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调理法助你轻松换季

秋季是天气由热转凉,再由凉转寒的过渡性季节,免疫力和抵抗力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来学学北京中医院妇科主任医师华苓教授从容换季的秘招吧……

华苓 北京中医院妇科主任医师、教授,《国际妇产科杂志》编委、中国中西医学会妇产科学会北京分会委员。

五行调理法助你轻松换季

秋乏、秋燥……多事之秋,如何安然度过?华苓大夫的经验是,五行“金、木、水、火、土”,在人体中分别对应“肺、肝、肾、心、脾”五脏。五行平衡,五脏调顺,就能维持人体的健康和气运的旺盛。

秋季重在养肺

秋季主燥,在气血不足的状态下,燥邪就易伤肺。因此秋高气爽的舒适日子,也可能出现口干、唇干、鼻干、咽干及大便干结、皮肤干裂等现象。根据中医五行学说,肺属金,而秋对应金,所以肺应秋,意思是说人体的肺脏与秋季对应,立秋后尤其应注意养肺。秋天是收获季节,而肺主收敛,采气、收气是保护肺气的最佳措施。

这个季节,华苓大夫家的餐桌上最常出现的是白色食物,因为肺主“白色”,白色食物最润肺。如百合,性甘微苦,可以润肺止咳,清心安神,对呼吸道疾病的调养效果最好。此外,白萝卜、梨也有生津润肺效果。华苓大夫推荐一款梨粥食谱:将一只梨洗净后连皮切碎,加粳米100克煮粥,可以生津润燥、清热化痰。

养血柔肝很关键

在五行中,肺属金,肝属木,而金克木,秋季肺气过于旺盛,就会压制肝木,因而在养肺的同时,也要护肝。中医认为,五味入五脏,每一种味道都对应着一个脏腑器官,并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其中“酸入肝”,因此适当吃些酸味食物,可以养肝柔血,对肝脏具有滋养作用。

保养肝脏的关键在于升发肝木的阳气。华苓大夫的保养秘诀是,早起适当慢跑或快走,以升发全身阳气。肝最怕劳累,所以华苓大夫强调,女性秋季养生尤其要注意劳逸结合,不要因为超负荷的工作导致阴血过度耗伤,造成肝血不足,肝火偏旺。她说肝气最弱的时间段是13点~17点,这个时段要注意抽空小憩。如果必须工作,那么至少每隔1小时应让眼睛休息5分钟,因为肝脏在体表开窍于眼睛。

滋补前先养脾

脾在五行中属土,喜燥恶湿,因此夏天是脾最“难过”的季节。经过一个夏天的消耗,脾胃往往较虚弱。而九月盛夏的余热未消,气温仍然很高,脾胃依然处于虚弱阶段。华苓大夫说,脾负责将人体所需营养转运吸收,并散布到全身。因此脾虚就会引起消化不好,出现腹泻、大便稀烂、虚胖等症状。此时如果不调理好脾胃,贴秋膘也是枉然。因而只有先调脾胃后滋补才是正理,才能使身体可以没有负担地应对秋乏秋燥。

中医认为脾在五行中属土,土属黄色,秋季应多吃养护脾胃的黄色食物。华苓大夫建议可以多吃地瓜、黄豆、玉米、南瓜、柑橘、胡萝卜等,“黄色食物中不但含有维生素和矿物质,还含有一种重要的标志性营养素——胡萝卜素。它是一种强有力的抗氧化物质,经常食用可以强化肝脏功能,清除自由基和有毒物质,增强身体免疫力。”南瓜小米粥是她家这个季节常做的时令粥品,做法是将老南瓜洗净切块,大米和小米适量,淘净后煮粥,沸时放入南瓜块,熬至粥熟。此粥特别适合脾胃虚弱的孩子和老年人。

五脏中,脾土的负荷极大,所以有人主张“辟谷”(节食),让脾土休息以保其健。华苓大夫建议脾弱的人可以把午饭时间提前到11点,因为此时脾气最旺,消化食物、吸收营养最得力,晚饭可以少吃,让脾胃得以休养调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