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是誰製造了“瑞幸”之殤?

01、美國最具創新精神公司


曾有一家世界上最大的能源公司,連續六年被《財富》雜誌評選為“美國最具創新精神公司”,2000年披露的營業額達1010億美元之巨,擁有約21000名僱員,這家公司叫安然。


2001年年初,一家有著良好聲譽的投資機構老闆吉姆·切歐斯公開對安然的盈利模式表示了懷疑。他指出,雖然安然的業務看起來很輝煌,但實際上賺不到什麼錢,也沒有人能夠說清安然是怎麼賺錢的。10月22日,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要求公司自動提交某些交易的細節內容。並最終於10月31日開始對安然及其合夥公司進行正式調查。11月8日,安然被迫承認做了假賬,虛報數字讓人瞠目結舌:自1997年以來,安然虛報盈利共計近6億美元。11月30日,安然股價跌至0.26美元,市值由峰值時的800億美元跌至2億美元。


12月2日,安然正式向破產法院申請破產保護,破產清單中所列資產高達498億美元,成為美國曆史上最大的破產企業。


究竟是誰製造了“瑞幸”之殤?


02、元氣滿滿的瑞幸?


將近20年以後,有一家中國的咖啡連鎖新貴,虧著錢做著生意,也在美國上了市,號稱是中國咖啡業的領軍品牌,這個公司叫瑞幸。


也是年初,卡森·布洛克組織了92名全職和1418名兼職調查員,在全國45個城市2213家瑞幸門店,收集了25000多張小票,進行了10000個小時的門店錄像,發佈了瑞幸的做空報告。隨後,瑞幸發佈公告堅決否認報告中的所有指控,認為該報告的論證方式存在缺陷,報告中包含的所謂證據無確鑿事實依據,且報告中的指控均基於毫無根據的推測和對事件的惡意解釋。


直到愚人節後的第一天,安永不敢在年報上簽字,瑞幸才不得不自曝,並且迅速找了一個背鍋俠。儘管隨之股價大跌,瑞幸自己卻覺得“元氣滿滿”。


之後的口誅筆伐儘管鋪天蓋地,然而4月3日瑞幸的店門口居然排起了長隊,據說是怕優惠券來不及用完的群眾。之後經過幾周的冷清,4月14號,有記者宣稱上海門店挺過寒冬,訂單恢復正常。


究竟是誰製造了“瑞幸”之殤?


03、瑞幸算是一個品牌嗎?


看上去,儘管從出生之始就一直有人唱衰瑞幸,可是憑著對媒介公關的高明操控,瑞幸每次都能度過難關。也許老陸早就明白一個道理:你們能花多少成本和時間再找那麼多人來收集新的證據呢?做空者該賺的也賺完了,我依然還可以講故事,可以利用消費者的劣根性做遊戲。


有人問瑞幸算是一個品牌嗎?有人說不是,它只是一門生意;也有人說它連生意都不是,只是資本遊戲的一個載體。我比較傾向於最後一種理解。說老陸在做遊戲,就像是營造了一個他的《西部世界》:真正的目的不是產品本身,而是消費者數據。隨著技術的發展,消費者數據就是消費者心智——我可以比你更瞭解你,"你是真的嗎?""如果你分辨不出來,那還重要嗎?"。


福特用機器人收集數據,老陸用咖啡收集數據(實際上也可以用別的,只不過恰好用咖啡編了點故事,儘管蹩腳,但是中國有智商稅,大家都懂的)。老陸把咖啡賣給了普通消費者,把數據作為價值核心通過各種金融手段(公開上市,質押等等)賣給了普通投資者,完美的閉環。本來,兩者就是同一群人,而老陸的NB之處在於通過地域使他們沒有重合:虧了國外投資者(幸好大部分國內投資者不買美股),讓國內消費者賺了便宜。因為老陸知道,這樣的分割輿論上更好操控。


然而,我們在快意的指責瑞幸的管理團隊和那幫無良的保薦承銷機構(他們都是精英中的精英)的同時,有沒有想過作為一個普通消費者,我們每個人自己的責任嗎?


究竟是誰製造了“瑞幸”之殤?


很多很多年以前,那時我還很年輕,還沒有家庭和孩子,任職於一家國際著名的品牌諮詢公司。適逢公司旅遊,兩岸三地的同事共赴普吉島,享受陽光和沙灘。一位業界德高望重的前輩曾經質問過我:你們穿著那些昂貴的品牌服裝,真的覺得適合你們自己本人的氣質和價值觀嗎?因為很多人看起來穿著特別不協調,不是身材尺寸的原因。


答案大家也都很清楚:因為那些品牌的價格能體現身份。是的,那時的我們以為價格=身份感,我們卻不知道價格背後的品牌態度和價值觀才是更深層次的原因,我們搞錯了因果關係。也正是我所在的這家公司,因為對轉基因產業的反對態度,拒絕了當時和孟山都合作的機會。


當下整個中國的消費群體都被“成功學”和“佔便宜”的商業邏輯左右,都覺得只有成功才是判斷真理的唯一標準,而性價比永遠是吸引流量的利器。幾乎所有品類的東西都越來越便宜,真正賺錢的只有平臺和中介(基本處於壟斷的狀態),使得幾乎所有的生產者(最終也是消費者)都面臨苦難的境地(這對中國經濟的長期負面因素並不是我能關心和解決的)。


究竟是誰製造了“瑞幸”之殤?


歸根到底,因為我們是這樣的消費邏輯:只要商家給我好處,個人數據並不值錢,反正我也不是什麼大人物,數據被人拿去最多被騷擾一下,又能怎樣呢?我們絕不會因為不喜歡一個品牌,有便宜也不去佔,有羊毛不薅是傻子。因此,不斷有瑞幸這樣的商業模式出現:給你便宜,拿你數據,然後用你的數據編故事(用戶運營)說給各級市場的投資者,各懷利益,總有人接棒,最終套現走人,實現一個資本遊戲閉環。


在這樣的情況下,品牌也就完全不需要營造什麼價值觀(那些泛泛的講創造美好生活之類的都是空談,並沒有價值觀),消費者也不需要認同。這事兒就像皇帝的新衣,人人知道答案,但還是不斷髮生。至於造假,那都是戰術。瑞幸算是倒黴,線下能找到證據,很多線上流量編故事的數據根本無法考證。


等到哪一天我徜徉在線上線下的世界裡,面對所有的打折一無所動,不再關心什麼6.18和雙11,只在需要的時候買價值觀被自己認同的品牌(當然首先它的產品是可靠的),還會有瑞幸這樣的商業模式出現嗎?


因為品牌有不同的價值觀,所以會有不同的溢價。我們願意因為價值觀多付合理的費用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