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斌:數字革命的啓示 最看好領先科技股

智通財經APP獲悉,10月10日,由香港中資證券業協會主辦,港交所、大公報、智通財經協辦的第三屆香港中資券商首席論壇在香港拉開帷幕,多家券商首席及知名投資大師圍繞“新經濟的機遇與挑戰”這一主題,探討後市投資機會。

論壇上,深圳東方港灣投資管理公司董事長、知名投資家但斌發表了“數字革命的啟示”主題演講,他明確看好蘋果、Facebook等美國領先科技股的長期表現,並指出物聯網時代,小米等中國企業也存在投資機會。


但斌:數字革命的啟示 最看好領先科技股


但斌:數字革命的啟示 最看好領先科技股

深圳東方港灣投資管理公司董事長、知名投資家但斌

以下為智通財經APP整理的但斌演講實錄:

但斌:非常高興能夠來到這邊跟在座各位朋友交流一下我對投資的體會、對新經濟我自己的一些感受。首先跟大家分享一下對全球經濟、全球趨勢的看法。當然有些共識的地方。總的來說,就像中午吃飯的時候,包括昨天晚上跟一些朋友交流的時候,大家都非常焦慮,非常彷徨,實際上從整個全球情況來看,也是動盪不安。全球大的趨勢在不斷變化。雖然說貿易戰我們中國人很擔心,但是就世界來看,美國它的勢力是在減弱的。中國和俄羅斯力量是在增強的。過去40年改革開放讓中國積聚了很強的力量,今天我是第一次從深圳坐高鐵到了香港,我寫了一個微博,40年改革開放讓中國拿了一幅好牌,希望能夠打好。40年改革開放讓中國經濟實力已經成為世界第二。雖然我們很焦慮,但是從世界來看,中國力量確確實實在增強。特朗普先生為什麼願意跟普京攜手,是因為兩個國家加起來核武器佔了全世界90%,俄羅斯力量也是在增強的。

我9月份去紐約聽基辛格先生做了一次演講,基辛格先生演講說了一句話,未來十年俄羅斯很有可能會出大麻煩。至少目前來看,俄羅斯力量不斷增強。人口的變化,中國、印度、印尼、馬來西亞在未來50年亞太可能是大國角逐的地區,全世界所有國家民族主義都處於崛起。全世界執政者只要選舉上臺的,基本上是極右翼的。美國、歐洲民粹主義也在崛起。整個世界動盪不安。我最近老是睡在半夜驚醒,對我們做長期投資的來說,都希望有一個長長的坡滾出大雪球,當坡出現問題,焦慮是自然的。整個世界變化當中,有一點,比如人工智能、生物技術、量子計算,這些可能是人類共同需要的。另外,中美兩國特別是中國也在爭奪技術領域一個優勢,而且跟美國嘗試著較量。過去我們更容易借鑑美國一些技術,未來可能真的要靠自己了。這個當然是一個挑戰。這是一個大的格局。

在未來,中美兩國都面臨著需要靠技術進步來推動社會發展的這樣一個情況。現在中國和美國都有龐大的勞動力,但是兩國增長還是在放緩。2007年到2017年勞動力年複合增長率,中國是0.1%,美國是0.5%,正在放緩。如果說生產率不提高的話,不是靠新的技術革命來推動的話,未來我們人類的增長都面臨很大困境。這是1964-2014年數據,還有2015-2065年變化的情況,大概率我們說人類技術進步是更快的情況。人工智能也確實在迅速擴散在各個領域,AI軟件正在深度嵌入到各行各業,醫療、網絡安全、電商。未來很多工作崗位會面臨很大的高風險。技術進步過程中有些崗位會面臨很大危機,但是也會創造出很多新的崗位。

數字產品普及速度越來越快,電話達到1億用戶達到89年,電視是38年,Facebook是5年,微信用了一年時間就達到了1.5億人。所以數字產品普及速度越來越快。數字革命也在改造人們的生活,我們在美國原來投過德康醫療,德康醫療治療糖尿病的,把一個類似芯片的東西植入在身體裡,釋放胰島素。藥片上放一個芯片,通知你按時服藥。像我們眼鏡可以植入芯片,通過傳感器感受變化。還有3D打印,通過數字傳輸到電腦裡,然後再去直接打印牙齒。類似數字的技術正在改變我們生活,讓人們更健康、更好的生活。

數字革命各個階段,我們看到電子商務、信息搜索、社交同時在推進,包括移動設備、物聯網,是在不斷變化過程中。美股當中現在最重倉的是亞馬遜,通過亞馬遜投資我們看到,他像一個八爪魚一樣,向各個領域延伸。像谷歌這麼厲害的公司,他也在廣告網絡、搜索,包括垂直領域佔到50%搜索。谷歌也面臨垂直搜索的壓力。應用商店,谷歌、蘋果也是面臨壓力。他也在出手機,也在製作自己的電影,對美國廣播電視產生壓力,對奈飛這樣的公司也產生壓力。亞馬遜的雲計算對微軟、IBM都有很大挑戰,包括類似與Ebay、沃爾瑪這樣的公司,都面臨亞馬遜強烈衝擊。我們自己判斷除非美國有反壟斷法,才能阻止亞馬遜向各個領域滲透,否則的話,這個公司可能會成為人類歷史上有史以來最強大的一家公司。蘋果現在市值突破1萬億美金,可能亞馬遜未來比蘋果市值還要大。當然這是我們自己的判斷。哪怕最優秀的公司,像谷歌、Facebook這樣的公司可能都會面臨同樣殘酷的競爭。

舉個例子現在數字革命的影響。音樂行業變遷情況,這是美國音樂和演唱會收入。2000年的時候,音樂會佔的比例非常非常小。但是到2017年,音樂會比重差不多佔了1/3。有這麼一個變化,也是數字革命帶來的變化。日本有一個出音未來,舉辦音樂會沒有歌手,但是非常火。我們看到人在虛擬互動,包括3D投影、虛擬現實等,都會在未來我們生活當中給我們很大影響,類似QQ音樂比重也在不斷提高,所以數字革命對我們行業選擇、企業選擇也會非常有幫助。

這是我本人的一個體會,從業26年,東方港灣成立14年,我自己感受還是輕資產、高盈利商業模式真正能夠賺大錢的。如果把錢放在輕資產、高盈利公司,往往事半功倍的。像茅臺、騰訊這樣的公司,2006年12元我們開始買的騰訊,一直持續到去年底、今年初,這次是真正把騰訊基本上賣出的,換成了很多美股公司。我們美國選的公司都是從輕資產方向去看的。全球最大的住宿供應商愛彼迎,他沒有持有任何房地產。阿里巴巴,他沒有任何零售商,沒有任何庫存。臉書,最受歡迎的媒體使用者,但是他自己沒有生產內容。包括Uber,全球最大的出租車公司,但是沒有車輛。全球最好的商業模式都是往這個方向發展。總的來說,這個方向應該是數字革命給我們帶來的,而且可能也是真正產生盈利的地方。

這幾年可能最大的盈利點就是5G的出現,很可能在很多行業帶來很大機會。首先是5G基礎設施,元器件廠商、系統集成商、運營商等等,這可能是一個方向。之後就是雲計算、數據中心、SaaS應用。我們看到美股最近這一兩年變化,類似這樣的公司漲的非常好。還有智能汽車、家居、AI、傳感器。現在AR、VR推動的還是很緩慢,就是因為5G時代沒有真正到來。5G真正到來,AR、VR、視頻直播,強互動遊戲可能有一個新的臺階。我們看到騰訊從PC端到手遊,未來到了5G時代可能有新的遊戲又有新的推動。通用的AI平臺也需要技術推動。比如智能音箱操作系統、智能汽車。AI在醫療、交通、製造等各個行業進行改造,還是有非常大的機會。未來人工智能應該是最大的一個戰場。

從一開始,比如說華為,很遺憾的是華為不上市,如果華為上市的話,我想華為類似於美國的IBM、美國最好的公司,像英偉達、亞馬遜、微軟這樣的公司。最近A股海康威視跌的非常厲害,他用的芯片90%是英偉達提供的。如果打貿易戰,停用芯片的話,康威視就非常麻煩。大數據時代,實際上我個人感覺美國好公司比中國多很多。比如我想投軍工,在國內基本上找不到標的,排除民族之間複雜情感的話,在美國很容易找到。比如投大飛機,美國可以買波音。包括醫療的,如果我想投資邁瑞,為什麼不投資達芬奇手術機器人?同樣行業的公司,美國公司是最好的。至少在大數據時代,我們看到的還是美國的公司確確實實是最好的一些公司。而且未來是VR、雲計算、人工智能決定的話,還是現在處於領先的美國這些公司。在未來很長的中美兩國競爭當中,就企業競爭來說,可能我們看到的像以英偉達、亞馬遜、蘋果、微軟、谷歌這樣的公司還是處於領先地位。當然物聯網時代,小米這樣的公司也是有一些機會的。最近小米在香港跌的非常多,他們很多人開玩笑說年輕人虧錢。5G時代真正來臨,希望小米公司也有機會。人工智能還是谷歌和蘋果。美國這些公司是真正創新的一些公司。總的來說,中國會在技術應用這個方面會有一個發展,但是從真正長足進步來說,如果指數級上升的話,美國這些公司還是有機會。包括去年一直到現在很多人很擔心美股是不是到達階段性高點,從我們自身投資來看,我們不太認為這個觀點是正確的。很有可能這麼多年誰沽空美股,可能誰死的很慘,過去幾年已經死的很慘了。現在很多大佬發佈對美股看空觀點,但是從我們投資的這些公司,從估值來看,如果facebook和騰訊選擇的話,我願意選擇facebook。蘋果18倍市盈率,持續兩到三年增長,蘋果是什麼樣情況,再加上每年幾百億美金回購。所以要想沽空美股,要非常非常慎重。當然整個市場來說,已經漲了十年,但是漲了十年並不見得一定是高估情況。市場的崩潰是需要兩點,一個是高估。但是從美國這些公司,放遠來講,估值並不貴。現在很多人對整個世界很憂慮,對中國憂慮,對美國也憂慮,在憂慮情況下,大多數人是控制倉位,或者不敢加槓桿。如果沒有槓桿情況下,想讓它崩潰式下跌是很困難的。經濟學假設,長期國債超過3%就會跌,這個真不一定。如果跌的話,可能會有很大問題。這些公司都代表數字革命,改變人類生活方式的一個未來,而人類社會是在加速上升、指數級上升的,如果這樣大背景下,這些公司利潤增長很可能長期保持。我這次在哈佛讀了七天時間書,教授說未來很有可能美國經濟以2%到3%速度增長很多年。比如說如果十年如此的話,美股在這個位置產生大的向下可能性是非常非常小的。

我的分享就到這兒,當然個人意見並不對,萬一美股暴跌了,大家買了不賴我。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