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懷瑾講佛學:自身光明,照耀世界,一切生命是平等的

藥師如來願來世大徹大悟,悟後起修,成佛的時候,身體放一切光明,光芒萬丈,照耀無邊的世界。這裡講到自身光明照耀一切世界,豈止是藥師佛,

所有一切佛都能以自身光明照耀一切世界

南懷瑾在為弟子們教授佛道時強調佛說的一切生命的平等,也就是說:人、動物、花草樹木都是佛普度、教化的對象。因為他們也有佛性,都有拯救的必要。這種大慈大悲,在當今這個物慾橫流的社會實在是難能可貴。而這種故事在佛教經典中也是層出不窮。

有一天,觀察使裴休來拜訪善覺禪師,問道:“禪師有侍者嗎?”

善覺禪師回答:“有一兩個。”

裴休便問:“在哪兒?”

善覺禪師就呼喚:“大空,小空!”

隨著善覺禪師的呼聲,只見兩隻老虎從庵後出來。裴休見了,驚悸不已。

善覺禪師對兩隻老虎說:“有客人在,暫且退下。”兩隻老虎吼叫著離去了。

裴休驚魂始定,問:“老師做過什麼善事,得到這樣的果報?”

善覺禪師靜默了一會兒,問:“領會嗎?”

裴休答:“不領會。”

善覺禪師說:“山僧常念觀音。”

善覺禪師所說的“觀世音菩薩”,就是佛家“大慈大悲,救苦救難”的化身。“苦惱眾生,一稱稱名菩薩,即時觀其聲音,皆得解脫。”善覺禪師也是佛家“普度眾生”理想的實踐者,精誠所至,連斑斕猛虎也變得友善好處。

佛家的慈悲觀首先要求“等一物我”,即強調一切生命的平等,也就是說,人和動物都是佛家慈悲精神要拯救的對象,他們都處於苦海之中,都有拯救的必要;他們都有佛性,都有拯救的可能。

事實上,這種高僧馴服猛虎的故事在近代曾有人親眼見證過。一次,大畫家徐悲鴻進山探望弘一法師,只見一隻猛獸在弘一法師身邊走動,一點也沒有傷害人的意思,便問弘一法師:“此乃山上野生猛獸,為何在此不傷人?”

弘一法師答道:“這隻猛獸早先被人擒住,後來我把它放歸山林,所以它不致傷害我。”

讓自己的光芒照亮別人,自己只會變得更明澈;把你的知識與別人分享,自己只會變得更通達。當我們樂意和他人分享我們所擁有的財富時,不但不會有損失,反而會產生更大的喜樂和滿足。

有一個小和尚怕麻煩師父,所以遲遲不敢問問題,他對虛塵大師說:“師父,您知道嗎?您給我的答案我又忘記了。我很想再次請教您,但想想我已經麻煩您許多次了,不敢再去打擾您!”

虛塵大師對小和尚說:“先去點燃一盞油燈。”小和尚照做了。

虛塵大師接著又說:“再取幾盞油燈來,用第一盞燈去點燃它們。”

小和尚也照著做了。

虛塵大師微笑說:“其他的燈都由第一盞燈點燃,第一盞燈的光芒有損失嗎?”

小和尚看著師父,搖了搖頭。

“所以,你多向我問幾次問題,我也不會有什麼損失,以後你隨時可以來打擾我。”

“為人就是為己,惠人就是惠己。”“與人方便,自己方便。”一個人在給予別人寬容和愛的同時,也會得到寬容和愛的。

一個僧人為了悟道而四處雲遊參禪,歷盡千辛萬苦,可是他依然未能開悟。一天晚上,他來到一個村莊。

漆黑的街道上,村民們默默地你來我往。僧人突然看見有一團暈黃的燈光正從巷子的深處緩緩而來。他聽到有個村民說:“瞎子過來了。”僧人聽了十分吃驚,就問那個村民:“施主,那挑著燈籠的真是一位盲人嗎?”

“他真的是個瞎子。”那人肯定地告訴他。僧人心中頓在疑惑,一個雙目失明的盲人著燈自己又看不見道路,可他為什麼要這麼做呢?

散發著暈黃燈光的燈籠漸漸從深巷遊移到了僧人的跟前。僧人忍不住上前問道:“很報歉地問一聲,施主真的是一位盲者嗎?”

那人回答他:“是的,從生下來那天起,我就沒有看見過這個世界。”

僧人問:“既然什麼也看不見,那您為何挑一盞燈籠呢?”

盲人說:“現在是黑夜吧?我聽說在黑夜裡如果沒有燈光的映照,那滿世界的人就都和我一樣什麼都看不見,所以我就點燃了一盞燈籠。”

僧人若有所悟地說:“原來你是為別人照明啊。”

那盲人說:“不,我是為自己!”

僧人愣住了。

盲人微笑著問僧人:“您是否因為夜色漆黑看不到而被其他行人碰撞過?”

僧人說:“是啊,這在夜晚是經常會遇到的事情。”

盲人聽了,自豪地說:“但我就沒有。因為我挑了這盞燈籠,既為別人照亮了,也讓別人看見了我,這樣,他們就不會因為看不見而碰撞我了。”

用自身的光明,去照耀別人,自己不僅不會有損失,而且別人的光芒也會反過來照耀自己。如此“禮尚往來”,以此類推。那麼這個世界也就光明瞭。

(南懷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