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为上幼儿园很简单?不要再天真了!

孩子即将去上幼儿园,这不仅是小小的他踏入人生另一个阶段的开始,对我们父母也同样如此。

而对于我们特殊孩子来说,把他送去幼儿园,家长心里总会包含很多期望和目标,有好几位家长都曾忧心忡忡地跑来找我:“袁博士,医生说把孩子送去幼儿园,有了同龄小朋友的刺激,他自然而然就会进步了!”

但是真的吗?把特殊孩子被放到幼儿园他们就会自动学习了吗?

我能了解家长的心情,期待孩子能跟一般孩子在一起学习、互动,是所有家长的目标。

但是事实上,并不是所有的案例都像医生所说的,把特殊儿送到幼儿园他就自己会变好!

从我多年服务孩子的经验,和确实地有深入幼儿园的观察,有些真相我必需告诉家长!

你以为上幼儿园很简单?不要再天真了!

1.孩子是否具备“观察性学习”的能力

研究显示,当孩子没有“观察性学习”的能力,就算他和一般同龄人在一起,也无法有效率地学习。

观察性学习不是模仿能力,它是孩子在观察老师与其它同龄人互动后,不是在当下模仿,而是在之后记得,并且能展现出他学到的内容,其中包括学业及社交技巧的学习。

你以为上幼儿园很简单?不要再天真了!

2.先问问自己孩子是否有足够的先备条件

从以上的观点来看,也许家长应该问自己一些问题,例如:孩子会观察或注意别人吗?他专注在别人身上的时间能多长?他有模仿能力吗?这些模仿能力一次能持续多久?

如果孩子都缺乏这些能力和该有的持续度,那么他在幼稚园的环境中,学习上一定会有困难。

你以为上幼儿园很简单?不要再天真了!

3.刺激给的多,不等于孩子就学得多

孩子能吸收多少是取决于他本身的条件和老师的教法。也就是说,孩子若是缺乏专注力、理解力、模仿力、自我管理能力、学习动机等,那么就算老师上的课再怎么丰富,变化再多,孩子也很难进入学习状况。

这时候,如果老师也无法为孩子适时地调整教学内容或引导方式,学习效率绝对会大打折扣。

特殊儿的学习方式跟一般孩子不同,他们的学习需要被划分为能容易达成的步骤,同时还需要透过策略性的引导与协助才能学习。

幼稚园的步调太快,很多孩子跟不上,班上的老师人力不足,又加上大多数的老师是幼保科背景,缺乏在特教上的训练,因此,很难为孩子做个别化的教学。

4.当幼儿园的老师说:“小朋友很好啊!”

当幼儿园老师这样说的时候,通常我都会担心

这是什么意思。

从我们陪读和入班观察的经验中发现,很多时候当孩子本身是个不太有问题行为的孩子时,老师都会觉得他“没问题”。

但是没问题有时候也就代表孩子被搁置一旁,反正他不会吵闹,老师可能就任由他做他想做的事,不参与也没关系,此时,小朋友就丧失了很多学习的机会。

你以为上幼儿园很简单?不要再天真了!

5.一般孩子上课就不会被贴标签了吗?不!

别认为孩子只要跟一般孩子一起上课就不会被贴上标签。

当孩子缺乏社交能力,对同侪没反应或经常做出不适当行为时,其他孩子会自动帮他贴上标签:“他好怪!我不要跟他玩!”同侪贴的标签会比我们大人给他的更难移除。

6.心急的家长只会带给孩子负面的学习经验

有些孩子会察觉自己跟别人不一样,能力落差大,因而缺乏自信,造成他更退缩的状况,家长的心急也许反而带给孩子负面的学习经验

我们是否该问问自己,到底孩子准备好了没?我们身为家长的有没有先帮他建立好学习的条件?

家长们在为孩子选择课程或疗育时,也需要多做考量,哪些是优先需要考量的?哪些是有迫切性的?哪些是可以同时进行的?对不同类型课程的比例轻重是多少?当我们选择了符合孩子需求的课程时,孩子才有可能做好预备。

你以为上幼儿园很简单?不要再天真了!

对于我们的孩子来说,上学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各方面都需要我们家长仔细考量、权衡。并不是一定要跟上同龄的发展进度,而是要有一个适合自己的个性化成长方式!


(希望岛特殊教育:XWDhope)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