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台州广电:城市台如何打造精品文化类节目?

在强调文化自信的当下,文化类电视节目如同春风化雨,滋润观众的心田。在这之中,城市台如何谋篇布局,运用有限资源打造有高度又接地气的文化类节目,担负起媒体使命,为文化传承贡献绵薄之力?《2018台州市成语英雄》就是一个很好的尝试,它在比赛形式、题目设置和传播模式三个方面都有切实的创新和探索。

「探索」台州广电:城市台如何打造精品文化类节目?

近年来,传统文化类的电视节目异军突起,《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朗读者》《见字如面》可谓实现收视与口碑的双丰收,观众呼唤着有高度、有深度、有温度的文化类节目。而作为地市台,台州市广播电视台与台州市教育局在汉字听写大赛、成语大赛、诗词大赛等方面也展开深入合作,从最早的模仿到原创,特别是今年6月推出的《2018台州市成语英雄》,引领观众品味成语之美,感悟中国智慧,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好评。该节目共11场比赛,面向全市初中生,九个县市区自主选拔,在全市范围内掀起了“选拔热潮”,最终邀请32所学校代表队进入演播室。2018年台州市中考作文也谈及学生踊跃参加成语大赛的选拔,学生的情绪高昂、学校的鼎力支持、社会的强烈关注,使得节目“未播先火”。舞美设计高雅别致、题目设置独具匠心、节目形态新颖活泼、互动模式别具一格……

比赛形式推陈出新:节奏张弛有度

成语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书写、释义、辨析、运用……处处都是学问。该比赛一共三个环节,必答题与抢答题相结合,第一环节“聚木成林”,选手依次上台,考察三道题,分别为填空题、选择题、看图猜成语,全面考察选手关于成语释义、成语典故的理解程度;第二环节“心有灵犀”,一个比划一个猜,考验选手的临场发挥能力和团队默契程度;第三环节“顺藤摸瓜”,根据线索猜成语,以抢答的形式考验选手是否“胆大心细”,抢得到又答得出,既考验个人能力,又考验团队协作能力,环环紧扣,难易结合,妙趣横生。

「探索」台州广电:城市台如何打造精品文化类节目?

这样的比赛不像一场“考试”,更像一场“展示”,且每期节目都笑点频频,比如“心有灵犀”环节,成语“杀鸡儆猴”,选手比划动作,同伴猜“宰”“割”“切”“砍”,就是猜不到“杀”;“受宠若惊”选手解释第二个字“父母怎么爱孩子”,同伴猜“疼爱”“抚爱”“热爱”,一口气报出了很多种爱,偏偏与正确答案擦肩,全场为其捏一把冷汗,评委老师也哭笑不得。而为了让节目画面丰富、节奏轻快,前期工作“细致入微”,每一个书写台都装着GoPro相机,全程录制每一位选手写的一笔一划,配上时尚的花字、弹幕、表情包、音效,让节目看起来更轻松,让成语“鲜活有生命力”。

「探索」台州广电:城市台如何打造精品文化类节目?

节目邀请当地资深的语文教师担任评委,不仅仅是判断对错,更多的教大家如何挖掘成语的趣味,如何巧妙地记忆,寓教于乐,让“教”得更广泛、“乐”得更有水平。观众们表示:“成语也没有想象中那么难,每期节目看完后也能记住几十个成语,坚持追完估计大有长进。”“成语也蛮好玩的,以前上学的时候怎么没发现。”“喜欢评委老师偶尔用方言解释成语,特喜感”……

题目设置独具匠心:不求“难”但求“巧”

成语是浓缩的精华,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堪称中华文化的“活化石”。在电视比赛中,成语的题目不求“难”,但求“巧”,目标是让所有参赛者来时兴趣盎然,走时受益匪浅。如成语填空、看图猜成语等,都带有“脑筋急转弯”的趣味性,让观众印象深刻。

尤其“心有灵犀”环节,更是精彩纷呈,题目是以浅显易懂的中低难度成语为主,中间夹杂高难度的词汇,考验选手的临场发挥能力。比划的同学手脚并用,猜词的同学绞尽脑汁,现场争分夺秒、气氛活跃。提到成语中的任何一个字都算犯规,每场选手允许2次犯规,有2次选择跳过的机会。最初都是易于表演的成语,比如“虾兵蟹将”“喜笑颜开”“兔起鹘落”等,而时不时出现高难度的,如“得陇望蜀”“方枘圆凿”“日中则昃”等这些需要逐字解释的成语,考验学生是否舍得用“跳过”的机会,或者是否能巧妙地化繁为简。所有题目工作人员都事先演练过,比划过程中容易犯规的点也是刻意设置的“陷阱”。阴差阳错的笑点、让人叹为观止的默契,使比赛高潮迭起。

「探索」台州广电:城市台如何打造精品文化类节目?

据统计,11场比赛,共涉及1000多个成语,无论是参赛学生、陪同的老师、家长接受赛后采访时都表示,题目并不难,所有比赛的成语或多或少都听过,但可能掌握得有偏差才会出错,参加完比赛提高了自己学习成语的积极性,不是仅仅死记硬背,而是真的融会贯通。

值得一提的是,节目让一些沉睡在典籍中的成语也走进大众视线,像央视的“全民焐热冰封汉字行动”一样,我们也呼吁“全民焐热冰封成语”。比如“磨而不磷,涅而不缁”,这个成语是来自《论语》,比喻意志坚定的人不会受环境的影响,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出淤泥而不染”。节目播出前,很多人对此成语闻所未闻,节目播出后,甚至有不少网友把这个成语封为“台州市2018年最正能量的成语”。

传播模式另辟蹊径:跨屏联动塑品牌

荧屏里的选手接受挑战,电视机前的观众不是被动的看客,而是主动的参与者。《2018台州市成语英雄》从录制、制作、播出都全程互动,与其说它是一场比赛,不如说是以比赛为名的文化狂欢。

录制现场全程网络直播,每场直播有近万人观看,现场的舞美图、选手后台花絮等等,都发在直播平台上,大家评论如潮,互动参与者也可以随时提问题,有代表性的问题评委现场解答,让观看直播的人也有参与感,仿佛身临其境。节目播出前,微博、微信都公布当期预告片、幕后花絮等,开展结果竞猜活动,提前预热。节目播出过程中,观众扫一扫二维码,关注“台州电视公共频道”微信公众号,就可以参与人气选手的投票,为喜欢的选手助力。同时,也可以参加互动游戏《文状元挑战赛》和《疯狂猜成语》。据统计,这一游戏有6万多人参加,有的粉丝调侃道“真相了,这么多年语文是体育老师教的”。

「探索」台州广电:城市台如何打造精品文化类节目?

此外,节目录制完成后,同步启动“成语进校园”“成语进社区”等地面推广活动,让更多人的参与其中。比如进校园,邀请全班同学参与成语游戏,听写题、选择题、你比划我猜……进社区,从五尺之童到花甲老人都踊跃参加,有的父母带着孩子上台挑战,你比划我猜。那些夸张的肢体动作,着急时的语无伦次,现场经常笑成一片,所有人自发为闯关成功的参赛者鼓掌,成为“文化亲民”的暖心画面。

办一档纯粹的文化类节目,让观众对文化敬仰而不是敬畏,融入而不是疏远,这是媒体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2018台州市成语英雄》是勇敢的尝试。节目完成后,应广大观众的要求,台州台还将其刻录光盘、制作宣传册,留下经典语录,留下可贵画面,以求让所有人铭记文化的魅力经久不衰,深厚的文化底蕴历久弥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