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夫妻关系第一杀手,为教育孩子而吵架,其实这样处理最有效

在孩子的学习问题上,父母双方经常会产生冲突,有时候甚至很严重,互相都不妥协。这种冲突最多的情况就是一方很严厉,另一方比较宽松。

当今夫妻关系第一杀手,为教育孩子而吵架,其实这样处理最有效

通常情况下,妈妈管孩子要求会很严格,认为孩子从小养成好习惯,形成自律的品格很重要,所以除了学校留的作业之外,还要给孩子报几个课外班,再加上要做几本练习册,时间安排得满满的,除了吃饭睡觉就是在上课外班、写作业、做练习。

而爸爸通常比较宽松,认为自由最重要,孩子自己会做完作业,就算做不完老师自然会收拾他。放假了也不必刻意去管他,快开学的时候还没做完的话,他自己也会着急上火,抓紧时间做完,经历过这样的过程,孩子才会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两个人观点不一致,一个认为自律才能自由;另一个认为自主才有可能自律,否则以后只有在外力驱使下从能做事。虽然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但冲突之后也只能按一方的意愿来执行。

当今夫妻关系第一杀手,为教育孩子而吵架,其实这样处理最有效

冲突告一段落,“搁置争议”,是不是就可以相安无事了?

不幸的是,我们会发现双方相互指责抱怨一定很多。爸爸看到妈妈那样严厉地管孩子,他认为这剥夺了孩子的自由,所以他内在会感同身受,内心会很痛苦和难受。这些感受和情绪,在生活中都会有意无意地表现来,即便嘴上不说,但行为上会唉声叹气,或者表现出肢体语言上的烦躁。孩子的感受能力是很强的,他一定会敏感地意识到这一点。这时,孩子心中就会认为妈妈那样严厉的要求是过分的,会更加抵触。那妈妈对爸爸有没有抱怨?一定会更多,孩子不是我一个人的,管孩子也不应该是我一个人的事,我辛辛苦苦接送上课外班,督促孩子各种练习,这不都是为了孩子将来好吗?你什么都不管也就罢了,还在那添乱。就像朋友圈最近流传的一篇怨气冲天的文章说的“比丧偶式育儿让人更抓狂的,是诈尸式育儿,死还没死透,时不时还过来捣乱”。

当今夫妻关系第一杀手,为教育孩子而吵架,其实这样处理最有效

父母在孩子教育上有冲突,对孩子的影响

这个彼此抱怨的状态,对孩子学习观念的形成非常不利。“1+1

但双方一冲突,孩子在中间一摇摆,就会既不能达成妈妈的先自律后自由的期待,也没有办法达到爸爸说的那种先自由、自主后自律的期望。

而且,双方之间越冲突,两个人就会越走向两极。爸爸觉得妈妈管得太严,孩子已经受了那么多苦,他就一定会变得更宽松一点;而妈妈觉得爸爸这么放纵不管,那自己再不严格点就更不行了,她就一定会变得更严厉一些。两个人走向两个极端,变成了盲目地宽松或者盲目地严格。


父母在孩子教育上有冲突,怎么办?

双方之间一定要沟通交流,这个目的不是单向输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不是为了一定要改变对方,而是为了融合,让双方的知识、经验、智慧能够互相补充,行动和原则能够基本一致。

一、避开沟通陷阱,破除执念

——态度之争:“你这是什么态度?”

当双方开始态度之争、指责对方的态度时,沟通交流已经宣告进入死胡同,没有再继续的必要,否则纯属互相伤害。当关注点是对方的态度时,已经是情绪上的动物式的对抗,情绪脑(哺乳脑)主宰一切。与暴怒的动物唯一不同的是,除了肢体上的“物理攻击”,人类还会“语言”这种“魔法攻击”,此时理智脑沦为情绪脑的工具,脱口而出的都是“刀子”,陈芝麻烂谷子都能翻出来当武器。

当今夫妻关系第一杀手,为教育孩子而吵架,其实这样处理最有效

——对错之争:“我是对的,你是错的”

如果不是为了跟对方争执,我们扪心自问,我的观点真的是对的,无懈可击的吗?

你所坚持的宽松是否恰到好处?你会不会担心自己宽松太过成放纵,孩子没机会去锻炼自控能力?

你所坚持的严格是否恰到好处?孩子是自律还是他律,能否实现或者转化为真正的自律?

这样自问自答的时候,我们一定会发现,其实自己也不完正确,或者教育孩子的方法上还有很多需要推敲的地方,我们会自我质疑。所以,一定要打破“我对你错”的这种执念。

当今夫妻关系第一杀手,为教育孩子而吵架,其实这样处理最有效

这里不陷入对错之争,是从理智和事实角度来讲的,和鸡汤文主张的“夫妻间不讲对错,只讲感情”那种和稀泥不解决问题,出发点是完全不同的。

——“你应该了解我的想法,我不说你也应该明白”

这是个太不现实的愿望,生活中没回事儿,不要以为一起生活了很多年,你想什么对方都能猜得到,不然就是不关心你,不爱你,或者故意跟你对着干。

当今夫妻关系第一杀手,为教育孩子而吵架,其实这样处理最有效

婴儿需求简单比较好猜吧,我们经常都会猜错,要反复地试他这次哭到底是因为冷了、饿了、困了,还是尿了不舒服。婴儿我们都没有办法一猜一个准,那你凭什么要求爱人全然地去了解你呢?而且你的想法比婴儿复杂得多,有时候我们不仔细地觉察都不能够完全了解自己的真实期待和想法,那爱人怎么能够透彻地懂你。

二、明确沟通方向,求同存异

沟通交流,首先要找到共同点,然后再从这个共同点展开,这样目标方向才能一致,否则就是你说你的我说我的,鸡同鸭讲。关于孩子教育这件事,有三个层次的内容需要沟通交流。这三个层次是“目的——方法——行动”。

当今夫妻关系第一杀手,为教育孩子而吵架,其实这样处理最有效

先找到共识

如果你对对方的行为不认可,那就一起向上沟通方法策略;如果方法不一致,那么就要一起再向上看看双方的期待和内心的需求是否一致。找到了共同的期待,就有了从对立变成朝着一个方向讨论交流的开端,这时需要做的就是如何把这种相互冲突的力量变成融合的智慧。

当今夫妻关系第一杀手,为教育孩子而吵架,其实这样处理最有效

比如,爸爸对妈妈严格管控孩子时间的行为有意见,然后在沟通的时候发现妈妈的方法策略和自己不一致,妈妈希望先自律后自由,而自己是希望先自由后自律。行为不一致,方法和策略也不一致,怎么办?接着向上,看看双方的目的和期待是否一致,这是就会发现其实双方最根本的目的和内在的需求很相似,都是期待孩子又自律,又自由。

再进行整合

看到对方的期望,表达自己的期望,达成共识之后,双方就不再那么针锋相对,会再盲目坚持严格还是宽松,而是会看到自己的教育方式方法中哪些还不够好,而对方刚好有哪些部分能够对自己进行弥补。这样夫妻之间共同养育的效果不会再是“1+11”,比一个人管要好;甚至可以“1+1>2”。

先达成共识,才有融合形成合力的可能;只有进行整合,才能突破我们原来的单一化的思维模式,找到适合我们的家庭教育方法。

当今夫妻关系第一杀手,为教育孩子而吵架,其实这样处理最有效

当然,如果双方有交流的意愿,却仍然没有办法很好地交流,一说话就互相呛,那就是我们沟通的方式和技巧需要加强,需要学习如何在交流中表达自己的期待和要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