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板“天花板”究竟在哪?但斌:投機趨勢會持續

今年來,尤其是春節以後,在A股幾大指數中,創業板指數的走勢好像打了雞血,根本停不下來。

投資者不禁要問,創業板這輪行情的“天花板”究竟到了沒有?《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最近兩天知名私募人士但斌接連在微博和朋友圈發佈對創業板的看法。2月24日,創業板指在早盤短期調整後又開始慣性拉昇。對此,但斌午後在微信、朋友圈發評論稱:“客觀地說,我估計,投機的趨勢大概率還會持續一下!創業板反彈到指數跌幅的一半(2610點)甚至一半以上的概率大!”

去年一季度,創業板也曾有過一波短期快速上漲,不過當時,但斌對創業板的態度和現在相比顯得大相徑庭。去年3月中旬,但斌針對當時創業板的強勁表現曾提醒投資者關注不少企業減持的風險。而事實上,據統計,今年以來,發佈減持計劃的創業板公司和發佈增持計劃的創業板公司的數量之比為160:3,兩者顯得十分懸殊。

有網友不認同但斌觀點

2月24日,在5G等科技板塊的帶動下,創業板在早盤短期調整後又開始慣性拉昇,再度創下階段性新高。午後,但斌在微信、朋友圈發評論表示:“客觀地說,我估計,投機的趨勢大概率還會持續一下!創業板反彈到指數跌幅的一半(2610點)甚至一半以上的概率大!”同時,他還力挺自己看好的白酒板塊,“那些兄弟們賺錢了,說不定也會買好酒喝。”

截至2月24日收盤,創業板指數收報2263.97點,距離但斌預測的2610點還有15%左右的距離。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創業板似乎成了但斌所發微博的“關鍵詞”。他在2月21日的一條微博中同樣看多創業板,“創業板非常強勁,很正常,跌了快5年,有一個大級別的反彈很正常!”

此外,一向以價值投資風格示人的但斌最近也在微博中坦言:“改變股票市場的‘投機文化’是非常難的,願意為‘夢想而窒息’……早已成為了國內股票市場文化的一部分……”

不過從網友的評論來看,一些網友認為創業板已出現過熱跡象。在上述但斌發表的微博下方評論中,有網友稱:“很多票的確太過於瘋狂,特別是那些概念題材、偽科技股太瘋,有點趕頂的節奏,分化已經是必然,科技股去偽留真的時候到了。”還有網友則認為:“可以預料,科技股就是空中樓閣,後面一地雞毛。”

分析師稱應該保持理智

去年3月中旬,但斌針對當時創業板的強勁表現曾專門發佈微博提醒投資者注意不少公司的減持風險,“市場最終還是價值決定,過去這幾年‘熊市’的教育,有些投資者‘揭了傷疤忘了疼’,但還是有一些人清醒了,包括一些上市公司的大股東,他們對自己企業的價值與瞭解相比普通投資者更清楚,熱絡時才能出得去,當市場再度冷卻時,A股港股化的流動性危機又會出現,所以我們看到不少企業的減持公告。”

事實上,今年以來創業板公司的減持公告一點都不比去年一季度的時候少。據東方財富Choice數據,今年以來,發佈減持計劃的創業板公司和發佈增持計劃的創業板公司的數量之比為160:3,兩者顯得十分懸殊。

去年1~2月,發佈減持計劃的創業板公司和發佈增持計劃的創業板公司的數量之比為137:4。

此外,去年3月中旬但斌還在微博中將創業板當時的大漲形容為“瘋狂的不可理喻的追逐遊戲與快速發財慾望”。

記者在2月24日採訪中注意到,一些券商分析師對創業板大漲後的表現持保留態度。長城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汪毅2月24日向記者指出:“創業板的這輪行情是資金推動的,現在應該是進入到泡沫階段了。至於接下來究竟能到多少點,這是拍的,沒有意義。”他認為,目前投資者應該保持一份理智。“3月馬上就要到了,隨著經濟數據的出爐,市場的邏輯可能會回到經濟基本面。”

海通證券策略團隊2月23日發佈的最新觀點指出,最近推動市場快速上漲的主因是流動性非常充裕,不過投資者仍需注意短期基本面較差的負面影響,而港股已經在回調,港股市場以機構投資者為主,投資者對短期基本面擔憂引發港股調整。

Choice數據顯示,繼上週出現調整後,2月24日恆生指數再度大跌1.79%。今年來,恆生指數已下跌近5%。

另據統計,截至2月3日,北向資金在232只創業板A股中有持倉,截至2月21日,其中有66只創業板A股被北向資金減倉,120只創業板A股被北向資金加倉。期間被北向資金減持幅度較大的A股包括華測檢測、易華錄、光線傳媒、億緯鋰能、光環新網等,被北向資金增持幅度較大的A股包括九強生物、衛寧健康、星輝娛樂、開潤股份、潤和軟件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