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勤1小时以上,抑郁几率提高33%……年轻人上班有多不容易?

10月12日,中国青年报消息:通勤在1小时以上的上班族,抑郁几率高出平均水平33%。

对此,网友们纷纷表示深有同感:“地铁通勤,日均时长3小时,往返距离80km以上的在这里““所以我为了不因通勤难而抑郁,在公司附近租了房子,然后房租贵到令我抑郁”“早高峰挤地铁、堵车,日积月累,不要说患上抑郁症了,其他生理性疾病也是可能的“。

通勤1小时以上,抑郁几率提高33%……年轻人上班有多不容易?

地铁站拥挤的人群

最近英国研究也表明,通勤时间超过1小时,不仅会增加抑郁症概率,还会严重影响每晚的睡眠质量。并且和通勤时间短的人相比,个人健康和工作效率都会更为低下。漫漫旅途,浩荡人生,在凄风苦雨中,追求幸福的我们,不小心又变成了抑郁症的高危群体。

今年6月,某大型数据公司就以国内GDP排名前10的城市作为研究对象,发布《2018年中国城市通勤研究报告》。该报告显示,排名第一的北京,平均通勤路程13.2公里,平均用时56分钟;而排名第十的武汉,平均通勤路程8.2公里,平均用时43分钟。而平均数据,并不能代表超长通勤人的现状。

通勤1小时以上,抑郁几率提高33%……年轻人上班有多不容易?

一线城市通勤痛感

在一线城市,单位离家近,这是头等幸福的事,省时省力省钱,绝对是件幸运的事。一些可以弹性工作的幸运儿,可以选择在避开早高峰、外牌限行还没解除时出门,可以说是最“顺畅”的时候,即便“顺畅”也会发生堵车,十几公里也要花费一个多小时,不仅是通勤时间,路费成本也大大增加。

跨城通勤人群壮大

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工作的白领一族来说,跨城上班早就不是什么听上去很离谱的新鲜事了,而是正在成为一种趋势住在周边卫星城市,高铁+地铁通勤,已经成了众多为人父母的职场人士的日常生活。与家人团聚、一起生活往往需要空间更大的房子和更低的物价成本,而远离就业区的房子会更大更便宜,物价成本也相对更低一些。而这样的群体平均每天通勤时间超过1小时的人数比例高达63.19%,通勤压力明显高于总人群平均水平。

通勤1小时以上,抑郁几率提高33%……年轻人上班有多不容易?

乘坐高铁通勤的人群

在大多年轻人眼中,眼下最要紧的还是提高通勤舒适度。高铁月票、定制公交,各地交通体系已经出台了尽可能多的方式丰富公共交通体系,然而,对于远距离通勤来说,依然杯水车薪。

共享汽车解决“通勤难”城市病

共享汽车的出现,成为了舒适通勤的有力补充。无需等待,随取随还,有效减少打车、公交等车换乘消耗的时间;欧拉车享全部使用新能源汽车,环保不限行,可以很好的弥补有车一族限行日的用车需求;公共交通的拥挤空间,是所有通勤者的噩梦,共享汽车比打车费用低,与公共交通相比费用略有上升,性价比高,可使长时间通勤者免去舟车劳顿之苦。欧拉车享深耕保定市场,正不断开展新一线城市新市场,致力于更好服务都市圈的三个圈层。

通勤1小时以上,抑郁几率提高33%……年轻人上班有多不容易?

欧拉车享共享汽车

通勤1小时以上,抑郁几率提高33%……年轻人上班有多不容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