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突然哑火的三分球!

在西部决赛的第六场中,火箭队三分球一度是27中0;在总决赛的第一场、第二场比赛中(写这篇文章的时候第三场还没有开打),骑士队三分球亦是出现连续打铁的现象。更为关键的是,这里面有很大的比例是空位出手。很多时候,大家都认为这一球该进了,但所有球员仿佛受了咒诅,怎么投也投不进。

其他球队也不例外,在比赛的某个阶段,球员会突然陷入一种困境,无论是否空位出手,频频打铁。你可以在很多比赛中发现,即使是勇士队,他们也会出现三分球哑火的现象。只不过要承认一点,勇士队出现这样的情况持续时间不会太长,也不会像火箭队那样夸张(27中0)。

究其原因,主要有三点,首先,每个人投射三分球的稳定性不一样。例如:汤普森、科沃尔,他们两人也会出现连续打铁的现象,但相比其他球员,这个比例要小的多。因此,这属于个人投射能力的问题。第二点,防守者的干扰程度。一般情况下,对手防守的压力越大,我们投篮的命中率肯定会越低。而这属于不可控因素,因为对手的表现不取决于我们。

论突然哑火的三分球!

第三点最容易被大家忽略,它属于客观原因。即三分球本身的难度和不稳定性。虽然在NBA三分球投射的比例越来越高,投射的精准度也有了大幅度的改善。但是三分球本身的不稳定性往往容易被我们所忽视掉。三分球与两分球既然有一分之差,那你就必须付出额外的代价来获得这一分。

我们大约站在7米远的位置投射三分球(国内三分线是6.75米,NBA最远是7.25米),这就要求我们拥有更加稳定的核心力量、下肢力量。与此同时,我们对球的感知能力、投射动作的合理性以及发力顺序的合理性等等都有了更高的要求。正如我之前的文章所说:三分球,不是每个人都值得拥有。

在NBA,还没有哪名球员的三分球命中率超过50%(一个赛季打满一半以上的比赛数据统计才有意义),能维持在40%以上就算是非常了不起的事情了。所以,投射三分球的代价或损失就可以看作:每一次投射,你有60%多的可能性需要马上回防了(在这里我们就不考虑前场篮板球的影响了)。也正是因为三分球对球员各个环节要求的标准提高了,所以我们才会看到在比赛中很多球员频频打铁,哪怕是在空位的情况下,因为三分球本身的难度限制了球员的命中率。

我之所以重点从这个角度去分析三分球的投射选择,是因为我想提醒国内的球员、篮球爱好者去理性的看待三分球本身。在美国的这帮球员可以算是世界上最优秀的篮球运动员了,但他们的三分球命中率况且如此。其实,每个人都可以随便投一投三分球,但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投的很准。

论突然哑火的三分球!

NBA里的很多东西会帮助我们进步,但我们并不能全盘接收。比如过多的单打、过多的三分球投射。特别是青少年篮球运动员,扎实的基本功永远是第一位的。没有扎实的基本功,我们也许能在短时间内获得成功,但当我们想要去更高平台施展自己的才华时,基本功的重要性将会再一次显现出来。

请注意,我并不是反对大家去练习三分球。首先,在练习之前,要考虑我们的肌肉力量以及投篮动作是否已经达到了三分球的要求,我们是否可以保证自己的出手动作不会因为距离的拉长而变型。其次,我们不要执迷于投射三分球,如果非要坚持这样做,那么你自己就要承担连续打铁的可能性(而且是很大的可能性)。最后一点,有一种人是除外的,那就是神射手。像NBA中的汤普森、科沃尔等,他们虽然不是天生的三分球投手,但是经过大量的重复训练,他们在场上的三分球出手已经达到了自动化的自信心。

从另外一个角度看,我们国家是非常缺乏三分球投手的。准确的讲,是缺乏神射手(三分球命中率能维持在44%左右)。一方面是球员的对抗能力有限,平时比赛三分球可能会非常准,但是到了国际赛场,防守强度上去了,我们的球员出现了不适应的情况,三分球命中率也会随之下降。另一方面的原因也非常重要,像库里、汤普森这样的球员,他们在很小的时候就受到了来自父亲的专业指导,投篮的手型、发力的顺序等技术环节得到了很好的纠正与固定化,这为他们后面的发展种下了良好的根基。

论突然哑火的三分球!

从三分球的另一面去分析,会让很多想成为神射手的球员看到希望,如果能够坚持一件事情重复做下去,就一定会有收获。半路放弃的人往往是最令人惋惜的,而这才彰显了成功者的伟大之处,加油,每一位有梦想的球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