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光的人才思想究竟是什麼

夫聰慧強毅之謂才,正直中和之謂德。才者,德之資也;德者,才之帥也----司馬光《資治通鑑》

釋義:“有德有才是正品,有德無才是次品,無德無才是廢品,無德有才是毒品。”

司馬光的人才思想究竟是什麼

中國歷史上有一次非常慘痛的用人教訓,就是春秋末年晉國大夫智宣子錯誤地選擇了多才少德的智伯為繼承人,結果導致強大的智氏家族遭致滅族之禍。北宋史學家司馬光對此頗為感慨,在《資治通鑑》“臣光曰”中評論道:“智伯之亡也,才勝德也。”並提出“才者,德之資也;德者,才之帥也”的著名論斷。意思是才能是德行的憑藉,德行是才能的統帥

司馬光的人才思想究竟是什麼

關於“才”與“德”,司馬光定義為:“聰察強毅之謂才,正直中和之謂德。”他按才、德的不同構成將人才分成四類:“才德全盡謂之聖人,才德兼亡謂之愚人,德勝才謂之君子,才勝德謂之小人。”根據聖人、君子、愚人、小人不同的劃定標準,司馬光提出了發人深省的觀點:“凡取人之術,苟不得聖人、君子而與之,與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司馬光理想的用人標準是德才兼備,有德無才者次之,無德無才者又次之,最不能用的就是有才無德的小人

司馬光的人才思想究竟是什麼

因此,司馬光的人才思想是以德為先。用人當先求有德,若才德不能兩全,“寧舍才而取德”。司馬光認為,才勝德的人對社會的危害,遠比一個無才無德之人要嚴重得多。千百年來,人們在此基礎上形成了“德才兼備、以德為先”的選人用人標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