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中有哪些经典的管理哲学?

职场管理是与工作效率、职场工作氛围紧密联系的部分,作为管理者,最需要了解的是效率、时间和潜能。

  • 所谓效率

任何一个工作者都需要注重效率,尤其是管理者,做事必须有效。

德鲁克认为所谓效率,可以说是“把事情做对”的能力,而不是“做对的事情”的能力。在今天的职场,大多数职场人都知道什么是对的事情,换言之,大部分人都明白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但却很少有人能够把该做的事情做对。我们因为认为自己每天的工作千头万绪而没有办法专心的把每一件工作从头跟到尾,不是没有能力,而是“没时间”;我们总是因为在工作开展到一半的时候发现因为开始行动之前没有做好周全的计划而让我们的工作半成品漏洞百出,不是没用心,而是没计划;我们总是把即将要开展的工作想的很完美,但在行动遇到困难时却走两步退三步给自己砌一堵“借口墙”,把自己和工作完美的分割开来,不是没办法,而是没思路。

职场中有哪些经典的管理哲学?

  • 所谓时间

时间管理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作为一个职场人,我们往往一天之内需要面对很多工作,有人选择一件件完成,有人选择所有的工作一起开始穿插进行。德鲁克认为一次只做好一件事,恰恰是加快工作速度的最佳方法。老话说: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老话还说:贪多嚼不烂。所以,我们应该在两个番茄钟的时间内,集中精力保质保量的做完一件工作,然后休息片刻再去进行下一项。而不是这个做了一半断了思路又去做下一个,一天下来一件都没有做完,反而浪费时间,结果就是气急败坏的加班,交给领导一堆有量没质的结果。

时间是最稀有的资源,那么作为管理者,我们应该如何面对自己的时间呢?

第一步:调整心态!

德鲁克认为管理者的时间往往只属于别人而不属于自己,并且一位管理者的职位越高,其不能自由支配的时间也一定越多。所以作为一个管理者,在时间私有化这件事情上应该先想明白,不然遇到整天围着工作没有私人空间的时候,也只会生气窝火。

第二步:发现“潜能”

德鲁克说有效的管理者善于利用长处,但我想在这之前,管理者还需要有一双能发现他人长处或潜能的眼睛。可是所谓“潜能”,只是“有希望”的一个代名词。所以管理者需要将这些“潜力股”进行再培养,用人之所长。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在用人之所长时也必须容人之所短,尤其是才干越高的人,其缺点也往往越多。

那么问题来了,作为管理者,我们需要去改正他的不足吗?答案是:不需要!作为管理者,需要让有某方面优势或才能的人在适合他的岗位上发光发热,带动团队进步,学会容人之所短。

记住,管理者的任务不是去改变人,而在于运用每一个人的才干!

“我说了也不算,反正最后都是领导拍板,我定不了!”

“授权”这个词,通常都被人误解了,甚至是被人曲解了。这个词的意义,应该是把可由别人做的事情交付给别人,这样才能做真正应由自己做的事。很多身处管理层的人,每天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开会,在布置工作,在听汇报,在追踪问题的解决。

职场中有哪些经典的管理哲学?

  • 从优秀到卓越

在我看来,一个好的管理者应该有更多的时间去规划和引领,这更多是一种宏观角度的工作。管理者的累,来自于包揽了太多下属能做但自己非要亲力亲为的事情。做了下属的工作,让下属无事可做。这最终会导致下属处理问题的能力越来越弱而懒于工作的念头却根深蒂固。如此一来,反倒是那些应当管理者去思考的问题,也变成了因为没有时间思考而被抛之脑后的问题了吧。

所以作为管理者,应该要懂得把工作进行分割下放,一方面让那些“潜力股”得到工作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也能让自己有更充裕的时间把本该自己做的事情做对。

职场中有哪些经典的管理哲学?

今天,是指昨天所做决策何所采取行动的结果。从一个优秀的管理者到一个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我们需要把每一步都落实到行动中。任何伟大的智慧如果不运用在行动上,也将只是毫无意义的材料。任何好方法如果不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也只是没有灵魂的字词。想成为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我们必须要面对自己曾经工作中不足的部分加以改正,并且培养自己新的思维习惯和工作习惯。这不仅仅是一种计划,我们更应该把它贯穿于行动中让它成为我们的一种习惯。

但习惯必须靠学习才能养成,那么去做一个终身学习者吧,让自己永远跑在队伍的最前面,永远有最新的知识体系作为强有力的支撑,永远有最高效的工作方法可以传授,永远是队伍最前方的领头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