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窗幽記薦讀,願爲對方而死?適合有故事的人精讀

欲領略中國傳統文化之美,不需遍尋典籍,沉臥於書海。也不需要有多麼高深的文字水平,中國傳統文化實是為人處世的生活智慧。其實前人已經給我們留下了很多處世的格言書,而這當中要屬儒家的《小窗幽記》最為傳統、最樸實、影響力最大,這本書適合已經被生活磨礪過,經歷過一些世事的人精讀。

小窗幽記薦讀,願為對方而死?適合有故事的人精讀

​針對於當時的社會風氣,作者以他自己的豐富處世經驗,對其批判諷刺。與厚黑學不同的是,不闡述任何權術,陰謀論,而是從另一種角度來啟迪世人罷了。全書以小品文的風格闡述,非常通俗易懂,恨多短小、精闢的俗局皆處於此書。

小窗幽記薦讀,願為對方而死?適合有故事的人精讀

如:

1,美醜心太明,則物不契;賢愚心太明,則人不親。須是內精明,而外渾厚,使好醜兩得其平,賢愚共受其益,才是生成的德量。

國學智慧解讀:那些美醜心太重的人,是不能領悟,看到事物的本質的,也無法與事物相契合。而那些見到一個人,就要分辨他是聰明還是愚笨的,這種人跟身邊的人是無法親近的。美醜也好,聰明也好,心裡有數就行,處事還是得寬厚待人,不管是醜的,笨的,差的,聰明的,優秀的都能夠物盡其用,人人互相受益!

2,天欲禍人,必先以微福驕之,要看他會受;天欲福人,必先以微禍儆之,要看他會救。

國學智慧解讀:上天要你滅亡,必先給點好處,看看你的反應,能否承擔得了;想給你好運的時候,必先讓你經歷些小的災禍,看看你是否能夠自救,能夠脫困。

小窗幽記薦讀,願為對方而死?適合有故事的人精讀

3,大事難事,看擔當;逆境順境,看襟度;臨喜臨怒,看涵養,群行群止,看識見。

國學智慧解讀:想知道一個人的擔當怎麼樣,看他面臨大事和難事就行了;逆境和順境都能看出一個人的胸襟,逆境不怨天由人​,而是終日乾乾。順境則不趾高氣揚,意氣風發,不嘚瑟過頭;一個人的修養體現在他高心和憤怒的時候,是否能自制的住!不盲目隨大流,不瞎跟著大眾一起走的,有自己的思想,思維的人,這種人才是有識見,有智慧,開了心竅的人。

4,智者不與命鬥,不與法鬥,不與理鬥,不與勢鬥。

國學智慧解讀:聰明的人不跟天鬥,順天而行,不在法律面前逞強,不跟真理窮較勁,不跟形勢做鬥爭。

小窗幽記薦讀,願為對方而死?適合有故事的人精讀

5,情最難久,故多情人必至寡情;性自有常,故任性人終不失性。

國學智慧解讀:長情的人是很少的,情愛也很難保持,天生情感豐富的人最終會淺薄無情;看似極其任性,不講究,不諳世俗的人其實才是真正的自性,沒有失去本性的人。

6,守恬淡以養道,處卑下以養德,去嗔怒以養性,薄滋味以養氣。

7,一失足為千古恨,再回首是百年人。

國學智慧解讀:做事一定要思量再三,否則一但行差踏錯,便沒有後悔藥可吃了;然則改爭取的爭取,該放棄的放棄!一定不要讓自己抱憾終身!

《小窗幽記》共有7篇,第一篇,便取“醒”為題,立意人生在世,大多人是醉人、痴人,做人做事糊塗,不清醒。有的人沉醉於色相之中、有的人沉醉於名利之中、有的人沉醉於權勢之中等等醒不過來。集醒篇便要讓這些糊塗沉醉的人,先清醒過來。

小窗幽記薦讀,願為對方而死?適合有故事的人精讀

情為何物?知者難言,不知者淡然。世間有情,方有芸芸眾生,眾生有情,言情愛事錄與詩歌、散文或編纂為小說、戲曲,傳與世間。

《小窗幽記》集情篇論世間之情,論道有情人情之所至,不能自拔,願為對方死,還不怨對方。當為情死,不為情怨,可是若真有情,又怎麼願意在情中去死了?然而,不死不足以表明情愛之深刻。到底能不能為了對方死,那得看兩人之間的情緣深否了?古來有多少愛情是長久的?

也闡論了相思之情的魂牽夢繞,失魂落魄狀態,唯有經歷過才知相思之苦。

小窗幽記薦讀,願為對方而死?適合有故事的人精讀

​餘還是比較喜歡這本《小窗幽記》的,裡面不光有處事格言,更描寫了許多生活樂趣。沒事的時候拿出來讀讀,沁人心肺,各有體會,讓人如沐春風,滿心歡喜!實在是人生必精讀之書籍。

佳思忽來,書能下酒;俠情一往,雲可贈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