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科医生讲述:高温易发暑热病,中暑也要对症医

急诊科医生讲述:高温易发暑热病,中暑也要对症医

  烈日炎炎的三伏天,中暑、热射病、热衰竭是什么?中医食疗如何帮助我们轻松化解暑热呢?广安门医院急诊科主治医师杨金亮作客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乡村保健站》,为您讲述三伏天关于暑热的那些事儿。

有一种类似中暑的病,叫热射病,这是什么疾病呢?

  热射病是因高温引起的人体体温调节功能失调,体内热量过度积蓄,从而引发的主要以神经器官受损为主的疾病。

  大气温度升高(>32℃)、湿度较大(>60%)和无风的环境中,长时间工作或强体力劳动,又无充分防暑降温措施时,机体缺乏对高热环境适应容易发生热射病。

  大脑对温度升高最为敏感,高热会造成昏迷甚至损伤大脑神经系统,即使体温恢复正常,也会遗留大脑功能障碍。

  高温状态下骨骼肌会发生溶解。溶解后的骨骼肌会转变为肌红蛋白等物质,堵塞肾小管,造成急性肾衰竭。身体中的有毒物质排不出去,就会造成肝脏、心脏等其他器官的功能受损。

  热射病的易感人群包括:高温天气下在户外工作或运动的年轻人,如农民、运动员、建筑工人、快递员、军人等;老年人和儿童,尤其是没有自主生活能力的老年人和婴幼儿;有心脑肾功能障碍的病人;孕妇和哺乳期的妇女。

  有研究统计存活者后遗症发生率可达20-30%。如果治疗不及时会遗留言语障碍、吞咽障碍及身体平衡障碍等。

中暑、热射病、热衰竭有什么区别吗?

  热衰竭由于大量出汗导致水、盐丢失,外周血管扩张引起血容量不足。主要症状为皮肤苍白、皮肤湿冷、脉搏细速、血压下降、晕厥、神志模糊。

  中暑广义上说包括热射病、热衰竭,热射病和热衰竭是严重的中暑。

  就狭义来说,我们老百姓认识的中暑只是先兆中暑的范畴,比如体温轻度升高、全身软弱、乏力、头晕、恶心呕吐、出汗减少等,狭义的中暑病情轻,容易恢复。

  中暑根据程度不同可以分为先兆中暑、轻度中暑、重症中暑。从轻到重其实是一个疾病的自然发展进程,如果我们很好地预防,及早的治疗,就不会发展到最严重的热射病的阶段。

  中暑早期很容易误诊,应注意:在高温和或高湿环境下+室外活动。没有这个前提条件上述症状不是中暑,因为有咽喉痛这一上呼吸道的症状,那很可能是中医的风寒或风热感冒,西医是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如急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等。

  夏天出现腹痛,上吐下泻,发热,需要和中暑进行比较,上述症状初步诊断为急性胃肠炎、胃肠痉挛或胃肠功能紊乱。也就是咱老百姓通常所说的“胃肠感冒”。常是由于饮食不清洁+饮食不节制产生。这种病也不能扛着,建议到医院肠道门诊,需要除外肠炎、痢疾甚至严重传染病霍乱等。老年人上吐下泻一定要多喝淡的糖盐水。

  以为中暑了,医生诊断为热射病,如果因高温损伤了骨骼肌出现溶解,两腿无力造成不能行走,是可逆的,能够慢慢恢复。如果损伤了大脑、神经系统,合并意识障碍,那往往就不可逆了。

一说防中暑就喝藿香正气水,这个适合所有人吗?热射病引发的肝脏功能严重衰竭有救吗?

  藿香正气水并不适合所有人,首先不能预防中暑。

  中医认为夏暑气候炎热,患者多乘凉露宿,或饮冷过度,或者被雨淋,易为寒邪所侵,阳气为阴寒所遏,往往可见暑湿兼外寒的表现,可以用藿香正气水或胶囊。

  第二种证型是由于现代人生活(过着夏天开空调电扇)饮食(辛辣肥甘厚味)起居方式(夜不眠而昼昏睡)及精神状态(压力大、脾气大)导致有郁热内伏的体质,如发热咽痛口干,汗少怕风,腹胀,头晕头痛,尿黄等,这种证型不适合用藿香正气水。

  我院急诊科主任齐文升根据多年经验,在医院推出“清暑合剂”,每天早晚各一袋,效果还不错,如果有中暑的患者可到广安门医院急诊科诊治。

  热射病引发了肝脏功能严重衰竭要尽早到医院重症监护室进行降温、持续性床旁血液净化以及出凝血障碍等的治疗。有研究发现,肝功能多在发病后1个月左右恢复正常,最长发病后2个月。只要度过急性肝衰竭期,肝功能多能够恢复正常。

一般从中医角度来讲我们该如何防暑热呢?

暑邪的性质:

1.暑为阳邪,其性炎热;

2.暑性升散,扰神伤津耗气;

3.暑多挟带湿邪。

根据暑邪的性质进行防暑:

1.起居养生:护阳防湿;

2.情志养生:宁心安神;

3.饮食养生:清淡多苦;

4.运动养生:不宜剧烈。

  暑天我们可多食苦味食物,如苦瓜有清热祛暑、明目解毒、利尿凉血的功效。人体湿邪旺盛,还应多吃一些健脾化湿的食物,如扁豆、薏仁、冬瓜等,还可多吃一些清热消暑、健脾和胃的食材。暑天饮食宜清淡,少食肥甘厚腻,多吃易消化的食材。可适当喝粥,容易消化还能补养身体。如绿豆粥清暑解热,荷叶粥解暑润肠,冬瓜粥利水消肿,百合粥润肺安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