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天塹變通途——東鄉縣龍泉鎮拱北灣村「扶貧車間」見聞

金秋時節,在東鄉大地上,人們奔走相告——“扶貧車間”進村了,我們脫貧致富有希望了!

10月12日早上,記者來到東鄉縣龍泉鎮拱北灣村,“我們的家鄉,在希望的田野上……”悠揚的歌聲飄蕩在田野裡。孩子們去上學了,村裡的70多名婦女們也開始上班了,寂靜的拱北灣村便熱鬧了起來。

8時許,50多歲的斜戶社婦女閔秀蘭安頓完家裡的事,便匆匆地向村裡的“扶貧車間”趕去。她一邊走,一邊算:自己當學徒已經40天了,每天工資是50元,已經有了2000元的收入了……算著算著,她的臉上不覺露出了笑容。

閔秀蘭有一個9口人的大家庭,可全家只有7畝山地,這幾年種的洋芋和玉米收成都不好,全靠農村低保金和兒子外出打工掙錢維持家用,她家是村裡的建檔立卡戶。雖說擺脫貧困的願望很強烈,但受客觀條件的限制,脫貧就像她家門前那座高高的大山,似乎是無法逾越的。

今年秋天,村上在易地搬遷點建起了“扶貧車間”,並安裝了60臺電動縫紉機,要吸收閒散婦女勞動力當縫紉工人,主要生產服裝和坐墊。這個“扶貧車間”是由廈門市湖里區投資120萬元援建的,廠房佔地面積400平方米,配套建設了物流集散和產品儲藏間。

當學徒3個月,每天工資50元,成了熟練工後計件發工資,每月工資可達2500元至3000元之間——聽到這個消息後,閔秀蘭第一個報了名。

和閔秀蘭一樣,對坡社的楊苦麗、拱北社的趙奴給等72名婦女的家庭狀況都是人多地少,靠男人外出打工掙錢,她們都閒在家裡,在脫貧路上無用武之地。但是,“扶貧車間”建起後,她們穿上了工作服,成了工人。

記者跟隨她們走進“扶貧車間”,只見她們很快領到了剪裁好的布料,坐在縫紉機前,熟練地開始了服裝加工。

負責技術培訓的廠家工作人員魏芳娣告訴記者:“說實話,這裡來的婦女年紀都比較大,從未走出過家門,大多數人連漢語都聽不懂,也未接觸過縫紉機。但令我驚奇的是,她們都很勤奮,沒用多長時間,就很快掌握了縫紉技術,能獨立操作機器了。”

在東鄉,人們最關心的是“扶貧車間”生產的產品是否合格、有沒有市場、有沒有前景。帶著這個問題,記者找到了負責原材料提供、產品銷售的騰達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張維林。交談中,記者瞭解到,目前這裡生產的迷彩服、工裝等服裝基本合格,上千套服裝已運送到訂購單位。

張維林告訴記者:“我擔心的不是產品有沒有銷路的問題,而是我們培養出的熟練工人,會不會被別人挖牆腳……”

村黨支部書記馬佔英說:“通過這個‘扶貧車間’,我們也瞭解了國內市場,我想只要我們村的婦女們有了一技之長,就不怕沒活幹。”

採訪中,記者深深感受到,“男人出門吃苦累彎腰,女人在家無事受煎熬,脫貧攻堅難度大”的歷史,將通過“扶貧車間”得到改變。

現在,“扶貧車間”才剛剛起步,就被東鄉縣群眾廣泛接受,顯示出其強大的生命力。如今,東鄉縣按照“群眾搬到哪裡、哪裡人口集中,‘扶貧車間’就建在哪裡;哪個項目靠譜,就建哪個產業的‘扶貧車間’”的理念,讓“扶貧車間”遍地開花。

記者手記:貧困地區之所以貧困,有歷史原因、環境原因,也有人的原因。東鄉縣人均受教育年限7.2年,青壯年勞動力在社會競爭中普遍處於弱勢地位,雖然每年有6.8萬勞務大軍外出務工,但主要集中在西部欠發達地區從事體力勞動,特別是6.7萬農村婦女文化水平低,思想觀念封閉落後,只能留守在家照顧老人孩子,整天圍著羊圈鍋臺轉,“不敢出門、不能出門、出不了門”的現象十分普遍。而“扶貧車間”的出現,有效解決了貧困群眾“掙錢顧家兩不誤”的問題,使脫貧天塹變通途。


記者:趙懷斌 劉紅紅 胡發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