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茶的六大誤區,大部分人都犯過!

學了泡茶之後,瞭解到泡茶要注意茶水比、水溫、時間三大要素,即便如此,時常還是把茶泡壞。

看起來沒有問題的泡法,如果在細節之處沒有留心,就很容易把茶泡得不好喝,還找不到原因。

小編給大家整理了一些泡茶的常見誤區,看看你有沒有“中招”呢?

1、用手接觸茶葉

從茶葉罐、茶袋中取茶葉的時候,包括整個泡茶的過程,不可用手接觸到茶葉。同理,也不可以把用手接觸茶具內壁。

手上帶有的汗、油脂、汙漬等會影響茶味,即使洗了手,也不可大意。養成好的習慣,不僅乾淨衛生,對客人來說也是一種尊敬。

泡茶的六大誤區,大部分人都犯過!

2、開水反覆煮沸

有的人用開水壺煮水,一次性煮得太多,等到泡下一泡水溫又不夠了,於是又繼續加熱,其實這樣反覆沸騰對水質不好。水中含氧量過低,活性不夠,泡出的茶口感也不佳。

泡茶用水,以初沸、二沸為宜,煮到水翻滾冒泡即可,不可等到波濤洶湧或長時間沸騰。一次煮水不可過多,建議用小一點的煮水壺,煮完用完最合適,下一泡重新煮水,就可避免水質對茶的影響。

3、不溫杯燙壺

溫杯燙壺,一方面是將茶具儘可能地洗淨,去除異雜氣味,另一方面,主要是減少茶具溫度對茶的影響。

溫杯燙壺可提高水溫,有助於激發茶香。尤其是寒冷的冬天,將茶具燙洗一遍,避免水倒到壺中降溫太快,達不到泡茶的最佳溫度。

泡茶的六大誤區,大部分人都犯過!

4、所有的茶都用沸水沖泡

有的人不管什麼茶,一律都用開水泡,水一翻滾,不管三七二十一,就直接沖茶了,對他們來說,似乎水夠燙才能泡出味。

但是,並非是所有茶都適合用開水沖泡的,尤其是一些嬌嫩的芽頭製成的茶,像一些名優綠茶、白毫銀針等,過高的水溫會導致苦澀味掩蓋其鮮爽味。

紅茶頭兩泡也不可用太高的水溫,避免浸出太濃而酸澀,且水溫過高會導致茶不耐泡。到了後幾泡,茶味稍微淡下來,可以改用沸水並適當延長時間。

5、茶水久浸不分離

有的人喜歡用大杯子泡茶,雖然簡單方便,但這樣的泡法,泡久了容易苦澀,且會失去香氣、滋味的層次感。而且濃茶對人體的刺激較大,常喝濃茶對健康不利。

當然,追求茶味還是需要使用功夫茶具,但一些現實因素讓我們不方便泡茶時,建議使用飄逸杯、快客杯等簡易茶具,儘快分離茶水避免久浸。

泡茶的六大誤區,大部分人都犯過!

6、沒有正確使用“留根法”

泡茶出湯的時候,到底是要把水瀝乾淨還是留一點在壺裡呢?

有的人主張瀝乾水,避免茶水久浸不分離而影響下一泡茶湯,而有的人主張“留根法”,避免一次性把茶水倒得太乾淨而導致使茶不耐泡。

其實,“留根法”的使用是看情況的。一般來說,泡茶最好把水瀝乾,避免久浸,至於茶耐不耐泡,跟其本身的品質有關。但用玻璃杯沖泡綠茶的時候,可使用“留根法”,留下1/4-1/3的水,避免下一泡茶過淡,但也不建議浸泡太久,儘快飲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