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不足有多嚴重?新研究:患癡呆症風險大增

睡眠是一項重要性僅次於呼吸、心跳的生理功能。

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神經科學家的一項新研究發現,睡眠模式不穩定的青少年比睡眠充足的同齡人患老年痴呆症的風險更高。


睡眠不足有多嚴重?新研究:患痴呆症風險大增

在深夜裡當大腦處於清醒的狀態,人體會產生過量的系統所不能清理乾淨的蛋白質澱粉樣β蛋白。這類蛋白的增加極有可能觸發大腦一系列的變化,最後導致痴呆的發生。

蛋白質澱粉樣β蛋白由細胞分泌,在細胞基質沉澱聚積後具有很強的神經毒性作用。β蛋白的沉積不僅與神經元的退行性病變有關,還可能是老年痴呆症病人腦內老年斑周邊神經元變性和死亡的主要原因。

研究表明,睡眠質量差會引發β澱粉樣斑塊的形成。當大腦中的澱粉樣蛋白水平持續走高時,蛋白質就更有可能開始聚集成斑塊。

這樣的斑塊會損傷附近的神經元,並可能引發一系列破壞性的大腦變化。阿爾茨海默氏症患者的大腦中散佈著這樣的斑塊。

阿爾茨海默病,俗稱老年痴呆症,是發生在老年前期與老年期的一種神經退行性疾病,主要表現為記憶喪失與認知障礙,其發病率隨著年齡增長而顯著增加,同時受遺傳、環境和生活方式等影響。

研究人員表示,還需要進一步研究來確定能否通過改善有睡眠問題人群的

睡眠質量,從而降低澱粉樣蛋白的水平和患老年痴呆症的風險。

事實上,去年的諾貝爾獎醫學獎頒給了兩位科學家,他們展示了人體的晝夜節律(內部生物鐘)自我調整,以適應人們居住地的晝夜作息規律。上夜班或通宵加班對身體的影響比之前想象的要嚴重得多。

《從國家戰略層面構建阿爾茲海默病長期照顧體系的建議》數據預測,作為世界上老年痴呆症患者最多的國家,我國在2040年老年痴呆症患者將達到2200萬人,是所有發達國家老年痴呆症患者數的總和。

目前,我國對老年痴呆症的治療分為中醫、西醫兩種。

中醫採用辨證分型治療、中藥提取物治療、針灸推拿藥膳等療法。西醫主要從抑制β蛋白沉積入手。β蛋白沉積導致老年斑形成,是老年痴呆發病的核心環節。

此外,西醫還通過抑制神經纖維纏結、增加膽鹼能神經功能、使用興奮神經遞質類藥物等方法防治老年痴呆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