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突然脚疼,妈妈“天真”以为“生长痛”,差点要了孩子的命!

“妈妈,我昨天突然感觉到脚好痛,是不是生病了?”

“宝宝,没事的,妈妈帮你揉揉,这是宝宝开始长身高了,会痛说明长得快,妈妈准备点吃的给宝宝补补,好长高高的……”

“生长痛”是孩子常见症状

不少家长容易将孩子不明腿脚疼痛

直接归结为“生长痛”

但不是每个孩子都会“感觉”到“生长痛”

也不是所有不明、突然疼痛都是“生长痛”

男孩突然脚疼,妈妈“天真”以为“生长痛”,差点要了孩子的命!

近期,12岁 的小文突然感到左脚踝关节痛,妈妈以为小文平时是运动健将,身体素质不错,这是生长痛,就没及时就医,自行在家做冰敷。不想3天后,小文越来越感觉到疼痛,不得已带孩子到医院看骨伤科。

经医生诊断,小文踝关节没有损伤,也没有肿胀,但触摸到皮肤有些烫,且一碰到就疼得厉害。由此断定,问题并非生长痛那么简单,很可能是由感染引起。当晚,小文就高烧到40℃,

两天用了两瓶退烧药也没下来,痛得踝关节也肿了起来,最终的诊断是“急性骨髓炎+败血症”,这两种病在一起带来的并发症很严重,死亡率也很高。所幸及时就医,炎症还没损伤到关节就得到了控制,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小编在此特别提醒,如果孩子莫名出现关节痛,别想当然以为是生长痛,首先生长痛是隐隐的痛,而非触碰到之后的剧痛,其次要是关节痛还伴随高烧,问题就更严重了,应尽快求助专科医生查明病因。

男孩突然脚疼,妈妈“天真”以为“生长痛”,差点要了孩子的命!

那,家长眼中的“生长痛”到底是什么,要怎么判断、应对呢?

什么是“生长痛”?

“生长痛”是指儿童的膝关节周围或小腿前侧疼痛,这些部位没有任何外伤史,活动也正常,局部组织也没有红肿、压痛,经过检查也没有其他疾病, 由于常常发生在生长期,所以被称之为“生长痛”,2岁-13岁,为高发期。

“生长痛”的特点?

发作部位:

“生长痛”通常会发生于不同的部位,有时小孩会喊手臂疼,有时会在大腿的肌肉、小腿的肌肉或是膝盖处出现疼痛,最常发生于下肢却忽左、忽右,偶尔在腹股沟区,一般在关节以外的地方,典型的是双侧疼痛,也有一侧疼痛的。疼痛的部位没有任何的异常肿胀、发热的情况。这与关节损伤、关节炎、骨折、骨肿瘤等通常仅在某一特定部位出现疼痛,有很大的区别。

发作时间:

通常在晚上或是正在睡觉休息时发生。虽然夜间疼痛剧烈引起儿童哭叫起来,但在白天却表现的没有任何问题,可以正常行走、活动,蹦蹦跳跳。

持续时间:

有的儿童可能只是偶然发生一次、两次“生长痛”,然而有少数儿童会出现反复、持续的发作,长达几月甚至数年才自然缓解。

如何缓解“生长痛”?

生长痛不是病,不要补钙也不需要用其它药物治疗,不要限制孩子日常活动,如果疼痛较重可以转移注意力,用热毛巾进行局部热敷、按摩,注意休息,让肌肉放松,不要进行剧烈活动,合理、均衡饮食,补充身体必须营养素。

男孩突然脚疼,妈妈“天真”以为“生长痛”,差点要了孩子的命!

关于“生长痛”的误区

● 每个孩子都会有“生长痛”吗?

据粗略估计,约有25%-40%的孩子出现过“生长痛”。这种偶尔的隐痛在3-5岁的孩子中非常普遍,8-13岁时会再次出现。最常见的疼痛部位是腿,特别是大腿前部、膝盖后面和小腿肚,一般发生在傍晚、晚上和刚睡着的前几个小时。“生长痛”本身会产生疼痛反应,但并不意味着生病了,健康孩子也会经历“生长痛”。

● 孩子没有“生长痛”,是不是就长不高?

当然不是。“生长痛”只是自然的生长现象,与身高没有太大关系,而遗传、营养、睡眠、激素、心理等多种因素综合起来才能影响身高。所以,没经历过“生长痛”的孩子未必个子就矮,而出现“生长痛”的孩子也未必都长得高。

● 出现“生长痛”是不是缺钙?

有一些家长听说孩子腿疼后,就觉得是孩子长得快,缺钙,就买了钙片给孩子吃。当然,儿童在生长时期的确需要大量的钙质,但从饮食中摄取有限,这时就需要另外补充钙剂。不过就“生长痛”来说,它与缺钙无关,也就是说,钙充足的孩子也可能出现“生长痛”,而且即使是补钙,对“生长痛”的缓解也没有多大帮助。

● “生长痛”需不需要吃止痛片?

“生长痛”是正常现象,而且疼痛程度大多都可以忍受,基本不需要吃止痛片或采取其他措施。家长可以给孩子吃点维生素B1和维生素B6,能起到营养神经、缓解神经牵拉疼痛的作用,但效果有限。如果孩子出现剧烈疼痛、发烧、活动困难等异常现象,就需要立即就诊,以防其他疾病,但切忌自己滥用药品。

虽然生长痛不是疾病,但如果孩子出现此类不适状况次数频繁、持续时间长,父母还是应该尽快带孩子去医院诊断。并且需要与以下疾病相鉴别:

● 运动损伤相关疾病。这类疾病通常都有受伤史,仔细询问儿童的受伤经过,可以诊断。

● 感染相关疾病。这类疾病基本有红、肿、热、痛等感染表现,同时血常规检查可能出现白细胞增高或C-反应蛋白增加等。

● 肿瘤。

● 发育不良或先天畸形。

最需要鉴别的是肿瘤相关疾病。门诊经过常规的X光片,可以为诊断提供85%的基本信息。如果是良性肿瘤,诊断和治疗的紧迫性相对缓和一些,如果是恶性肿瘤,最应该及时诊断和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男孩突然脚疼,妈妈“天真”以为“生长痛”,差点要了孩子的命!

在就医前,需要再次确认几个问题,如下:

● 疼痛部位有没有肿胀或者发热?

● 孩子白天疼不疼?

● 走路或者跑跳时疼不疼?

● 孩子有没有发烧?

因为医生在诊疗时,首先会检查孩子的疼痛是否由其他疾病所导致,等到完全排除其他可能致病的因素后,才能判断其为生长痛。而很多时候孩子还不能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想法与感受,因此需要父母提前了解,掌握更多正确情况,以配合医生的诊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