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管狹窄會減少你「行走的步伐」

看下面的腰椎管狹窄示意圖,可以對比一下正常人的椎管和腰椎管狹窄患者的椎管,正常的椎管內有很多小點,這些小點是神經根,腰椎管裡面每個層面會有10—20根神經,這些神經根散佈在椎管裡面,當一個患者發生了腰椎管狹窄以後,我們就看不清這些神經了。我們可以看到整個椎管裡面是擁擠的,看不到這些散佈的神經根。在椎板的內側有增生的韌帶組織,把椎管的空間佔據了,把神經根擠在了一起,完全擠在很小的範圍內。整個神經被擠壓在一起,這樣的患者有很嚴重的症狀,最嚴重的症狀是間歇性跛行,老年人最常見。走幾步就需要休息,雙下肢的麻木疼痛,造成患者無法長距離行走,影響患者的按照活動能力。

腰椎管狹窄會減少你“行走的步伐”

腰椎管狹窄相對比較椎間盤的病變機制更復雜一些,椎管狹窄在老年人裡面是非常常見的疾病,不同於腰椎間盤突出的地方在於病變的結構比腰椎間盤涉及的更廣泛,腰椎間盤是單純的間盤病變,腰椎管狹窄不但有間盤的病變,還會累計腰椎周圍的小關節包括椎管內韌帶的增生,多方面的病變整體累加在一起造成腰椎管的狹窄。

總體來講,腰椎管狹窄也是長期勞損造成的退行性病變,病因最終都是腰椎勞損,長期勞損的過程造成骨性組織的增生一些韌帶的肥厚最終導致腰椎管狹窄。和腰椎間盤稍微有區別,腰椎間盤的症狀一般是累及一隻或者兩隻神經根,定位很明確,比如左側疼或者腿的內側疼或者外側疼患者分辨得清楚。但是腰椎管狹窄症狀不是很典型,因為腰椎管狹窄以後會造成腰椎管內的多支神經壓迫導致多支神經的症狀。

腰椎管狹窄會減少你“行走的步伐”

患者最明顯的表現醫學上叫做間歇性跛行。患者在正常情況下還是可以行走的,但是行走了短距離以後患者就會出現症狀,兩條腿痠、麻、脹、疼,隨著行走距離的增加,再走一段距離之後這種症狀逐漸加重,最後患者只能坐下來休息。患者休息一段時間再站起來又感到症狀減輕,又可以再走一段距離,走一短距離之後又出現症狀又得坐下來休息,所以這就叫跛行,走一段路程之後走不動坐下來休息。但是休息之後能緩解這種症狀,這是這種病的特點。

跛行的距離也就是患者能夠行走的距離和他的病變程度是相關的,行走的距離越短,病變越嚴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