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富养的女儿,就像波特小姐这样

叫好又叫座的动画电影《比得兔》终于在国内上映啦!你带娃看了吗?

对,就是这只穿着蓝色外套的萌哒哒小兔子。

真正富养的女儿,就像波特小姐这样

电影的原作《彼得兔的故事》,是一本诞生于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儿童绘本,被誉为现代绘本的开山鼻祖。

100多年来,这本绘本一直深受各国孩子的喜爱,全球销量超5000万本。

够传奇吧,但更具传奇色彩的是它的创作者,英国国宝级绘本作家和插画家翠克丝·波特(Beatrix Potter)。

毕翠克丝·波特

真正富养的女儿,就像波特小姐这样

1901年,在那个女性不被鼓励创作的年代,波特顶着男性同行给予的各种压力,自费出版了《彼得兔》第一版,从此爆红得一发不可收拾。

她不仅是独树一帜的作家、技艺高超的画家,还是擅长解剖的自然科学家,是眼光独到的企业家,还是种田能手、牧业专家,在寻找个人幸福的路上,还是打破门第界限的自由恋爱者。

在女性深受限制的环境里,波特不仅依靠自己的知识和钢铁般的意志力,获得经济自足,并在39岁与47岁这两个直男癌歧视的年龄,收获了爱情,牢牢掌握自己的人生。

真正富养的女儿,就像波特小姐这样

从小,“科学的理性严谨”和“童话的天马行空”两股力量在她的身上滋生成长、相得益彰,烘托了她一生的睿智才华。

她一生随心所动,她的人生,比她的所有作品都精彩。

从小被“富养”的女儿

波特出生于1866年的伦敦,那是英国还处于维多利亚女王统治时期。

换个说法或许会让你对这个时代更有感觉。波特22岁时,1888年,“开膛手杰克”,这个现代史上最扑朔迷离又残忍血腥的连环杀手,开始在伦敦出没。

波特生来“不差钱”,家族大宅在南肯辛顿,真正的伦敦“上只角”,父母坐拥丰厚的祖产。

波特家宅

真正富养的女儿,就像波特小姐这样

她的父亲虽然有律师执照,却整日泡在绅士俱乐部。

他热衷于上层阶级的各类社交和艺术活动,喜欢绘画,终生随身携带速写本;喜欢摄影,且技艺娴熟,后来还入选了伦敦摄影协会。

这位父亲最擅长的是拍风景以及拍女儿,我们现在能看到大量波特的照片全出自他之手。

真正富养的女儿,就像波特小姐这样

真正富养的女儿,就像波特小姐这样

波特的母亲是曼彻斯特纺织业富商的女儿,忙着出入伦敦社交界。

在电影《波特小姐》中,波特夫人被刻画成一个古板乏味、控制欲极强的妇人,但真实的波特夫人其实在艺术上也颇有天分,尤其在水彩画上很有造诣。

波特在家中是长女,下面还有一个弟弟,比她小6岁,姐弟俩关系非常要好。

真正富养的女儿,就像波特小姐这样

父母给他们聘用了优秀的教庭教师。不过,弟弟到年纪就去学校了,波特则一直在家里学习。在那个时代,富家女子多半如此。

姐弟俩对大自然充满好奇,喜欢搜集各类动物骨头,甚至自己动手制作动物标本,以学习了解动物骨骼 。

父母对他们的好奇心与求知欲给予了极大的包容,准许他们在自己的学习室里养各种小动物,包括兔子、老鼠、蜥蜴、蛇、蝾螈、乌龟、猫头鹰、蜗牛、蝙蝠等等。

即使以今天的眼光看,还是会觉得波特夫妇很了不起——竟然敢让两孩子在家里解剖动物。

真正富养的女儿,就像波特小姐这样

优越的家庭条件、自由的学习环境,为波特的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她真正的大放异彩,最终靠的还是她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勇敢坚持。

与青霉素擦肩而过,一生遗憾

波特对绘画感兴趣,也有天分,从小就爱揣着素描本,随手画下所见所闻,“我有一种狂热的冲动,想要复制一切打动我双眼的美丽事物。”

于是,父母专门为她请了一位绘画老师。

10岁生日当天,父亲送给她一本画册《大自然的鸟》,她对其中的水彩画入了迷,也跟着学,从此再未放下彩笔。

真正富养的女儿,就像波特小姐这样

真正富养的女儿,就像波特小姐这样

波特长大一点后,父亲就带着她拜访艺术家朋友们。

英国著名的拉斐尔前派画家约翰·艾佛雷特·米雷是她父亲的朋友,经常给她一些绘画技巧上的指点,并曾称赞波特在绘画方面展现出细致的观察力。“很多人会画画,可是你懂得怎样观察。”

父亲还经常带她去参观英国皇家协会的各种艺术展览,尤其是当时英国最著名的儿童插画家凯迪克的画展(国际上图画书的最高奖“凯迪克奖”就得名于他)。

不过最初,波特的热情却是在自然科学方面,理想是成为一名女科学家

她几乎对当时所有自然科学的科目都感兴趣:在伦敦的史前洞穴里研究化石,收藏各种植物和昆虫标本,用显微镜观察并描画出来……

真正富养的女儿,就像波特小姐这样

真正富养的女儿,就像波特小姐这样

持续不断地为感兴趣领域的物种进行绘图,极大提升了她的绘画技巧和洞察力。

到1890年代,波特的兴趣转而集中在真菌学。她整天用显微镜观察孢子,沉迷于那种“童话般的神秘”。

家里的长辈利用了一点特权,让20岁出头的她破例成为皇家直属研究机构的学员。她虽一心向学,但眼高于顶的男学者们却只因为她是个女人而看低她。皇家植物园的负责人觉得这姑娘画画不错,做生物分类学研究就可以了。

真正富养的女儿,就像波特小姐这样

后来,她的几百幅真菌水彩画由于绘图十分逼真、精确,流传甚广,现代真菌学家仍将它们作为参考。

1897年,波特向当时英国生物分类学的最高研究机构伦敦林奈协会,递交了一篇关于真菌繁殖的论文,却横遭歧视和冷拒。

直到多年后青霉素被发现,人们才意识到波特论文中的理论是正确的,以及她在这一领域奠基性的贡献。

1997年,伦敦林奈协会向波特发出迟到的歉意。

真正富养的女儿,就像波特小姐这样

虽然,上帝对她关闭了科学之门,却赐给她另一束光芒。

生动童话和逼真插画的碰撞

对于波特来说,她的那些小宠物可不是随便养着玩的。她给每一只小动物起了名字,经常跟这些小伙伴聊天,给它们编故事,打发童年时光。

比如《小猪布兰德的故事》里,那只漂亮的黑底白斑小猪布兰德,是就是波特放在床边用奶瓶喂大的,后来布兰德成为她忠诚的小伙伴,处处跟着她。

在波特的心里,这些小动物和人是一样的生灵,有人一样的喜怒哀乐,一样的小机灵,一样的大智慧,一样的小算计,所以她笔下的小动物高度拟人化,非常有神,每一个都有自己的个性。

1885年,波特从伦敦一家宠物店买来了自己的第一只小兔,并给它起名叫“本杰明”,这就是书中和电影里的捣蛋鬼小兔本杰明的原型。

本杰明是一只喜欢吃涂黄油面包小家伙,常常静静地趴在那里,让主人细细观察、描绘。

小兔本杰明

真正富养的女儿,就像波特小姐这样

波特画的小动物高度真实,充满了动人的细节,栩栩如生。

真正富养的女儿,就像波特小姐这样

真正富养的女儿,就像波特小姐这样

这一方面得益于她科学研究的严谨习惯。

她对写生对象的观察,细致到近乎变态。

真正富养的女儿,就像波特小姐这样

她画动物,不仅画毛绒绒的萌宠外观,描容更描骨。

她的小宠物不幸死了,她不会哭哭啼啼地埋葬它,而是立刻拿来做解剖实验,观察骨骼结构。

波特和她的小兔子本杰明

真正富养的女儿,就像波特小姐这样

由此,她的作品也能出现生动有趣的童话和逼真写实的插画之间的碰撞,看着像混搭,却相映成趣。

自费出版,一炮而红

1890年前后,波特和弟弟合作绘制、设计了一系列贺卡,小兔本杰明就是其中的主角。

真正富养的女儿,就像波特小姐这样

他们将6张卡片卖给了出版商,赚了6英镑。这是她的第一笔收入,也是她通过创作争取经济独立的开始。

在维多利亚时代,像波特这样早早就能挣钱的女性极其少见。

波特有一位家庭教师叫安妮·摩尔,因为年龄相近,成了她的闺中密友。

1893年,安妮的孩子患上猩红热,为了抚慰小朋友,波特特地给他写信:

“亲爱的诺维尔,我不知道怎么给你写,那就给你讲讲4只小兔子的故事吧,他们名叫弗洛普塞、莫普塞、库特泰尔和彼得。他们跟兔妈妈一起,住在一棵大树下的沙洞里……”

信中的图画里,小兔彼得胖乎乎的、很淘气,总像猫咪一样躺在壁炉前的地毯上,或者蹦蹦跳跳地钻大铁环、乱摁门铃、敲打手鼓、去菜园偷吃。

真正富养的女儿,就像波特小姐这样

真正富养的女儿,就像波特小姐这样

但直到1901年,波特才想到发表这个故事。她借回旧信,进行整理编辑。最终,一个活泼灵动、独一无二的彼得兔呼之欲出。

在伦敦跑了6家出版社,却无人愿意接这个活儿。幸而她手头比较宽裕,决定自费出这本书。

出版商首先想的是要赚钱,她却处处为小读者考虑:

书要设计成小开本,既便于孩子捧读,又不能售价较高,“小宝贝们买不起6先令的书”;纸张质地要优良,经得起一只只小手的磨搓,毕竟儿童不像大人那样懂得爱惜书本;每一页都要有颜色鲜亮的插图,这样才能吸引孩子……

1901年出版的《彼得兔的故事》

真正富养的女儿,就像波特小姐这样

1901年,比阿特丽丝用个人积蓄出版了250本《彼得兔的故事》,黑白版插图,封面是4只萌态可掬的小兔,每本售价1先令6便士。

书的反响超乎预期,很快卖完,次年2月又增印200本,据说,就连侦探小说家柯南·道尔也给他的孩子买了一本。

一夜之间,洛阳纸贵。

曾拒绝过波特的弗雷德里克·沃恩公司主动示好,要给她出书。

从新书的故事改编、插图创作到书稿校阅,波特一手包揽,甚至字体、颜色、底封都亲自把关。

1902年,彩色版《彼得兔的故事》发行,首印8000本还没出版就被预订一空,并且短短一年内重印6次。

彼得兔迅速风靡世界,成了孩子最爱的童话角色,也成为欧美少儿绘本的开山之作。

1902年出版的彩色版《彼得兔的故事》

真正富养的女儿,就像波特小姐这样

除了绘本创作的才华,波特还有超常的经济头脑。

在第一本《彼得兔的故事》正式出版后,她配套制作了彼得兔玩偶和棋盘游戏,并很快申请了专利。

彼得兔成为世界上最早拥有专利的卡通形象,活跃于各类衍生产品,商业价值达到最大化。

真正富养的女儿,就像波特小姐这样

那个时代,谈起姐弟恋

彼得兔爆红的1902年,波特36岁,仍然待字闺中。

父母安排波特相亲,从军人到贵族,一波又一波,可波特没事儿就和她的宠物对话,在舞会上从来不和父母介绍的男士跳舞。

她对婚姻并不着急,曾表示:“女性不能终日闲在家里,必须要向世界展示自己。”

即使整个世界反对,也拦不住她力争人格、经济、婚姻的独立。

波特说过:“我不想找一个仅仅是足够有钱却头脑愚蠢的男人。”

1902年,在推出新版《彼得兔的故事》过程中,波特跟弗雷德里克·沃恩家族的小儿子诺曼·沃恩从合作伙伴发展到相爱相知的情侣。

波特与诺曼

真正富养的女儿,就像波特小姐这样

这是段姐弟恋,男方比女方小两岁。两个人在绘本的创作与出版上非常有共同语言,一起合作推出了5个故事。

1905年,37岁的诺曼求婚,已近不惑的波特欣然答应。

尽管波特的父母看不起沃恩的商人出身,但波特却很坚持自己的决定。不幸的是,俩人刚刚订婚仅一个月,沃恩就突发白血病猝然去世了。

电影《波特小姐》剧照

真正富养的女儿,就像波特小姐这样

当时波特正随着父母在外度假,她接到诺曼病重的通知电报后就动身赶回伦敦,然而还是迟了一步,她没有赶上和爱人最后的道别。

这个噩耗给波特带来了极大的打击,她几乎丧失说话能力。

英国作家格雷厄姆·格林曾描述,那段时间,波特创作了毕生最“黑色”的一部作品《托德先生的故事》,关于一只狐狸和一只獾的生死之争、一群无辜的小兔子被绑架。整个故事弥漫着死亡的阴霾和大自然的残酷。

自立门户,开启人生新旅程

波特决定要把自己的人生重新来过,彻底脱离父母的束缚。

她离开了伦敦。

紧靠英国西北海岸,临着苏格兰的大片湖区,是英格兰最出名的旅游区,名列《国家地理》评出的“50个此生必去之地”。

真正富养的女儿,就像波特小姐这样

十五六岁时,波特跟随家人第一次来到英格兰湖区度假,被湖区绮丽的风景深深吸引,“这是一个能让时间慢下来的地方。”她曾在日记中写道。

波特的30岁生日就是在这里庆祝的,她说比起20岁,30岁的自己不论在思想上,还是体力上,都更年轻,更坚定。

发出这样的感概,正是因为30岁后她才逐渐能自己掌控人生。

39岁的波特用自己的版税(花了2805镑),买下了温德米尔湖区的一个小农场——山顶农场,那是一座与世无争的乡村农舍,这也是她新生活的开始。

非常的了不起,那时女性只有结了婚才能离开父母的家。

她刚到的时候,山顶农场已经荒废良久。一年后,她重新翻修了整个农场,用漂亮的旧家具填满房间。在那里,波特继续创作了13 本绘本,其中包括她最好的作品。

山顶农场的景色经常在她的作品中出现

真正富养的女儿,就像波特小姐这样

有件趣事常被后人津津乐道:山顶农场里有很多老鼠,不过,女汉子波特很快就和它们混熟了,并创作了老鼠的一系列故事。

真正富养的女儿,就像波特小姐这样

通过创作童话书、画插画,赚取版税与发售相关周边产品,以及精明的财务管理,波特达到了经济独立与富足。

她喜欢乡村生活,于是不断购买农场,到去世时,她总共留下了15个农场。

迟来的真命天子,这一次白头到老

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真正富养的女儿,就像波特小姐这样

在办理农场买卖相关手续时,她认识了法律顾问威廉·希利斯。

威廉不仅擅长法律事务,对湖区也很了解,经常提出一些好建议,深得波特的信任。

两人日久生情。

这还是一段姐弟恋,男方比女方小4岁。

真正富养的女儿,就像波特小姐这样

威廉与诺曼在某些方面相似,比如,外形高瘦,性格沉稳、内敛,在所从事的领域十分专业。更重要的是,他们都欣赏波特的才情,理解并认同她的价值追求和处世方式。

1913年,波特在47岁之际,不顾父母反对,与威廉结了婚。

她用莎士比亚《暴风雨》中一句台词描述自己的婚姻:“

春天,在最遥远收获季节的终点到来。”两人形影相随30年,直至波特去世。

真正富养的女儿,就像波特小姐这样

波特与威廉志趣相同,都爱好小动物。

婚礼仪式在伦敦举行后,这对新婚夫妻自己开车回湖区,路上他们买了头小公牛,塞在车里带回湖区的家。

有一次,农场的一头小猪生病了,他们竟然把小猪抱上床过夜,说是为了晚上照料方便。

波特搬到湖区居住后的第3年就开始自己养羊,并专注于改良英国本土绵羊品种,并成为受人尊重的赫德威克绵羊鉴定师。

真正富养的女儿,就像波特小姐这样

结婚后,波特几乎没发表新作品。一个原因是,随着年龄的增加,她的眼睛无法继续从事那么细致的绘图工作了。

她将后半生,几乎所有的精力和财力都花在了农场和保护湖区自然景观上。

她一心当农妇。种地养花,照顾猪羊鸡鸭,清理水沟,翻修房屋。繁忙的农活占据了大把时光,她只有在雪天才得以闲坐,看景作画。

为了遏止工业化对湖区生态的侵扰,为了减少铁路线对乡间美景的碾压,她积极参与了英国自然保护运动。

1943年12月,77岁的波特安然辞世。她生前在湖区买下的15个农场、若干小湖、约4000英亩土地,全部捐献给英国国家信托组织(The National Trust)。

真正富养的女儿,就像波特小姐这样

100多年前,在女性深受限制、甚至歧视的年代,这位奇女子不为所困,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以及钢铁般的意志力,牢牢掌控自己的人生,最终收获了爱情与平和安静的生活。

现在的我们,依然面对各种限制和障碍,在感情中寻寻觅觅、或在婚姻中磕磕绊绊,在各自的领域努力打拼,梦想要的,无非也是掌握自己的人生,过上让自己内心平静的生活。

科学家、插画家、作家、农妇、赫德威克绵羊鉴定师、自然保护者,看波特小姐的人生,突然领悟一个道理:人生终点的幸福遥不可知,把握当下、忠于自己、随心而动,总有精彩的可能

再看自己的孩子,TA人生需要的思想、才华、意志,我们不能给他,但至少传递给TA一颗希望的火种、提供一方富足的沃土。

给TA真正的“富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