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T陸續爲小程序開放流量:誰更能打動開發者

微信唱了一年獨角戲的小程序市場在百度、支付寶的加入後進入了前所未有的白熱化階段,今日頭條甚至也傳言將匆匆應戰。開發者自然成為了背後最大的贏家,BAT們為了扶持開發者成長均開出了不錯的條件,而在諸多條件中,開發者顯然更關注的是流量。但是,平臺的流量能否真正變成開發者流量?這卻並不是一個簡單的問題。

不管行業如何變化,當前小程序江湖主流的還是以下三大流派,分別是:微信的全封閉流派;百度的全開放流派;以及阿里巴巴支付寶的半開放流派。


BAT陸續為小程序開放流量:誰更能打動開發者


阿拉丁小程序統計平臺發佈的2018年上半年小程序生態白皮書顯示,截止上半年,微信小程序數量已達到100萬,生態已初具規模,但這對於開發者來說是好消息也是壞消息。從阿拉丁發佈的TOP100榜單行業分佈變化中來看,遊戲類佔比最高達四成以上,電商類及工具類次之,與線下結合類小程序也佔一定比例。從目前微信小程序的種類分佈可以看到,微信小程序的流量具有很強的社群屬性,這與微信自身的流量屬性十分吻合。

有遊戲小程序開發者就曾表示:“微信小程序是做好小程序後開始推,如果第一波種子用戶喜歡,再分享,再裂變的話,後期可以得到很大的量,是“前緊後松”式的流量獲取過程,當然如果第一波就不成功的話,這個小程序也就死掉了”,同理也適用於微信上的電商類小程序。這種依靠社交流量的小程序,雖然後勁十足,但一開始若沒把“人”的文章做起來形成流量裂變,那麼這些小程序就只能淪為100萬微信小程序裡面的基數。在開發者眼裡,小程序沒有流量就等於“死亡”。


BAT陸續為小程序開放流量:誰更能打動開發者


社交流量裂變後期的爆發固然讓開發者垂涎,但是同時也呈現出了明顯的流量“去中心化”特徵,其結果是對開發者的導流效果受限,也一定程度上出現了廣泛分享下流量不夠精準的問題。阿拉丁研究院孫政曾表示:“百度智能小程序並非建立在社交層面上,而是用戶通過搜索或者Feed的方式進行獲取,搜索是用戶主動尋找內容或服務的結果,Feed則是基於更加智慧的千人千面的分發機制進行的內容推薦,相對於‘分享到群’的廣泛傳遞效果而言,百度智能小程序的內容和流量分發則更加精準,開發者和用戶都將從中獲益。”。

BAT陸續為小程序開放流量:誰更能打動開發者

有業內人士發現,百度最近陸續開放了多個智能小程序流量入口,包括首頁下拉菜單,以及搜索首個聯想詞等強流量入口,如用戶在百度App的搜索框輸入愛奇藝視頻,即可通過下方聯想詞直達愛奇藝視頻智能小程序。百度App下拉入口和搜索框入口的接連開放,意味著百度智能小程序正在快速打開各種流量入口。除此之外,百度智能小程序還可以通過信息流、百家號文章以及語音搜索等途徑觸達用戶。而隨著入口與流量的持續開放,百度智能小程序的生態也將進入快速發展期。因為,百度流量中天然存在大量與資訊、服務、工具等相關的需求,而搜索和信息流是用戶獲得信息和服務最自然的路徑,這不僅能夠幫助開發者快速地獲得用戶,更能幫助他們留存用戶,以及實現商業變現。

反觀阿里,支付寶雖然也是超級App的一份子,流量巨大,但在流量轉化上門檻更高。僅從數據來看,10.6億日活的微信與8.7億日活的支付寶旗鼓相當,但小程序要解決的是中小企業的快速走量和獲取用戶,需要入口的高粘性,這並不是工具型APP的強項。雖然可以沉澱用戶,但粘性、活躍度不高;有流量,但流量的目的性很強。所以中心化和去中心化的並存模式,其實是由支付寶自身平臺屬性而決定。


BAT陸續為小程序開放流量:誰更能打動開發者


開放VS封閉,開發者獲取流量需“對症下藥”

據騰訊公佈的第一季度綜合業績顯示,微信和WeChat合併月活躍用戶達10.4億。在微信平臺上線小程序,便可藉助朋友圈、公眾號等騰訊流量體系,進一步挖掘流量。

拿大家熟知的“跳一跳”小程序來說,在去年年底推出之時,其就藉助微信平臺大肆在朋友圈蔓延,曾創下DAU1.7億的恐怖記錄。而在今年春節期間,跳一跳更是成為了大眾手中的新寵。根據騰訊發佈的數據來看,春節期間小遊戲同時在線人數最高達2800萬人/小時。

“跳一跳”的火爆,成功帶動了大家入局小程序的積極性。數據顯示,目前微信小程序數量已超100萬,逾2億日活躍用戶。

另一個重量級玩家——百度智能小程序不是建立在社交層面上,而是依靠搜索和Feed流,為智能小程序帶來充足流量。最早在百度上線智能小程序的企業——優信二手車,就已經嚐到百度智能小程序帶來的“甜頭”。優信二手車渠道負責人翟宇稱:“相比微信小程序,百度智能小程序可能更符合我們在流量獲取上的預期。百度智能小程序天然的靠近搜索流量上游,它可能更精準,更適合我們優信二手車這種垂直低頻的品類。”

值得一提的是,百度智能小程序搭建的是一個更為開放的生態。在近日召開的閉門會議上,百度表示,將在今年四季度對普通開發者開放,同時還透露了開源計劃。所謂開源計劃,也就是B站、58同城、愛奇藝等百度合作伙伴可以接入百度智能小程序,讓擁有流量的第三方APP直接成為百度的流量,為開發者提供更廣泛的流量來源。

與騰訊的社交流量、百度的搜索+feed流量相比,支付寶小程序的流量來源則主要圍繞支付、信用免押金等金融服務。

支付寶小程序事業部總經理管仲舉例:“廣州有家醫院開發了款在線預約產檢的小程序,這款小程序日活只有400多,很多人可能看不上,可這個醫院每天總共也就500來人預約產檢,也就是說有8成的孕婦再不用挺著大肚子排長隊,這就是支付寶小程序的價值。”。由此觀之,支付寶小程序的價值雖然滿足了用戶剛需,可場景單一,很難打破工具類屬性的桎梏,難以形成像微信小程序的裂變擴散或是百度智能小程序的精準式引流的爆發擴散。

綜合來看,騰訊的社交流量基數大但去中心化的模式導致獲客成本較高,百度的流量雖不及微信但倚靠精準的流量分發則讓開發者更易觸達目標用戶,相比之下,支付寶交易場景所帶來的流量稍顯單薄。

毫無疑問,流量是小程序的根基,無論是社交流量、搜索+feed流量還是支付流量,都有對應適合發展的小程序。對於開發者而言,微信制定了小程序的行業規則,自然以微信為標準去靠攏固然沒錯,但目前來看電商和小遊戲的小程序類型會更適應微信社交流量裂變模式。而百度精準+開放的流量,再加上百度本身強大的AI能力,稱得上是企業打造小程序的沃土,很容易打造出實用性強、商業價值高的智能小程序。等第四季度百度開放開源之後,相信很多開發者便會開啟“遷徙”之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