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芳億龍|李曼養豬大會現場演講筆記,沒參會的有福利啦

主會場之一

1. 非洲豬瘟:中國的新“宿敵”

尚芳億龍|李曼養豬大會現場演講筆記,沒參會的有福利啦


中國農業科學院哈爾濱獸醫研究所 仇華吉

  • 非洲豬瘟簡介
  • 非洲豬瘟

非洲豬瘟病毒(ASFV)引起的家豬和野豬的一種古老烈性傳染病;

死亡率可高達 100%,無疫苗;

不感染人,無公共健康危害;

OIE法定報告動物疫病;

我國重點防範的外來動物疫病。

毀滅性傳染病,養豬業頭號殺手

重大的政治、經濟、社會影響

現實的生物安全威脅、潛在的生物武器

尚芳億龍|李曼養豬大會現場演講筆記,沒參會的有福利啦

  1. 2 非洲豬瘟病毒

獨一無二的分類

迄今唯一的蟲媒DNA病毒

獨特的宿主和生態循環

(野豬-軟蜱-家豬)

龐大而複雜的基因組

超強的體外生存能力

非洲豬瘟結構:

p線性雙鏈DNA,長170~194 kb

p編碼150-167種病毒蛋白,超過一半功能未知!

p髮夾環結構

ASFV的超強抵抗力

耐低溫:4℃/1年以上

耐pH值範圍廣:pH 3.9-11.5

在血液、糞便和組織中可長期存活,凍肉中存活數年-數十年,未熟肉品、醃肉、泔水中可長時間存活

ASFV的“短板”:

宿主相對單一

“殺氣”太重,不夠“溫和”(與宿主“水火不容”)

與CSFV/FMDV相比,傳染性相對較低、傳播效率較低

怕熱、怕強酸、強鹼


尚芳億龍|李曼養豬大會現場演講筆記,沒參會的有福利啦


流行病學

ASF全球流行態勢

1921年肯尼亞首次爆發ASF

1957-1986,在歐洲、美洲大部分地區蔓延,除意大利撒丁島外成功根除

2007年傳至格魯吉亞,隨後蔓延至高加索地區、俄羅斯、東歐、比利時等

2018年中國遼寧首次出現疫情


尚芳億龍|李曼養豬大會現場演講筆記,沒參會的有福利啦


ASF傳入中國:“枯木逢春”

10省,超過43起疫情 (根據OIE報告統計)

撲殺10萬餘頭豬隻

數億元經濟損失

流行病學


尚芳億龍|李曼養豬大會現場演講筆記,沒參會的有福利啦


ASFV的傳播循環

尚芳億龍|李曼養豬大會現場演講筆記,沒參會的有福利啦

基因型複雜

尚芳億龍|李曼養豬大會現場演講筆記,沒參會的有福利啦

ASFV血清群

根據紅細胞吸附抑制分為8個血清群

  • 診斷方法

診斷要點

類似豬瘟的症狀(高熱、皮膚髮紺、便秘/腹瀉、後驅無力)

脾臟異常腫大、內臟出血

高風險因素

實驗室分子診斷

Ø 最急性型(強毒株)

Ø 無症狀突然死亡,死亡率100%

Ø 急性型(強毒株)

Ø 死亡率100%

Ø 高熱,耳、四肢、腹背部出血點、發紺

Ø 脾臟顯著腫大、出血

Ø 淋巴結出血,腎臟斑點狀出血

Ø 亞急性型和慢性型

Ø 局部皮膚紅斑、潰瘍或壞死,易繼發感染,如肺炎和關節炎

Ø 死亡率低

實驗室診斷


尚芳億龍|李曼養豬大會現場演講筆記,沒參會的有福利啦


  • 我國部分非洲豬瘟疫情的診斷

仇教授實驗室對我國首例非洲豬瘟疫情進行了快速準確的診斷,也證明了我們建立的方法更特異和敏感。


尚芳億龍|李曼養豬大會現場演講筆記,沒參會的有福利啦

非洲豬瘟疫情在我國的首次發現

(Zhu et al., Transbound Emerg Dis. 2018)

對黑龍江清河疑似非洲豬瘟的緊急排查

對黑龍江兩起非洲豬瘟疫情的快速診斷

豬血漿蛋白粉中非洲豬瘟檢測

現地快速檢ASFV的交叉引物擴增-試紙條聯用法的建立

可移動式熒光定量PCR方法的評價


尚芳億龍|李曼養豬大會現場演講筆記,沒參會的有福利啦


哈獸研有我國首個大動物生物安全三級和四級實驗室認可證書

  • 國際經驗教訓
  • 西班牙ASF防控經驗

建立流動的臨床獸醫團隊網絡

對所有豬場進行血清學監測

提高養豬場的生物安全水平

迅速拔除所有疫點,對生產者足額補償

嚴格控制豬隻移動,沖洗和消毒交通工具

------西班牙用30年時間成功根除ASF

5.2 俄羅斯ASF防控教訓

俄羅斯非洲豬瘟防控總體上不太成功,主要表現以下方面:

疫病防控體系相對薄弱,監測系統不完善,導致疫情應對相對滯後

疫情發現、確診和處置不及時,導致疫情擴散

現代養豬業相對落後,散養戶較多,加大防控難度

雖然實行撲殺政策,但補償不到位,造成農場主不配合

(隱瞞疫情和處置情況),增加了防控難度

  • 防控建議
  • 中國ASF防控面臨的挑戰

生豬養殖量大

生物安全條件差

生豬跨區域調運

缺乏有效疫苗

多種傳播途徑

存在野生宿主

俄羅斯疫情持續存在

國際交流頻繁

6.2 非洲豬瘟防控原則

“二十四字”方針

加強領導 密切配合

依靠科學 依法防治

群防群控 果斷處置

早:及時發現

快:快速反應

嚴:嚴格處置

小:減少損失

6.3 中國採取的防控措施

中央協調、多部門協同、聯防聯控

發現疫情果斷處置

控制豬隻跨區域調運

啟動實驗室監測、排查

提高經濟補償

依法防控、違法必究、有效震懾

6.4 對國家防控ASF的建議

嚴控ASF傳入的關鍵環節

清理核心種豬場周圍的散養戶

加強邊境地區野豬與家豬的監測

嚴防疫情擴散至野豬/蜱群,否則難以根除!

加強宣傳、培訓

6.5 豬場的風險因素

感染的豬及精液

汙染的豬肉及肉製品(尤其是火腿)

汙染的車輛、衣靴(鞋底!)

來自疫區的人員(包括“專家”!)

豬源性飼料成分:血漿/血清蛋白、肉骨粉

汙染的泔水、水源

6.6 豬場採取的生物安全措施

p 管住車

p 守住門

p 把住料

p 盯住人

p 看住豬

p 關注鄰

重點:

• 不要從外面引豬種購豬

• 不要從外買肉和肉製品入場

• 少參會、少出差、少聚餐

• 發現異常病例立即隔離送檢

• 密切關注鄰近地區和周邊豬場狀況

• 將防控級別提升至最高水平!

6.7 防控誤區

p 處置了≠控制了(殺豬≠滅病)

p 深埋≈埋雷(屍體深埋+消毒劑?)

p 不能光盯豬(還有車、人、料、物、糞汙、病料…)

p 不能一窩蜂(結隊排查、成群調研、盲目採樣、大批檢測)

p 做表面文章,忽視細節

6.8 亟待解決的問題

p 疫情篩查與溯源

p

病毒生物學特性解析

p 全基因組測序/基因型

• 致病性研究(潛伏期、病毒血症、病理變化等)

p 診斷技術的標準化

• 儲備技術與OIE參考實驗實方法的進一步比對

p 疫苗儲備性研究

• 新型基因缺失疫苗

p 完善、集成非洲豬瘟綜合防控技術

6.9 疫苗研製難點

p 免疫保護因素機制不太清楚(細胞免疫?中和抗體?天然免疫?)

p 毒力基因有待鑑定

p 常規策略作用有限

p 依賴原代細胞培養


尚芳億龍|李曼養豬大會現場演講筆記,沒參會的有福利啦


6.10 後非洲豬瘟時代中國養豬業的十大劇變

養殖業產業格局的重塑(豬肉消費比重下降?)

養豬業區域的重新佈局(北豬南調的前景?)

經營/盈利模式的調整(飼料、飼養、屠宰、加工、銷售一條龍)

養豬模式的改變(公司+農戶的可持續性?)

生物安全體系的提升(環保壓力+非洲豬瘟=額外的養豬門檻)

泔水養豬的終結(替代處理途徑:蟑螂們的春天?)

飼料業的裂變(豬源性飼料添加劑的終結?動物源性蛋白的替代?)

脫貧攻堅的挑戰(ASF:散養戶的夢魘!)

生豬調運裝備的升級(可監測、可追溯、符合生物安全的生豬/豬肉調運系統)

衍生產業的興起(病豬無害化處理、高效消毒劑、冷鮮肉物流、動物源性蛋白替代品、ASF防控制劑等)

尚芳億龍|李曼養豬大會現場演講筆記,沒參會的有福利啦

正如尚芳億龍一直提出的養殖場重視生物安全的理念,抵制非洲豬瘟,必須注重生物安全!

6.11 堅定必勝信念

舉國體制、人民戰爭、依靠科學、依法防控

防控ASF,要以人為本

--疫情線索、及時上報、合理賠償,靠人!

來自人民、為了人民,依靠人民

除了勝利,我們已經無路可走!----任正非

非洲豬瘟疫苗的研製“……也許是開始的結束。”

主會場之二

1、產仔斷奶的關鍵生產驅動


尚芳億龍|李曼養豬大會現場演講筆記,沒參會的有福利啦


美國迦太基獸醫服務有限公司 喬·康納

豬場高盈利能力是豬場生產的最終目標,其中生產驅動力起到積極的作用。美國迦太基獸醫服務有限公司喬·康納為我們做了《產仔斷奶的關鍵生產驅動》報告,重點分享瞭如何通過產仔斷奶的關鍵驅動行為實現豬場盈利能力的提高。

喬·康納認為生產量和利潤是決定豬場盈利能力的2個重要因素。其中生產量就是每單位時間生產的千克數量,利潤則由每單位產品的收益和單位產品成本決定(盈利能力=生產量×利潤)。

產仔斷奶的盈利能力需要進行關鍵的驅動。包括豬群健康、後備豬的發展、母豬的生產能力、斷奶重、飼料轉換率、增重、生產量(這裡的生產量理解為每年每頭母豬上市的豬肉量)。

一、 豬群健康需要做好傳染性胸膜肺炎(APP)、豬圓環病毒2型(PCV2)、豬繁殖與呼吸綜合症(PRRS)、豬流行性腹瀉(PED)這四個隊仔豬死淘影響最大疾病的控制。

二、 生產量包括母豬、斷奶到胴體之間的生產量。其中母豬生產量的提高主要通過年產胎次、每窩斷奶仔豬數2個關鍵指標來實現。母豬生產量也是我們常說的母豬PSY。斷奶到胴體的生產量受斷奶豬隻數量、體重,保育、育成階段死淘,以及收貨前的全價值體重(國外血液、臟器、頭等的重量視為無價值體重)決定。

母豬的生產能力受母豬胎次的影響極大。3-5胎是母豬生產能力最高的胎次。

三、 後備豬的管理對於後備母豬的發展及其重要。總體有3個目標。

1. 80%發情未配種母豬有一個28天的選擇窗口(85%-90%包括機會性後備母豬)

2. 實現100%的母豬在第二或第三發情期繁育,保證後備性成熟

3. 100%的母豬在135-150kg繁育,以確保後備體成熟。

一系列數據表明:

仔豬初生重與市場完全價值之間呈正相關的關係,越高的出生體重意味著更高的市場價值。

但產仔數的增加往往導致仔豬初生重的降低。

高的斷奶體重會顯著降低斷奶到育肥期間的死亡率。

四、 豬舍的空間利用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根據進圈時的體重、年齡、數量、填充時間等進行設施和空間的分配。飲食、衛生、飼餵器位置、飲水機位置對於空間的利用也需要關注。

五、 斷奶到胴體成功的關鍵有三要點。一是通過清潔、消毒、乾燥,合理的安置計劃,營造良好的畜舍環境打造良好的開端。二是在集約飼養中採用墊子飼餵或粥樣飼餵的方式。墊子飼餵(日糧和通過料槽飼餵一致,飼餵量=8盎絲、每天4次以上,所有圈用墊子飼餵)。粥樣飼餵(每天4次,連續3天,粥樣飼料應在30分鐘內消耗完)。三是減少競爭。通過空間的有效利用、充足的採食空間、充足的水供應。(豬場動力網易錦整理)

2、大型規模化豬場PED的管理:5年案例研究


尚芳億龍|李曼養豬大會現場演講筆記,沒參會的有福利啦


美國海岸食品公司 瑞貝卡·羅賓斯

PED的流行與馴化一直是行業的研究熱點,來自美國海岸食品公司瑞貝卡·羅賓斯博士為我們帶來了《大型規模化豬場PED的管理:5年案例研究》。

一、 PED在科羅拉多、俄克拉荷馬州流行情況

2013年PED在科羅拉多、堪薩斯和俄克拉荷馬州爆發。其中科羅拉多區域包含22000頭母豬+1個公豬站+8個保育舍+10個育成舍。2013年5月9日,農場60表現第一次出現PED臨床症狀,5月11日,農場57、58、59相繼出現臨床症狀。5月13日,農場56出現臨床症狀。


尚芳億龍|李曼養豬大會現場演講筆記,沒參會的有福利啦


俄克拉荷馬一個狹長地帶包含16200頭母豬+2個公豬站+2個後備培育舍+35個保育舍+94個育成舍以及2個臨近系統。

2013年5月22日首個病例出現在育成豬,直到5月29日育成豬中沒有新的病例。6月2日後在不同地點持續出現三例母豬病例。6月14日大規模爆發於三個生產商,包括32個母豬場+1個公豬站+1個隔離舍。

二、 針對病毒陰性母豬場PED爆發管理

1. 10天斷奶或對現有仔豬實施安樂死

2. 實施進群-封群-均化,儘快實施所有母豬返飼糞槳或組織

3. 仔豬出生後21天內系統化安樂死

4. 在讓仔豬存活之前,對農場進行徹底的清潔和消毒

三、 初始PED病毒在科羅拉多州和俄克拉荷馬州蔓延的風險因素

通過研究追溯科羅拉多州和俄克拉荷馬州PED的發病規律,瑞貝卡·羅賓斯博士總結了初始PEDV在這2個州蔓延的風險因素。

1. 特定區域的初始感染。主要是車間感染,車間員工進入拖車,拖車之前已經被PEDV感染區域接近。

2. 位於該地區的鄰近農場系統以相同的速度感染,原因在於鄰近農場見基礎設施的共享。

在最初的流行病期間,遠離感染點(16公里以上)或不在流行的感染風道的系統中農場仍然是安全的。沒有共享基礎設施的農場,但共享飼料廠的農場仍存在感染風險。在距受感染場所16公里處發現陽性PCR空氣樣本說明PEDV有空氣傳播的可能性。

3. 受汙染的車輛和飼料可能是PEDV傳播到新的地理區域的來源

與感染場之間的距離和養殖密度與PED是否爆發關係極大。同時PEDV載量高,難清除的特點,導致PEDV在農場間快速的傳播,生長豬,加工廠和淘汰母豬市場成為病毒的儲存庫。分類管理和分段管理對於PED的防控非常重要。

四、 後備母豬PEDV的馴化

在我們沒有更好的工具來控制和根除PED之前,保持群體的免疫力是目前可採取的最好的解決方案。

通過後備母豬的馴化,在免疫群體中產生陰性斷奶豬。

1. 後備母豬的馴化要點

確保後備母豬接觸PEDV的一致性

確保動物在引種進母豬舍時有足夠的時間培養免疫力,並在此之前停止排毒

2. PEDV接種物的選擇

馴化的質量離不開有傳染性的物質。接種物需保持恆定劑量的PEDV,不含其它病原體,易於接種和保存。

瑞貝卡·羅賓斯博士分享了一種在禁食初乳仔豬上進行PEDV擴增以獲得接種物的方案

1) 仔豬使用PEDV17-20小時後收集腸道

2) 均質化過濾腸道

3) 離心收集上清液

4) 測試以確保效力和不存再非目標微生物

3. 後備母豬暴露

為避免對已有豬群的干擾,後備母豬的感染在距離鄰近農場16公里外的地方進行。

在10-12周齡時首次暴露(在鼻口噴一次/5天后收集腹瀉樣品以確保足夠的暴露時間)。

暴露的後備母豬在暴露地點停留6-8周。

4. 後備母豬冷卻和測試

將後備母豬轉移至涼爽的地方6-10周。

在裝運前2周通過採集口腔溶液檢測PEDV。

每週動物從豬舍運送時重複檢測。

如果運輸過程中隨時檢測到腹瀉,取消轉豬,並立即通過PCR檢測腹瀉樣品中的PEDV。

5. 後備母豬馴化總結

當再感染風險很高時,後備母豬馴化是保持母豬群穩定性的關鍵因素。

後備母豬不能再母豬場馴化。

只有未排毒的後備母豬才能進入母豬場。

五、 在母豬場管理PEDV的再感染

研究顯示,經過馴化的妊娠後備母豬重新接種6×108 至4·5×1011 病毒拷貝數,7天內糞便和厭食症正常,17-21天之間,100%的動物停止糞便排毒。

PEDV再次感染感染時怎麼辦?

1. 在10-12日齡將所有受影響的豬舍仔豬斷奶

2. 將妊娠107-114天的母豬放入產房‘

3. 將產房和其他區域隔離

4. 暴露育種和妊娠中存在的剩餘母豬

5. 不要暴露產房

進行PEDV返飼後,在已知的排毒時間內,斷奶死亡率是沒有明顯增加的。在分娩前7天暴露的免疫母豬分娩的仔豬斷奶時無臨床症狀,PEDV陰性。

六、 總結

根據瑞貝卡·羅賓斯博士的經驗,PEDV的感染(和再感染)的風險主要受農場所在地區的影響。通過後備母豬馴化維持群體免疫來進行農場的PEDV風險管理是有效的,將豬流和基礎設施分開,以儘量減少母豬場合保育舍的再次感染。(豬場動力網易錦整理)

3、繁殖與呼吸綜合徵病毒陽性後備對生產的影響


尚芳億龍|李曼養豬大會現場演講筆記,沒參會的有福利啦


美國嘉太基獸醫服務有限公司 克萊頓·約翰遜

2018年10月21日,美國嘉太基獸醫服務有限公司克萊頓·約翰遜博士現場分享《繁殖與呼吸綜合徵病毒陽性後備對生產的影響》主題報告,為美國及海外地區提供健康、管理以及生產諮詢服務,他專門從事豬獸醫時間,對於繁殖與呼吸綜合徵病毒有自己獨到的見解!


尚芳億龍|李曼養豬大會現場演講筆記,沒參會的有福利啦


會議現場

美國每年花費664000000美元在繁殖與呼吸綜合徵上,其中育種豬群佔45%(30206萬美元)、生豬豬群佔55%(36185萬美元)。PRRSv對美國豬肉生產商的影響:2005年-$560.32、2010年-$663.91、2016年-$-638.13。在所有病原體中PRRSV對於豬肉生產具有重大的經濟影響,PRRS抗體陽性在疾病暴發期間具有保護作用,通過疫苗接種創建PRRS抗體可提高盈利能力。

PRRS管理策略:易感豬(自然接觸或計劃性接觸)——感染豬

易感豬(被動轉移-初乳)——抗性豬

準種——難以確保LVI擁有農場中所有的PRRSV。病毒以非常高的速率發生變異,導致病毒適應適應,然而在群體內出現了一種不瘦當前免疫保護的新變種,“逃逸變異株”將導致疾病。雖然我們認為農場感染了一種病毒,但是群體和個體內的準種數量無法確定。

預防PRRSV:

生物安全包括驅逐、隔離、衛生。控制關鍵點包括員工進入、供應進場、動物進群、斷奶/淘汰、死豬外運、訪客進入、飼料/水、空氣過濾。

克萊頓約翰遜博士分享了其在中國的經驗,需要在不同類型的奉獻中使用一致的生物安全水平,有健康的後備母豬供應也要注意運輸生物安全,這樣農場設計和人員生物安全管理上花費的所有努力才能體現出來,反之不健康的後備母豬進入農場則可能損害人員和供應上的生物安全投資。

應對策略建議:(1)通過目標位置、繪製當前豬流、識別財務、財務激勵等做到與區域性PRRS根除。(2)合作關係是生產商、支持產業、政府,但是領導者是飼養人和獸醫。(3)PRRS陰性後備母豬在斷奶後可以安全進行PRRS疫苗的接種和馴化。最後,克萊頓約翰遜博士表示可以複製用於其他豬病病原體的疾病控制系統可為中國供應商提高利潤。(中國養豬網虞甄妮整理)

4、農場生產系統PED成功根除

中國正大集團養豬獸醫主管科斯·厄蘭森博士現場分享《農場生產系統PED成功根除》,在養豬行業擁有頂尖的理論和實踐水平,提供專業的獸醫服務,對於PED防控他有乾貨要分享!


尚芳億龍|李曼養豬大會現場演講筆記,沒參會的有福利啦


正大集團養豬獸醫 科斯·厄蘭森

一、PEDV爆發時間線

Day0

1、妊娠舍母豬發現有腹瀉

2、3號上午產房內40%的仔豬有腹瀉,甚至下午6點產房內77%的仔豬腹瀉

3、在育肥場1觀察到腹瀉。

Day1

1、實驗室診斷確定豬場為PEDV感染。

2、對356頭母豬進行了反飼

Day2

育肥場1有超過2000頭豬表現腹瀉症狀,育肥場1為PEDV陽性場

Day3

-12日齡以上仔豬進行斷奶,12齡以下仔豬進行安樂死。

-所有新生仔豬進行安樂死。

-對母豬進行了首次全群反飼

Day4

對母豬進行第二次全群反飼

Day5

-種豬場母豬表現腹瀉和厭食症狀。

Day6

-種豬場母豬持續出現臨床症狀

Day10

-豬場母豬最後表現臨床症狀的時間

Day23

-停止對新生仔豬安樂死

-截止目前為止,沒有觀察到臨床症狀。

-產房內的仔豬在18日齡斷奶,並持續一個週期,在此之後按照常規日齡進行斷奶。

Day41

-第一批斷奶仔豬正常

二、關鍵性的干預措施

關鍵性的干預措施-反飼。返飼是母豬群獲得免疫力,阻止PEDV傳播的關鍵,母豬全群進行返飼,12日齡以上仔豬全部提前斷奶,對12日齡以下仔豬進行安樂死,實行這些措施的目的是減少產房內的PEDV感染,切斷PEDV傳播途徑。

關鍵性的干預措施—洗消。豬場各區域的重點洗消來降低病毒汙染以及再度感染病毒的可能。產房洗消方案第一次產房清洗直至通過獸醫檢查,消毒,乾燥;第二次產房清洗,消毒,乾燥;第三次產房清洗,消毒,乾燥;妊娠舍/GDU/隔離舍洗消方案,第一次清洗各大欄,消毒;清洗母豬;第二次清洗各大欄,消毒。

關鍵性的干預措施—產房方案。密集大初乳管理;嚴格禁止交叉寄養;進產房前需要換靴和工作服;產房內設備嚴格的衛生要求

控制疾病的關鍵:(1)仔豬提前斷奶、安樂死,減少PED汙染;(2)反飼:讓所有豬感染PEDV,縮短感染時間線,給仔豬提供最大的免疫保護。(3)清洗、消毒,減少PEDV汙染。(4)生物安全(內圍和外圍),減少PEDV汙染,恢復生產後杜絕疾病擴散!(5)決定根除淨化,獸醫團隊制定最佳淨化病毒決策。(6)獸醫團隊和生產團隊保持密切的溝通,早期每日溝通,後期每週多次溝通。

總得來說,啟動干預措施24天后,豬場徹底淨化了種豬場病毒,著重決策過程、貫徹落實、持續溝通三個方面。(中國養豬網虞甄妮整理)

5、立法,消費者偏好和經濟狀況是如何改變我們養豬的方式


尚芳億龍|李曼養豬大會現場演講筆記,沒參會的有福利啦


美國愛荷華州立大學 約翰·佩巡斯

美國愛荷華州立大學的約翰·佩巡斯博士作了題目為《立法,消費者偏好和經濟狀況是如何改變我們養豬的方式》的報告。約翰·佩巡斯博士說,我們生活在一個不斷迅速變化的時代,一些新的技術也在不斷的迅速發展,比如自動駕駛汽車、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等。這是一個信息爆炸的時代,信息成幾何倍的爆發,這是知識塔的進步,能得到更多的信息。但是他覺得這個金字塔並不對,因為那些我們必須知道的生存信息很少,所以我們對新知識的爆炸應做以下的應對,第一、專注最重要的主題,第二、專注於被認為最有價值。可靠和完整的來源,第三、使用具有寶貴和相關專業知識的專業人士。

這要求我們實現專業化,也就是說我們要儘量的避免不需要的信息,這些信息是一種成本,這是浪費時間的,我們只要專注於有價值真實的信息。我們需要實踐經驗,去學習。信息的來源很重要,錯誤的信息源很危險,如果你相信了,我們就或做出錯誤的決定導致錯誤的結果。

如果這些偏見,我永遠不會相信只有一個實驗結果證明的事實,所以重複性很重要。P值很重要,如果一個新技術的P是 0·2的話,代表它可以賺錢。


尚芳億龍|李曼養豬大會現場演講筆記,沒參會的有福利啦


比如這個實驗是酶混合物改善了,如果常規的完整性不能保證,會導致有害的物質進入機體。DDG富含纖維素,生長效率會提高,並會讓我們掙更多的錢,但是成本相應的會造成一定的浪費。所以約翰·佩巡斯博士對於飼料配方提出了一些創新方法,第一、更多的考慮成分的功能特性,而不僅僅是營養和能量供應,第二、選擇特定的膳食纖維來源—可發酵和不可發酵—幫助豬處理特定的病原體,主要但不一定限於胃腸道疾病,第三、利用下一代飼料添加劑,其應用比AGP(抗生素生長促進劑)等具體。第四、更加關注飼料添加劑的作用方式,以便能夠將其用於最大利益的情況,第五、更多的成分供應鏈管理和控制,第六、依據具體情況制定飼餵項目,而不是強調一種規模適合所有情況,一旦實施將是一個真正的挑戰,第七、對飼料廠生物安全的要求更高,包括更高標準的原料採購和運輸質量標準,第八、每種飲食中成分數量增加,第九、將水視為向豬提供營養的可行載體,第十、如果您尚未採用淨能量,這可以採用,第十一、採用生長模擬模型來確定最具成本效益的飼養和生產系統。

我們要在不同的特定條件下考慮到飼料添加劑的作用。我們需要關注原料供應鏈的管理。對於我們的思維程序,特異性更強。我們不能用一種模式思維養豬。我們需要不同的思維方式,讓母豬帶來更高的效率。日糧中的成分會越來越多,還有合成的物質。我對那些合成的物質非常的看好。約翰·佩巡斯博士說對水作為載體,很是贊同。我們要採取動物的生長模型,來模擬。

在結尾,談到了新技術、新管理。約翰·佩巡斯博士認為更重要的是豬群管理,人員管理和財務管理,這是從以前到現在總結出的經驗。(豬訊網董瑞盟整理)

6、如何在集團企業推廣批次化生產管理


尚芳億龍|李曼養豬大會現場演講筆記,沒參會的有福利啦


華中農業大學 劉向東

華中農業大學的劉向東博士作了題目為《如何在集團企業推廣批次化生產管理》的報告。劉向東博士首先將批次生產發展的歷史講解了一下,批次生產具體是指將豬場豬群按照固定時間節點,劃分為具備相似狀態的批次,在集中的時間內完成固定的生產工作,各階段間隔分明有規則。1935年,東德批次化分娩產仔,批次生產理念第一次被提及,20世紀末,實踐證明批次生產能提高豬群的健康度、日增重,21世紀,批次生產在各國已經普及推廣。有工作固化、產能固化、節律固化三個特徵。

尚芳億龍|李曼養豬大會現場演講筆記,沒參會的有福利啦

尚芳億龍|李曼養豬大會現場演講筆記,沒參會的有福利啦

批次生產能有效的節約成本,也能相應的減少人力和物力。劉向東博士以揚翔公司為例,說道轉型前遇到的問題,豬群繁殖週期不同步,人員工作量不均衡,管理難以執行批次化。但是在逐漸推動的過程中效果還是很明顯的,2017年比2016年的哺乳仔豬成活率高了一個點,2017年比2016年的斷奶七天發情率高了將近四個點。成績還是很好的,對應的成本也降低了。

劉向東博士還總結了有的企業為什麼不能轉型成功,第一、引種不協調,第二、理念固化,第三、豬群健康無保障,第四、行動沒堅持,第五、欄舍不匹配。上面這些原因都可能是造成批次化生產不落實的原因。所以要做到以產定標,以端分批,補淘兼備。想做轉型戰略,首先還要和頂層協調到位,不要一意孤行,做到以點帶面,全公司齊心協力去做一件事,必定事半功倍。


尚芳億龍|李曼養豬大會現場演講筆記,沒參會的有福利啦


集團企業批次生產如何落地落實呢,首先要制定集團推進計劃,制定集團專項對標,豬場斷奶管理落地方案實施,補充後備、淘汰母豬,均衡度,豬場項目實施跟蹤及考核。關鍵因素還是要找到的,硬件配套,豬群配套,人員配套,管理配套,激素干擾,豬群健康,這些都要注意到。最後讓豬場管理與經營都能有成效,達到計劃性強,生產效率高,成本低,投入少,效益高。所以批次化生產管理是目前最有成效的方法。(豬訊網董瑞盟整理)

7、通過批次生產來降低成本提高生產


尚芳億龍|李曼養豬大會現場演講筆記,沒參會的有福利啦


法國IFIP養豬研究院 奧利維爾·普瑞根特

法國IFIP養豬研究院的奧利維爾·普瑞根特作了題目為《通過批次生產來降低成本提高生產》的報告。奧利維爾·普瑞根特先生在開始說道,養豬場為了獲得高盈利,需要我們關注母豬各個階段的生產性能。母豬的生產循環:從交配到(114天)的妊娠期,到28天的哺乳期,到仔豬斷奶,到斷奶後5-7天再次發情是一個循環。母豬的產量=窩均斷奶數×年產胎次,而年產胎次=365天÷母豬生產循環週期(365天÷147天=每年2·48窩),每年2·48窩這是我們的目標。我們最終的希望是沒有返情的母豬,但這是不可能的。需要這一指標接近90%。


尚芳億龍|李曼養豬大會現場演講筆記,沒參會的有福利啦


他舉例:配種50頭母豬,其中有43頭母豬懷孕,受孕率為(43÷50)×100=0·86即86% ,但每一次母豬的返情都會使產量降低15%。如果每年每頭母豬多產出5頭仔豬,1個有500頭母豬規模的豬場,就可以每年多產出2500頭的仔豬,每年可以增加750000元(2500頭×300元)的收益。

那麼我們的生產成本是多少呢?根據法國的生產成本分佈(2013-2014年度),在生產的各項成本中,其中飼料成本68%,佔很大的部分。而在中國,此項成本佔比超過80%。

在2016年中國豬價達到22元/公斤以上,非常好的情況下,及當前部分地區的豬價降至10元/公斤以下,但是飼料價格的居高不下,導致我們的生產成本都在增加。

那麼如何的減少生產成本,這就需要我們控制料肉比。料肉比是生豬生產1公斤的肉需要消耗的飼料數量(飼料的消耗量÷增加的體重=料肉比)。


尚芳億龍|李曼養豬大會現場演講筆記,沒參會的有福利啦


那如何控制料肉比?解決方案,就是試行全進全出的批次化管理。它能讓我們進行徹底的衝圈、消毒、空欄。尤其是環境衛生方面的作用,在中國很重要。環境的衛生對仔豬的生長很重要,好的衛生管理來提升仔豬的成活率,如果你能產出更多的仔豬,就可以賺到更多的錢。

奧利維爾·普瑞根特先生介紹,在法國70年代,豬場就開始了全進全出的批次管理生產方式,幾乎100%的法國豬場都施行了批次化管理,其中最多的管理模式是7,20、21和10個批次管理模式。通過全進全出批次管理模式和生物安全(以及疫苗),他們成功的控制瞭如偽狂犬病等疾病的發生。肥豬場全程的死亡率大約控制在6%,優秀的豬場死亡率可以控制到3%。

法國育肥豬場管理人員最多是3-4個人。批次化管理能讓一個員工應付500-600頭的母豬。而中國的話,員工需要住在豬場裡,很多工作很多時間。

全進全出的定義:固定的日期、有規律的間隔期內斷奶一整個單元的母豬,然後準備好圈舍接收母豬和仔豬。

批次化管理的好處:

1、全進全出的模式可以保證環境的衛生。

2、每一天批次之間的豬隻不會互相接觸。

3、同一批次的豬隻日齡幾乎一致。

4、可以制定引種計劃。

5、優化生產線的利用,減少不必要的建築面積浪費。

6、更合理的組織生產工作。

那麼如何來計算批次呢?奧利維爾·普瑞根特先生給我介紹了一個神奇的數字21(3×7,7則是7天,一個星期。21是母豬的性週期)。可以利用以下公式進行計算:批次數=週期÷批次的間隔期。

他舉例:28天斷奶,114天(妊娠期+28天(哺乳期)+5天(沖洗圈舍)=147天,147÷21=7個批次。

如何計算豬舍的數量?可以利用這個公式:豬舍的數量=使用時長÷批次的間隔期,使用時長=豬隻的在圈時長+清理+空圈的時長。如果按照7個批次,28天的斷奶日齡條件,分娩舍數=42天(使用時長)÷21天(7天(適應期)+28天(哺乳期)+7天(清理、空圈時間))=2間(產房)。在法國他們的產房產房是一直循環的,不允許產房是有除消毒外的空置。

最後,奧利維爾·普瑞根特先生強調了產房的環境衛生的重要性,總結了施行批次化管理好處。批次化管理會給我帶來很多的好處,方便我們工作的開展,可以讓豬舍保持衛生的狀態,進而提高你的生產技術水平、經濟回報,併合理的安排工作。你的配種方案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及精液的量,批次化管理可以讓你的效率提高,效率越高你的盈利就越高。

衛星會議之一:人工智能如何幫助豬場效率提升

10月20日下午,農信互聯副總裁王柯作了《人工智能如何幫助豬場效率提升》的報告。

工廠化養豬正在經歷的三個階段包括機械化、信息化、智慧化,人工智能如何幫豬場提升效率?農信互聯副總裁王柯認為“智能化有效解決數據採集和分析的問題,智能養豬包括物聯網領域、大數據領域、人工智能領域,最終智能化技術提升生產效率,形成養豬大數據賦能行業發展。”

尚芳億龍|李曼養豬大會現場演講筆記,沒參會的有福利啦

智能養豬三個核心應用場景:育種、育肥、交易。第一,在育種環節的關鍵應用。通過視頻可視化識別技術對母豬發情、體徵實時監測;採用智能被標題對母豬發情條件判定,具體表現在智能手持終端、智能穿戴設備。第二,在育肥環節的關鍵應用。智能思維繫統(智能飼餵系統、智能保育豬飼餵器、智能哺乳母豬飼餵器、懷孕母豬大群養系統、懷孕母豬小群養系統、智能育肥豬飼餵器);環境監控系統,農信監控物聯繫統由智能控制器、各種傳感器和智能豬場APP組成,可以實現對畜禽環境進行實時監測、對環境異常和斷電情況立即報警,對異常環境進行自動調控,對歷史環境進行查詢分析。能源監控系統,智能無線電錶、物聯網智能空開;第三,在交易環節的關鍵應用。養殖戶(智能稱重、體重體長、品種判斷)——條形碼/二維碼(全程數據追溯)——食品企業消費者;智能稱重系統;智能豬舍的佈局;

尚芳億龍|李曼養豬大會現場演講筆記,沒參會的有福利啦

豬聯網智慧養豬的統一入口包括豬服務、豬交易、豬金融。具體來說,豬服務是用互聯網大數據管好豬、養好豬、是國內最大的養豬SaaS平臺;豬交易是用互聯網方式解決買料難賣豬難問題;豬金融基於農業大數據的場景金融,為涉豬人群提供貸款、理財、保險、融資租賃等服務。

數據是智能豬場的核心,豬聯網雲計算數據中心主要是數據採集問題、數據處理問題、數據分析和應用。王珂先生現場直言:“豬聯網年服務生豬頭數 5000萬頭,農信互聯要做智能養豬的小區物業,主要模式是合作企業(提供服務)——豬聯網(觸達用戶)——豬場(共享用戶/提供場景)。現場觀眾聚精會神觀看了王珂先生現場分享的豬聯網頁面的豬隻監控畫面,他強調智能養豬隻是開始,改變的是生產力,而智慧養豬才是想要的結果,改變的是生產關係!

衛星會議之二:智慧養豬,如影隨形

尚芳億龍|李曼養豬大會現場演講筆記,沒參會的有福利啦

10月20日下午,廣州影子科技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和CEO何京翔博士做了題為《智慧養豬,如影隨形》的精彩報告。

何京翔博士首先講述了影子科技的由來和使命。在我們現代生活中,互聯網已經遍佈了我們的方方面面,比如滴滴、淘寶、微信,但相對其他行業來講,養豬業還處於互聯網的窪地。而隨著現代技術的發展,我們已經可以把計算設備部署到周圍的環境中,這種沉浸式計算,這讓農牧業與互聯網的結合成為可能。

在此,何京翔博士引用了在騰訊第三次改組中馬化騰的相關論述:這是一次非常重要的戰略升級,互聯網的下半場將屬於產業互聯網。在面對中國龐大的互聯網群體的前提下,產業之間的互聯勢不可擋,而影子科技則應運而生。

基於此,何京翔博士為大家介紹了影子科技的目標和願景。

影子科技的定位:行業+互聯網的智能商業平臺運營商—覆蓋從農場到餐桌的整個產業鏈。

影子科技的願景:讓食品高效安全健康美味。

影子科技的使命:用數影改變豬肉產業鏈。

影子科技將從養豬業開始開始,目標是全產業鏈,從豬開始,諸行就位。

為何影子科技有如此的雄心壯志?

何京翔博士表示,影子科技擁有著包括三位院士在內的產業科學家團隊以及由多位出身於英特爾,具有二十多年工作經驗的硅谷IT精英領銜的工程師團隊,是產業科學家和IT工程師強大組合,源於行業,更賦能於行業。

接下來,何京翔博士為大家介紹了影子科技的核心智能引擎以及未來的設想。影子智能引擎的核心為B、A、G——B為區塊鏈,A為人工智能,G為基因工程。其中,區塊鏈技術具有不可改變性,便於建立平臺互信;人工智能集過去二三十年計算技術之大成,包括計算平臺和大數據、算法三個方面,是影子設想中的智能商業生態平臺的搭建基礎,基因工程則是平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過與產業科學家緊密的合作,利用他們基因方面的知識,來為養殖業服務。

通過上述的三項基礎為引擎,影子的願景是服務於從農場到餐桌的整個產業鏈,搭建一個智能商業生態平臺,最終成為一個共享經濟體。這是一個包容和開放型的平臺,能夠容納不同的數據類型,影子在其中的作用就是解決其中的問題,將不同的解決方案送給消費者。

緊接著,何京翔博士提出:從傳統豬場到未來豬場的過程將分為四個步驟:數字化轉型、數影、一體化解決方案、賦能行業。首先,要實現產業的數字化轉型,其次是數影,將數字進行分析;再次是將硬件軟件連接在一起,形成一體化解決方案,最終賦能行業,用數字化的能力讓行業更加高效。

未來豬場將具有三個特點:

1、個體信息——改進方向——運營結果

目標是:統攬全局——一機在手,盡在掌握

2、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分析問題

目標是:精準指向——對症下藥一針見血

3、豬場協同——激勵提升——生態協同

目標是:協同激勵——共享資源、賦能進步

何京翔博士表示,在以上的概念基礎上,他已經與合作伙伴揚翔股份做了初步的實驗,也取得了相應的成效;相關應用也已經於2個月前在豬場上線,在實際生產中驗證了智慧養豬的價值。影子科技的口號是:智慧養豬,手機互動,共創共享降1元!這不僅是影子科技的雄心壯志,也是我們與合作伙伴的共同願景。從2017年2月成立以來,影子科技推出了豬臉識別、精準選配、精準飼餵、獸醫助手,智能環控等一系列FPF物聯網系列產品,但是這只是萬里長征第一步。影子科技希望與更多的企業進行合作,聚合科學界和學術界的力量,集世界英才,服務於產業鏈,實實在在能夠為大家帶來好處,最終達到共享共創共贏。

衛星會議之三:批次分娩系統的原理和操作


尚芳億龍|李曼養豬大會現場演講筆記,沒參會的有福利啦


10月20日下午,澳洲詹姆斯庫克大學的約翰·卡爾作了《批次分娩系統的原理和操作》的報告。報告首先講解了批次生產的優勢:一是可以提高生長速度:至少可以提前17天出欄;二是可以增加豬肉產出;三是減少藥物的使用,讓藥物的庫存更合理,還能減少不必要的免疫;四是改善健康;五是降低配種費用的支出;六是更加容易組織清洗消毒工作,第七也是目前最重要的,而且必不可少的,就是提高生物安全。

第二部分講解了衡量豬場生產效率或者盈利能力的既不是用母豬,也不是用育肥豬,而是用豬場產床的數量,因為它不會根據批次的不同而發生變化。所以說,豬場的滿載率和利潤才是我們最應該關心的。約翰·卡爾通過計算得出,每批次一張產床空置,就會損失6550元人民幣,所以豬場應儘量讓產床填滿來創造利潤。

第三部分講解了用法國詩華的安律欣(烯丙孕素)來管理後備母豬的發情配種,它的作用機理是可以延長母豬的黃體期,當停止飼餵時,卵泡會繼續發育直至受孕。那麼哪一次發情可以配種呢?通常將引入的後備豬分為三組,4-10d內發情(可提供更多的仔豬,可使用至少6胎以上),11-30d發情,30d以上發情(沒有利用價值,直接屠宰),所以後備豬要及時檢查發情,然後用不同顏色的筆做標記。後備豬應該在第三次發情期去配種。

衛星會議之四:豬支原體肺炎淨化措施方案

10月20日下午,在碩騰衛星分會上,碩騰戰略客戶技術服務經理李忠華作了題目為《豬支原體肺炎淨化措施方案》的精彩報告。


尚芳億龍|李曼養豬大會現場演講筆記,沒參會的有福利啦


李忠華

豬支原體肺炎是由豬肺炎支原體(MH)引起的一種高發病率,低死亡率低豬慢性呼吸道傳染病,也被稱為豬氣喘病。此病遍佈全球,30%-80%的屠宰豬有此病變,日增重降低2.8%-44.1%,料肉比差可達到22%,單純MH感染可導致低於1美元/頭,混合感染10美元/頭。

MH的傳播途徑由多種方式,第一,帶菌豬是主要傳染源,第二,種豬直接傳染仔豬(垂直傳播);第三,通過空氣即可傳播(水平傳播),可在3.2-4.7km之內傳播,鼻對鼻接觸,打噴嚏、咳嗽進行傳播,豬群之間的感染較慢(r值1.16)

MH的四種淨化方法:清群-建群;部分減群-封群加藥;全群用藥(不封群);具體方法如下圖:


尚芳億龍|李曼養豬大會現場演講筆記,沒參會的有福利啦


MH革蘭氏染色陰性決定了用藥策略,具體如下圖:


尚芳億龍|李曼養豬大會現場演講筆記,沒參會的有福利啦


病原特點:豬肺炎支原體,支原體屬,無細胞壁,革蘭氏染色陰性,對外界環境和理化因素抵抗力不強;分離培養緩慢、複雜、不易成功、易汙染;細胞外生長,定植呼吸道纖毛,並引起纖毛的損傷。

MH淨化方法:封群+疫苗+藥物。

第一步準備階段:評估豬場MH感染狀態,用採樣檢測方法進行測定。

用ELISA方法:IDEXX M . hyo.抗體篩選檢測。

第二步準備後備母豬,後備母豬最小引入日齡為60日齡,最大日齡不能超過100日齡,保證封場結束時所有母豬都在10月齡以上。

第三步:豬群免疫支原體疫苗

疫苗免疫不能提供完全保護,僅僅能提供部分保護,疫苗免疫不能阻止MH的定植和感染,一旦感染,疫苗不能清除MH。

支原體疫苗可以降低肺臟中的MH的拷貝數,減輕肺臟損傷,降低豬群的排毒量,降低主裙的感染水平,改善臨床症狀,提高生產性能,與PRRSV、PCV2混合感染時,免疫可顯著降低病變程度。

第四步:引進陰性後備母豬前7周給豬群用藥

母豬群:飲水或飼料中添加林可黴素(220g/噸)或替米考星(200g/噸),連用3周(第27-29周);

仔豬群:出生當天和14日齡注射瑞可新(1ml/40kg‘),連續注射4周(第27-31周)

具體流程請看下圖:

尚芳億龍|李曼養豬大會現場演講筆記,沒參會的有福利啦


尚芳億龍|李曼養豬大會現場演講筆記,沒參會的有福利啦


後備母豬MH的馴化方法:疫苗+感染野毒。滅活疫苗不存在排毒風險,一般配種前免疫兩次;接觸野毒並感染野毒會存在風險,須確保在母豬分娩時不排毒,感染後須留出時間清除MH。

衛星會議之五:對藍耳病的防控

10月20日下午,在佰高威盛-希特力對藍耳病的防控衛星會議上,佰高威盛全球產品經理Paulus Verboeket作了精彩的報告,探討了如何防控藍耳病的問題。


尚芳億龍|李曼養豬大會現場演講筆記,沒參會的有福利啦


Paulus Verboeket

公司1997年在英國成立,2002以佰高威盛進入中國,主要做疫病防控的工作,去年a-月桂酸甘油脂銷量達到了第一,目前在愛爾蘭、西班牙、荷蘭三家工廠。a-月桂酸甘油脂主要在西班牙生產,一年產量達3500萬噸。

藍耳病如何應對?藍耳病最早只有北美毒株和歐洲毒株,現在隨著發展,也產生了新的毒株。豬場的母豬通過胎盤傳染給仔豬,在懷孕期間也會傳染給哺乳豬與保育豬。

藍耳病會產生一系列的問題:1分娩力低;2、會造成10%的母豬死亡率;3、流產比較多;4、死胎和木乃伊的豬比較多。

藍耳病還會帶來繼發感染,比如說鏈球菌的感染就是繼發感染。

目標是通過a-月桂酸甘油脂抗細菌和抗病毒,它的直接做用就是可以抗革蘭氏陽性菌,通過破壞細菌的細胞膜,主要作用於細胞膜的外膜,改變它的通透性,使它不能攝取外界物質來起到作用。

a-月桂酸甘油脂特性總結:1、既能搞細菌也能抗病毒;2、可以和疫苗、抗生素配合使用。

實驗證明a-月桂酸甘油脂是非常穩定的,可以抗160度的高溫,在全球範圍內也是一個全新的產品,一個特點它不是抗生素,沒有耐藥性,可以放心的使用。

衛星會議之六:直擊傳胸、減少肥豬死亡

10月20日李曼大會第二天,精彩課程繼續,在本屆李曼大會默沙東衛星會上,默沙東動物保健豬事業部全國技術服務經理唐利先生為大家介紹了“屠宰檢查豬群健康評估新手段”,默沙東動物保健豬事業部技術服務主任張文傑先生分享了“保豬利®愛普克-傳染性胸膜肺炎防控新武器”,讓大家對默沙東直擊傳胸、減少肥豬死亡策略有了更全面瞭解。

不經意間,屠宰檢查正悄然興起

尚芳億龍|李曼養豬大會現場演講筆記,沒參會的有福利啦


唐利

唐利先生在報告中介紹了什麼是屠宰檢查,並系統介紹了豬肺炎支原體肺臟病變評分、豬胸膜肺炎放線桿菌肺臟病變評分、豬萎縮性鼻炎鼻夾骨病變評分、豬蛔蟲等肝白斑評分等屠宰檢查的類型。

對屠宰場檢查帶來什麼?他認為可以診斷亞臨床疾病和繁殖障礙、判斷豬群疾病的流行和嚴重程度、見識豬群潛在的新疾病、監控豬群健康計劃(疫苗/藥物)的效果,可以以合適的成本收集相關數據,且屠宰場檢查成本非常低。在報告中,唐利先生分析了屠宰場檢查的優點和侷限,並對屠宰檢查樣品的選擇,是選擇疾病豬群還是健康豬群,建議選擇健康豬群,他提到更有意義的評估是對健康豬群大數據的統計評估,並對默沙東自2016年來屠宰評估的數據和案例做了介紹和分析,他提到越來越多的養殖場都在建立自己的屠宰場評估流程,通過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檢測,可幫助豬場及時調整疾病防控方案。

對於屠宰檢查服務的流程,唐利先生從檢查前的準備、檢查時的注意事項、檢查後的跟蹤和反饋等方面分別做了介紹,他提到屠宰場檢查一定要堅持做,屠宰檢查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手段,可以用來了解豬場內疾病在大群中的流行情況,評估管理效果,發現潛在的疾病風險。

直擊傳胸,減少肥豬死亡

默沙東動物保健豬事業部技術服務主任張文傑先生分享了“保豬利®愛普克-傳染性胸膜肺炎防控新武器”,綜合介紹了傳染性胸膜肺炎疫苗最新動態和關注點,基本防控策略,保豬利®愛普克國外應用案例和國內應用案例。


尚芳億龍|李曼養豬大會現場演講筆記,沒參會的有福利啦


張文傑

他提到傳胸的基本防控策略有生產管理與畜舍條件、抗生素加藥策略、疫苗免疫計劃,並分析了意大利、法國田間試驗數據,發現使用保豬利®愛普克的實驗組比對照組育肥豬成本更低,獸醫成本及屠宰性能對比,保豬利®愛普克實驗組成績也更優異。最近的一篇SCI報道愛普克應用,提到研究分析表明雖然疫苗不能有效的阻止APP自然感染的臨床表達,但減少了胸膜肺炎的流行率,豬群健康度更高,死亡率降低。

對國內豬場的應用,他分享了在國內600頭、2000頭母豬場等應用的案例,600頭母豬的案例豬場2016年春節期間因傳胸母豬死亡30頭,肥豬舍死亡率為8-10%,導致肥豬上屠宰場低市場價出售,之前採用氟苯尼考+替米考星治療,國內知名全菌苗防疫沒有效果,2017年8月份重新使用愛普克免疫+抗生素,免疫愛普克疫苗前期,有豬隻死亡出現、但是基本3個月後,死亡率下降,按這個方案使用半年後,基本上沒有豬因傳胸死亡,肥豬階段豬場基本停止抗生素的使用;2000頭的母豬場主要的問題是90日齡開始出現呼吸道症狀,130-150日齡出現典型APP急性死亡,2017年7月開始所有豬場同時使用保豬利®愛普克,在80日齡、105日齡各免疫一次,並多維飲水、控料,藥物保健暫停,使用後明顯改善。

在報告的最後,他總結到農場對胸膜肺炎控制需要通過生產管理、治療和疫苗多方面的聯合進行,疫苗是更有效的防控手段,國內外防控APP的實驗表明愛普克對肥豬生產性能與改善胸膜肺炎方面都有非常好效果。

本屆李曼大會默沙東衛星會,打開了屠宰檢查應用之窗,不經意間屠宰檢查正悄然興起,相信在未來豬場豬病防控上將越來越多應用,同時更堅定了豬場採用疫苗手段防控傳胸的信心,並不是每一種細菌病通過抗生素防控是最有效的策略,可以通過與疫苗防控結合綜合防控更有效。

衛星會議之七:如何才能更安全有效的防控PRRS

10月20日下午,杭州佑本技術服務總監趙福相為參會聽眾分享了《如何才能更安全有效的防控PRRS》。

PRRS疫苗到底需不需要打?如何才能安全有效的防控PRRS?這樣的問題一直是橫亙在每個養豬從業者心中的一個問題。


尚芳億龍|李曼養豬大會現場演講筆記,沒參會的有福利啦


趙福相

趙福相首先和大家分享了PRRS防控的意義。重點就國內PRRSV的流行優勢毒株進行了分析。趙福相介紹,目前國內PRRSV流行優勢毒株經歷了三個階段。

經典型PRRSV:1995年-2006年

HP-PRRSV:2006年-2014年

NADC30-like-PRRSV:2014年至今

其中新流行毒株NADC30-like感染的主要臨床症狀表現為母豬繁殖障礙,出現流產、早產、不育(返情、後備母豬不發情)。感染NADC30-like的保育仔豬呼吸障礙,運動障礙,表現高死亡率、消瘦、嚴重繼發感染的症狀。通過持續觀察發現,各種弱毒苗對新流行毒株的免疫保護均不理想。

之所以說疫苗免疫防控PRRS存在風險。趙福相認為存在以下幾大免疫挑戰。

在實際生產中,一個豬群中往往有多個流行毒株同事存在或單一存在;因PRRSV存在變異廣泛性、毒株多樣性、病原複雜性三大特點,PRRSV弱毒活疫苗在生產實踐中的應用會加速PRRSV的變異與重組;同源基因型的弱毒苗是有效的,但弱毒苗免疫後有一段帶毒期;豬群機體長期存在PRRSV病毒血症是變異、重組的基礎。

那麼,滅活苗是不是更安全有效的防控方式呢?趙總提出了這樣的思考。結合《豬病學》10版中的觀點:通常認為滅活疫苗的免疫保護差,但如果與減毒疫苗聯合運用或者用於之前感染過PRRSV的豬時,會刺激記憶免疫應答並誘導產生良好的中和反應。

基於以上的背景,是否可以通過試驗來進行效果觀察,證實滅活苗是不是一種更安全有效的防控方式。

為了驗證這個想法,佑本疫苗進行了PRRS滅活疫苗(佑藍寶)免疫攻毒試驗。

首先進行的是單獨使用滅活疫苗的免疫攻毒效果觀察

試驗設計:共設計6組試驗,其中5組試驗組,1組對照組

試驗結果:

試驗1組(轉移因子+3倍滅活抗原)和試驗2組(3倍滅活抗原+3倍滅活抗原)攻毒不保護。

試驗3組(活疫苗+3倍滅活抗原)、試驗4組(活+佑藍寶)和試驗5組(活+3倍佑藍寶)可對強毒攻擊保護,說明單獨免疫滅活疫苗不能抵抗強毒攻擊,試驗3組(未添加佐劑)保護率為91%,能很好的抵抗強毒的攻擊,試驗4、5組保護率為100%,是目前預防本病最理想的選擇。

不同劑量佑藍寶的免疫比較試驗以及單獨使用活疫苗的保護效果試驗

試驗設計:

本次試驗共設計5組試驗,組1(活疫苗+佑藍寶)、組2(活疫苗+1/3佑藍寶)、組3(活疫苗+1/6佑藍寶)、組4(活疫苗)、組5(生理鹽水對照組)。

試驗結果:

本次試驗主要通過抗體監測、細胞免疫監測、病毒載量、增重效果、臨床症狀(體溫、精神食慾、呼吸症狀)、病理變化(觀察是否有肺部實變)6個方面評估免疫效果。

細胞免疫檢測總結:

免疫前期,CD4+CD8-/CD8+CD4-呈逐漸下降趨勢,但整體來說,試驗1中活+佑藍寶組高於試驗4活疫苗組,直到免疫後第7周兩組的數據基本接近。

攻毒後第一週各試驗組CD4+CD8-/CD8+CD4-值均下降,第二週免疫組比值迅速升高,但試驗1活+佑藍寶高於試驗4活疫苗組。

CD4+T細胞可輔助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能促進效應細胞抗感染作用;CD4+CD8-/CD8+CD4-比值低表示免疫後的免疫力低或者攻毒後的免疫抑制。

因此,試驗1活+佑藍寶免疫效果優於試驗4活疫苗組。

病毒載量總結:

攻毒後第一週病毒載量結果顯示:試驗1組(活+佑藍寶)陰性檢出率為80%(8/10),試驗4組(活疫苗)陰性檢出率30%(3/10),二者有明顯差異。

攻毒後各免疫組豬隻血清均可檢測到病毒,隨著攻毒時間(1-6周)的延長病毒載量呈逐漸下降趨勢,6周後檢測,試驗1、2、3組全部轉陰,試驗4組仍有30%(3/10)的陽性。

平均增重:

攻毒後對照組豬隻體重於攻毒前期減輕,攻毒後期存活豬隻體重略有增加。

試驗1、2、3、4組豬隻增重明顯。

其中試驗1活+佑藍寶組增重(7.4±1.3kg)最多,且比試驗4活疫苗組(增重5.9±1.1kg)多增重1.5kg。

試驗結果總結:

抗體水平:試驗1組高於其他免疫組,S/P平均值高達2.45

細胞免疫:試驗1組細胞免疫水平優於試驗4組

血清病毒載量:攻毒後第一週試驗1組陽性率最低,為20%

攻毒保護:試驗1組100%保護

增重情況:試驗1組(增重7.4±1.3kg)比試驗4組*(增重5.9±1.1kg)多增重1.5kg

本研究結果證明,試驗1組免疫效果最好。

為了更完整的評估佑藍寶在實際生產中的免疫保護效果,佑本在某集團開展了一系列針對母豬流產及保育仔豬的免疫試驗。

佑藍寶田間試驗-母豬防控

田間試驗助殘背景:某集團集約化母豬場(6300頭存欄),妊娠後期(12周後)表現流產,為了解決流產問題,進行了PRRS相關疫苗的免疫試驗。

第一次活疫苗免疫:6300頭母豬進行普免,應用某經典弱毒疫苗,肌注1頭份/頭(3月13日),免疫後觀察23天(4月5日),與以往同群同種疫苗免疫相比日均流產數有所上升,免疫前0.75頭/日(9頭/12天),免疫後0.83頭/日(19頭/23天)。

第二次滅活疫苗免疫:為了解決第一次免疫後流產率上升問題,對6300頭母豬又進行了普免,肌注佑藍寶1ml/頭,免疫後觀察48天(至5月23日),日均流產數0.33頭/日(16頭/48天),下降明顯。

佑藍寶田間試驗-保育仔豬防控

豬場背景:某集團保育豬群6-8周齡發病,經實驗室診斷為PRRS感染。

為了觀察佑藍寶+佑圓寶對該集團保育仔豬的免疫保護效果,共設計6個試驗組:

1組:7天免疫弱毒苗0.5頭份+斷奶當天免疫佑藍寶1ml

2組:14天免疫弱毒苗0.5頭份+斷奶當天免疫佑藍寶1ml

3組:7天免疫弱毒苗0.5頭份+28天免疫佑藍寶1ml

4組:7天免疫弱毒苗0.5頭份+28天免疫佑藍寶1ml+佑圓寶1ml,混合後2ml/頭普免

5組: 14天免疫弱毒苗0.5頭份+28天免疫佑藍寶1ml

6組:14天免疫弱毒苗0.5頭份+28天免疫佑藍寶1ml+佑圓寶1ml,混合後2ml/頭普免

14天免疫弱毒苗對仔豬的保護效果好於7天免疫,原因是7天免疫弱毒苗時受母原抗體的干擾,影響疫苗免疫效果。斷奶當天(21日齡)免疫佑藍寶免疫效果強於28天免疫,佑藍寶和佑圓寶混合免疫對仔豬的免疫保護效果也強於單獨免疫佑藍寶組。

為了驗證上述觀點:再次設計了保育豬防控試驗2,以驗證不同免疫組合對仔豬的免疫保護效果。

保育豬防控試驗2

第二組試驗再次證明了14天免疫活苗+28天佑藍寶和佑圓寶混合免疫對仔豬的保護效果是最好的。

總結:

實驗室免疫攻讀試驗結論

通過兩次免疫攻讀試驗,證明陰性豬群單獨使用PPRS滅活苗一次或多次免疫,即使抗原含量很高,也沒有表現出有效的免疫保護。

佑藍寶對活疫苗激活豬群能提供完全保護,並且可以更快地減少試驗豬群病毒血症。

佑藍寶與弱毒疫苗聯合免疫豬群相對單獨使用弱毒苗免疫豬群,增重更加明顯。

佑藍寶田間試驗結論

佑藍寶相對以前生產數據都表現有良好的免疫保護。

14日齡弱毒苗+28日齡佑藍寶優於7日齡弱毒苗+28日齡佑藍寶。

激活時間相同時,斷奶當天(21日齡)免疫佑藍寶的保護效果優於28天的免疫效果。

首次佑藍寶與圓環疫苗同時混合後免疫效果與不同階段分開免疫效果沒有明顯差異,二次試驗聯合免疫效果明顯優於單獨分開免疫。

綜上所述,PRRS滅活疫苗只有在以下三種情況下有效:一是自然感染PRRSV陽性豬群,二是PRRSV弱毒活疫苗提前免疫激活豬群(人工感染陽性豬群),三是自家血清馴化豬群。

衛星會議之八:丹麥養豬如何克服既定的成本結構?

10月20號下午,普丹美,丹麥DLG集團的漢斯·奧埃作了題目為《從丹麥養豬業角度思考,如何在既定成本結構下,使養豬業的收益最大化》的報告。


尚芳億龍|李曼養豬大會現場演講筆記,沒參會的有福利啦


漢斯・奧埃

漢斯・奧埃先生在開始說道,要想幫助養豬人提高經濟效益,可以通過飼料的成本,母豬的效率,或者其他的辦法。最重要的是提高單位豬隻的經濟效益。丹麥的做法是基於丹麥高性能豬隻的先進的營養和飼養。

做到養豬收益的最大化,一是提高生豬的銷售價格。二是減少養豬的成本,這包括飼料成本、其他可變成本、員工的薪資、豬廠建築和財務成本。

漢斯・奧埃先生列出了,2016、2017及2018年丹麥生豬的銷售價格及屠宰重量之間的關係圖表,用以說明影響銷售價格的因素。

1、主要驅動力是全球化(政治壓迫也很重要)

2、最低進口或出口

3、當地的新市場

4、特級的產品(生態及不使用抗生素)

5、不同產品的認證

他舉例說:丹麥是一個豬肉出口量比較大的國家。大部分豬肉都需要出口,這就導致其國內的生豬價格很大一部分都要由出口價格左右。還舉例說小麥、玉米、大豆價格及外匯匯率的變動都會影響到養殖的成本。丹麥一般是通過合適的時機去購進原料,減少相應的損失。且由於丹麥工人工資比較高,他們只能從單位效率上提高養豬收益。

如何讓收益最大化的措施?銷售價格的最大化,母豬場要出售更多的仔豬,仔豬的質量更好。育肥豬要求豬的質量更好,死亡率更低。丹麥農場更關注生豬的生產性能,以獲得最大的回報。

漢斯・奧埃先生提到,飼料是一種投資,我們要關注投資的回報率。我們先要確定我們投入可以獲得同等的收益,再去提高、去改變。為了生產大量的體重大、健康的仔豬,母豬要有高遺傳潛力。農場要有高健康與生物安全水平(內部的以及外部的),較高的管理水平和世界先進的營養水平。

後備母豬是農場的未來,要保證母豬的生產性能,對於他們而言,淘汰母豬主要是由於繁殖性能下降及跛腳。跛腳原因較多,它能引發炎症,乳房炎、子宮內膜炎、尿路感染、便秘。那麼如何控制?他提出每批最多20%的新後備母豬,每年更換45%的後備母豬,3胎以前的後備母豬低於20%。

對於仔豬要保證仔豬存活率,出生時瘦小的仔豬需要更多的照顧。制定日糧時要考慮到,給母豬的每日攝入充足的營養,要均衡,增加附加值的添加劑,來保證奶水的充足及質量。

最後,漢斯・奧埃先生介紹了可發酵纖維,它在大腸中發酵產生脂肪酸,這可以使母豬的胰島素水平更穩定,母豬會更加的安靜;發酵產生的額脂肪酸為初乳增加額外的能量,為分娩提供“慢”能量,可以增加生母產量,為胎兒提供良好的能量供應,增加腸道水份的吸收,減少便秘,母豬會更加安靜,更加福利。

他舉例,在丹麥飼料中由於是不添加抗生素的,現在馬上他們也不能添加鋅,這就需要他們改變飼料配方,使其低蛋白水平,增加更多的纖維,添加酸化劑、益生菌就很重要。

尚芳億龍|李曼養豬大會現場演講筆記,沒參會的有福利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