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藥神》:你以爲錯誤的,一定就錯誤嗎?

《我不是藥神》:你以為錯誤的,一定就錯誤嗎?

《我不是藥神》這部神作,自問世以來,就引發舉國上下輿論熱議,甚至引起大國總理的高度關注,也因此加快了天價藥降價的進程。

這部影片是近年來國內少有的現實主義題材力作。影片選題很大膽,直擊醫藥醫療體系,刻畫了一部分現實,還原了一些人的真實生存狀態,激起了觀眾的共鳴。

影片中,程勇交不起房租,付不起父親的手術費,決定冒險從印度帶回白血病仿製藥,從中獲利。之後發生一系列事情,讓他決定再次鋌而走險為病友買藥,並以成本價出售,最終驚動警方,因此被逮捕,被判五年有期徒刑。

影片中讓觀眾普遍討厭的角色就是醫藥代表或者說是藥企。新藥的研發需要高昂的成本和大量的時間,還可能承擔失敗的風險,如果沒有專利的保護,沒有鉅額的利潤空間,藥企是不願意承擔研發的風險和漫長的週期的。從這個角度來說,有了高額定價產生的利潤,藥企才有成本投入到新一輪的研究中,更多的病患才能因此獲救。

印度的仿製藥廠商,生產價格低廉但有效的仿製藥。讓吃不起正版藥的病人,由此獲得一條生路,雖然充滿風險——法律風險和道德風險,卻讓全世界的病人,有了活下去的希望。

程勇為首的藥販集團,遊走於病患和藥企之間,穿梭在國內和國外,賺取藥品差價或是成本價出售藥品,破壞了藥企的利益,擾亂了藥品秩序,但是他們給患者帶來了希望,讓更多的人有機會活下來。

《我不是藥神》:你以為錯誤的,一定就錯誤嗎?

法院、老局長和曹警官,雖然知道仿製藥有用,可是容許仿製藥進入市場會極大挫傷藥企的積極性,擾亂藥品秩序,他們只能鐵面無私地站在法律的一邊。

影片中的各利益集團、法律維護者,都站在各自角度,做著旁人看來似乎無法理解的事情。

如果站在法律角度,仿製藥廠商和藥販集團都存在違法行為,醫藥代表或藥企和法律維護者是正義的化身。若站在病患角度,仿製藥廠商和藥販集團像活菩薩,而醫藥代表或藥企和法律維護者是冷酷無情的魔鬼。

有一個寓言故事,一隻豬、一隻綿羊和一頭乳牛,被關在同一個畜欄裡。有一次,主人捉住豬,豬大聲號叫,猛烈地抗拒。 綿羊和乳牛惱羞成怒的指責說:“你也太誇張了吧,他常來捉我們,我們並不大呼大叫。” 豬聽了回答道:“捉你們和捉我完全是兩回事,他捉你們,只是要你們的毛和乳汁,但是捉住我,卻是要我的命!”綿羊和乳牛聽了,都默不做聲了。

這個故事的寓意很深刻, 立場不同、所處環境不同的人,很難了解對方的感受,理解對方的行為。

《我不是藥神》:你以為錯誤的,一定就錯誤嗎?

還有一個故事,一位醫生在接到緊急手術的電話後,以最快的速度趕到醫院並換上手術服,患者的父親失控地對他喊道:“你怎麼這麼晚才來?你難道不知道我兒子正處在危險中嗎?你怎麼一點責任心都沒有?” 醫生淡然地笑著說:“很抱歉,剛剛我不在醫院,接到電話就馬上趕來了,您冷靜一下。”“冷靜?如果手術室裡躺著的是你的兒子,你能冷靜嗎?如果現在你的兒子死了,你會怎麼樣?”男孩的父親憤怒地說。 醫生又淡然地笑著說:“我會默默祈禱,請為你的兒子祈禱吧!” 男孩的父親憤憤的說:“當一個人對別人的生死漠不關心時,才會這樣說。”幾個小時後,手術順利完成,醫生高興地從手術室走出來,對男孩的父親說:“謝天謝地,你的兒子得救了!”還沒等到男孩的父親答話,他便匆匆離去,並說:“如果有問題,你可以問護士!” “他怎麼如此傲慢?連我問問兒子的情況幾分鐘的時間他都等不了嗎?”男孩的父親對護士憤憤不平地說道。 護士的眼淚一下子就流出來了:“他的兒子昨天在交通事故中身亡了,我們叫他來為你的兒子做手術的時候,他正在去殯儀館的路上,現在,他救活了你的兒子,要趕去完成他兒子的葬禮。”

所以,不要輕易指責他人,別人經歷了怎樣的波折和磨難,你根本就不清楚。每個人的成長經歷、見識、環境都不一樣,不要以自身的角度去評判他人。

很多時候,我們無權判斷誰對誰錯,因為立場不同,選擇不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