多相比傳統電商渠道的優勢就在於其價格低廉。拼多多采用的供應鏈模式是直採直銷,依靠強大的規模效應,拼多多可以將產品價格進行一再的壓縮。

據瞭解,消費降級現象表現的最明顯的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共享經濟的到來,讓很多人可以從共享經濟中節約日常生活開支;二是去品牌化,網易嚴選、名創優品的到來,讓人們在同等價位下不再注重產品的品牌,而是注重產品的質量;三是新零售的到來,消費降級下的新零售,就是研究零售業如何在進店減少、單價降低、消費者要求更挑剔下生存和發展的學問。那麼,所謂的“新零售”不過是線下零售被迫跟著消費降級而已。

除此之外,如今新生代大部分屬於購買力不強的人,而且並不會如同消費升級的口號那樣跟著“升級”,在廣大的二三線城市,這樣的人群基數非常大;其次,就是現在因為買房、孩子、結婚以及人情等的壓力,壓的年輕人不得不變得理性。

“消費升級是近幾年的事,而消費降級一直就存在,只不過在這個詞出現之前它的名字是“省吃儉用”。消費升級和消費降級是社會的一體兩面,他們就像處於兩個平行世界,互不干擾,互不影響。而消費降級就是被封印的魔鬼,時不時掙脫出鎖鏈到人間作威作福一段時間,我們都期待升級而不期待降級,但很多時候,現實中發生的卻是那些我們不期待的事。”作為95後喜歡時尚與精打細算的張琪跟記者表示。

“小單模式”崛起

面對新生代大面積出現消費降級的現象,高昂的直銷產品更是成為傳統直銷企業市場發展的難題。2017年,傳統直銷企業業績出現普遍下滑,業內人士指出,一部分是受到新零售電商企業的衝擊,特別是品牌微商企業;另一部分,部分新晉直銷企業突破傳統直銷思維,走小單吸引消費者。

據調查,2017年部分直銷企業採用小單模式,產品每一單價格很低,有些平臺門檻僅為一兩百元,且產品多為日化生活用品等。因為上手快、門檻低,小單模式一度受到消費者熱情追捧。

相比之下,那些注重團隊建設和產品研發的直銷企業和經銷商,則對此嗤之以鼻。然而,2017年下半年,小單模式卻在直銷行業“揚眉吐氣”,成為不少企業的業績增長點。

事實上,小單模式的走紅,與直銷行業近來的改革方向息息相關。隨著與微商的融合,社交電商已然成為直銷行業不可忽視的板塊,而小單模式,如同直銷與社交電商兩者之間的橋樑,一邊保證初入直銷行業的微商從業者能很快上手,一邊讓直銷老人們有時間慢慢去觀望、瞭解小單模式的特點,最終,促使雙方經銷商能夠取長補短,共同迎戰市場。

“當新的元素、新的經濟增長點出現,更多出人意料、與所謂‘常理’相悖的‘小單模式’會出現。所以說,小單模式不是目的,重要的是企業和經銷商能否不斷成長,保持初心,同時吸收並消化新事物。”業內人士認為。

傳統直銷轉型瓶頸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社會主流文化越來越年輕,人們的消費習慣發生了很大改變,以保健品為主打的直銷行業必然會受到一定的衝擊。

然而除了互聯網帶來的衝擊,越來越多的傳統公司湧入直銷行業,業內競爭更為劇烈,甚而出現競爭僵局,以致公司真正賺的只是開會的錢,並非直銷的錢,極易陷入階段性營銷困局之中。這種類似拋物線的增長情況並不鮮見,國內外拿牌直企都存在,雅芳業績急劇萎縮、葆嬰在一億左右徘徊多年、康寶萊業績增長緩慢、完美增長率出現下滑,內資直企很難突破10億門檻等。

“對於企業,轉型有兩種。第一種,被迫轉型,當問題集中到不能解決的時候,倒逼直銷企業轉型,這種轉型成本是很大的,也是很痛苦的,但不手術必須死亡。第二種轉型,是預見式轉型,是企業領導人的戰略洞察能力超強,這種企業家是稀缺的,比如IBM當年把PC業務賣給聯想,就是在PC機快不值錢的時候提前賣了個高價,IBM提前完成轉型,非常成功。但這種企業家在全世界也是鳳毛麟角。”中國直銷行業專家陳東方表示。

業內人士表示,過去,依靠直銷這種方式,高附加值的產品能夠找到通路,但在互聯網時代,靠信息不對稱來定價受到了挑戰。在信息過剩、產品過剩、資源過剩的背景下,直銷產品本身面臨的是碎片化的場景,消費者很難再像過去那樣在封閉、信息不對稱的場景下“被營銷”。因此,也造成直銷企業不得不對產品價格進行調整來吸引更多的消費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