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知道的医患矛盾原因,大家是否认同

我所知道的医患矛盾原因,大家是否认同

医患之间产生矛盾,原因众多,就是写一部专著,怕是也难以全部囊括。各种媒体上相关报道,连篇累牍不一而足。本文仅从亲身经历谈谈个人感受,或许能从另外一个角度观察医患矛盾。

我是一名甲状腺结节患者,多年前B超检查发现甲状腺结节;同时我也是心脏病患者,2015年做过一个心脏支架。自从做了支架之后,为了“抗血小板,降血脂,需要长期吃拜阿司匹林,以预防冠心病,预防支架堵塞,”我遵医嘱每日服用拜阿司匹林。

今年在北京某大医院的颅颈外科检查,医生告知:“你的结节较大了需要手术,不过先要进行心电图等检查。”我说:“我做过心脏支架,并且前些日子曾经在邯郸的医院,做过类似检查。”医生坚持要我再次做检查。无奈,只得挂心内科,心内科检查完,我问医生我该怎样做?可能是医生心烦:“我跟你说你懂吗?你将病历交给颅颈外科大夫,他会明白的。”回到颅颈外科将检查结果交予大夫,大夫查看病历后说:“心内科的检查,没有给出意见。”要我回心内科问大夫,手术前是否停拜阿司匹林,什么时候停?有无其他替代药品?这时医生想了想,又要过我的病历并写了上述问题。我拿着病历交给心内科大夫,心内科大夫看了病历后,脸色阴沉嘴里嘟囔:“还主任呢?!连这些都不懂!术前停药一星期。”如此楼上楼下往返数次。

我心里不大放心,又在办理了住院预约手续时向工作人员声明,我曾经做过心脏支架。

5月15日接到院方的通知,要求我次日住院。我再次强调我做过心脏支架,现在服用拜阿司匹林,如果住院后再停药,可能无法按时手术,将占用病床。即影响医院病床周转,又增加个人医疗费用,不如待我停药一周后再去住院。医院住院处的接待人员,对我做过支架似乎毫不知情,只是说将入院时间安排到一周之后,同时好像还说过要我等通知。医院对我进行了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检查,怎么不知道我做过心脏支架,我真不知道是哪个环节出了差错。我当时的脑子里总是认为,医院应该清楚病人的情况,有义务提前通知病人停药。由于医院的做法出乎我的意料,让我的头脑一时理不清楚头绪,竟然没注意到对方要求我等电话通知的表述,这可能是我最大的失误。

次日我又与医院就入院时间进行了一次沟通,除了上次的信息,只有一点新内容,即:“医院通知后,次日两点前入院,否则取消入院预约。”我说我是外地人,短时间内购火车票不一定有座位,能否提前通知?院方答复不能照顾,自己克服。我感到庆幸的是家住河北,要是住在西藏又该如何?

5月22日我来到北京,打电话咨询,接线员告知,没有床位,我说:“我心脏病做过支架,现在已经停止拜阿司匹林一周,请尽快安排入院。”对方说:“我查一下。”过了十多秒没有声音,忽然听到电话那边似乎有其他人的说话声,我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就试着“喂,喂。”两声。电话那边的不耐烦地斥责:“喂什么喂!电脑还没打开。”我只得说:“好的,我等。”又过了一会,对方说话了:“目前没有床位,等一会上班了看是否有出院的再说。”

过了几十分钟,我再次打电话询问,对方说没有床位,过几天再说,我一时性急问:“什么时候有床位,我是在北京等还是回家等?我该怎么办?”对方答复:“随便。”我又问:“我是继续停药,还是恢复服用拜阿司匹林?”对方答道去问你的内科大夫。可我的内科大夫怎会知道你们什么时候给我安排入院?

就这样我在北京一天天的等,等了七天,依旧没有何时入院的消息。我实在不能再等下去了。只得联系其他医院做手术了。6月3日,我在其他医院手术之后又过了几天,突然接到北京那家大医院的通知,说可以入院了。按照这个时间计算,我已经停服阿司匹林近20天了,假如我在北京傻等到这时,长时间停服拜阿司匹林,还不知道对我的身体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幸好停药期间,我除了后脑勺有些发木的感觉外,没有发生其他问题。

今日回想起来,这家北京的大医院在一些方面稍作改进,便可以给病人提供一些方便。假如医院的电脑系统中增加一个会诊系统,相关科室医生可以利用其桌上的电脑在该系统中进行交流沟通,即减少了病人来回奔波,又提高了工作效率。假如医生将病人手术前的应做的准备工作告知住院预约部门,入院预约部门提前告知病人停药和入院日期,哪怕是提前告知一个大致日期也好。

可惜这家北京的大医院没有这方面的管理措施,是管理水平需要改进?或是为患者服务的意识有待提高?还是有其他的什么原因?我不敢下定论,各位读者,你们是否遇到过类似的问题?你们是怎样看的呢?欢迎发表意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