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知道的醫患矛盾原因,大家是否認同

我所知道的醫患矛盾原因,大家是否認同

醫患之間產生矛盾,原因眾多,就是寫一部專著,怕是也難以全部囊括。各種媒體上相關報道,連篇累牘不一而足。本文僅從親身經歷談談個人感受,或許能從另外一個角度觀察醫患矛盾。

我是一名甲狀腺結節患者,多年前B超檢查發現甲狀腺結節;同時我也是心臟病患者,2015年做過一個心臟支架。自從做了支架之後,為了“抗血小板,降血脂,需要長期吃拜阿司匹林,以預防冠心病,預防支架堵塞,”我遵醫囑每日服用拜阿司匹林。

今年在北京某大醫院的顱頸外科檢查,醫生告知:“你的結節較大了需要手術,不過先要進行心電圖等檢查。”我說:“我做過心臟支架,並且前些日子曾經在邯鄲的醫院,做過類似檢查。”醫生堅持要我再次做檢查。無奈,只得掛心內科,心內科檢查完,我問醫生我該怎樣做?可能是醫生心煩:“我跟你說你懂嗎?你將病歷交給顱頸外科大夫,他會明白的。”回到顱頸外科將檢查結果交予大夫,大夫查看病歷後說:“心內科的檢查,沒有給出意見。”要我回心內科問大夫,手術前是否停拜阿司匹林,什麼時候停?有無其他替代藥品?這時醫生想了想,又要過我的病歷並寫了上述問題。我拿著病歷交給心內科大夫,心內科大夫看了病歷後,臉色陰沉嘴裡嘟囔:“還主任呢?!連這些都不懂!術前停藥一星期。”如此樓上樓下往返數次。

我心裡不大放心,又在辦理了住院預約手續時向工作人員聲明,我曾經做過心臟支架。

5月15日接到院方的通知,要求我次日住院。我再次強調我做過心臟支架,現在服用拜阿司匹林,如果住院後再停藥,可能無法按時手術,將佔用病床。即影響醫院病床週轉,又增加個人醫療費用,不如待我停藥一週後再去住院。醫院住院處的接待人員,對我做過支架似乎毫不知情,只是說將入院時間安排到一週之後,同時好像還說過要我等通知。醫院對我進行了心電圖、超聲心動圖檢查,怎麼不知道我做過心臟支架,我真不知道是哪個環節出了差錯。我當時的腦子裡總是認為,醫院應該清楚病人的情況,有義務提前通知病人停藥。由於醫院的做法出乎我的意料,讓我的頭腦一時理不清楚頭緒,竟然沒注意到對方要求我等電話通知的表述,這可能是我最大的失誤。

次日我又與醫院就入院時間進行了一次溝通,除了上次的信息,只有一點新內容,即:“醫院通知後,次日兩點前入院,否則取消入院預約。”我說我是外地人,短時間內購火車票不一定有座位,能否提前通知?院方答覆不能照顧,自己克服。我感到慶幸的是家住河北,要是住在西藏又該如何?

5月22日我來到北京,打電話諮詢,接線員告知,沒有床位,我說:“我心臟病做過支架,現在已經停止拜阿司匹林一週,請儘快安排入院。”對方說:“我查一下。”過了十多秒沒有聲音,忽然聽到電話那邊似乎有其他人的說話聲,我不知道是怎麼回事,就試著“喂,喂。”兩聲。電話那邊的不耐煩地斥責:“喂什麼喂!電腦還沒打開。”我只得說:“好的,我等。”又過了一會,對方說話了:“目前沒有床位,等一會上班了看是否有出院的再說。”

過了幾十分鐘,我再次打電話詢問,對方說沒有床位,過幾天再說,我一時性急問:“什麼時候有床位,我是在北京等還是回家等?我該怎麼辦?”對方答覆:“隨便。”我又問:“我是繼續停藥,還是恢復服用拜阿司匹林?”對方答道去問你的內科大夫。可我的內科大夫怎會知道你們什麼時候給我安排入院?

就這樣我在北京一天天的等,等了七天,依舊沒有何時入院的消息。我實在不能再等下去了。只得聯繫其他醫院做手術了。6月3日,我在其他醫院手術之後又過了幾天,突然接到北京那家大醫院的通知,說可以入院了。按照這個時間計算,我已經停服阿司匹林近20天了,假如我在北京傻等到這時,長時間停服拜阿司匹林,還不知道對我的身體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幸好停藥期間,我除了後腦勺有些發木的感覺外,沒有發生其他問題。

今日回想起來,這家北京的大醫院在一些方面稍作改進,便可以給病人提供一些方便。假如醫院的電腦系統中增加一個會診系統,相關科室醫生可以利用其桌上的電腦在該系統中進行交流溝通,即減少了病人來回奔波,又提高了工作效率。假如醫生將病人手術前的應做的準備工作告知住院預約部門,入院預約部門提前告知病人停藥和入院日期,哪怕是提前告知一個大致日期也好。

可惜這家北京的大醫院沒有這方面的管理措施,是管理水平需要改進?或是為患者服務的意識有待提高?還是有其他的什麼原因?我不敢下定論,各位讀者,你們是否遇到過類似的問題?你們是怎樣看的呢?歡迎發表意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