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代育兒引發家庭戰爭:別讓老人好心的幫忙毀了孩子一生

現下的年輕父母,大多有自己的事業,,而自己的父母也身體健康,他們更會主動提出幫忙帶孩子,當然,老人幫著帶孩子可以減少年輕父母的負擔,我們也能更好地投入工作,但是,一味地將孩子交給老人而自己從父母的責任中抽身,孩子的成長就會缺失整整一塊。你是怎麼看待的?

隔代育兒引發家庭戰爭:別讓老人好心的幫忙毀了孩子一生

隔代育兒引發家庭戰爭:別讓老人好心的幫忙毀了孩子一生

前言

“姥姥/奶奶等我”“姥姥/奶奶抱抱”“姥姥/奶奶牽牽手”……小編留意了西安的很多地方發現,從孩子口中喊出的“姥姥/奶奶”“姥姥/奶奶”非常普遍。

 “我們家大寶5歲、小寶1歲,現在都是外婆帶,寶寶們從小就跟她一起玩,我們夫妻也省心。”西安市民何女士說。

隔代育兒引發家庭戰爭:別讓老人好心的幫忙毀了孩子一生

隔代育兒引發家庭戰爭:別讓老人好心的幫忙毀了孩子一生

隔代育兒引發家庭戰爭:別讓老人好心的幫忙毀了孩子一生

隔代撫養普遍現象

西安這種隔代帶娃的情況相信除了何女士一家外,很多家庭都在同時上演著。年輕父母們由於工作壓力大,社會競爭激烈,沒有充裕的時間照料小孩,都會選擇把小孩交給爺爺奶奶或是外公外婆撫養。

從理論上來說這本是一件皆大歡喜的事情,但由於父母跟長輩教養觀念的不同和長輩過於寵愛孩子的關係,導致好心幫忙的“隔代撫養”,成為了很多家裡帶娃的新焦慮。

隔代育兒引發家庭戰爭:別讓老人好心的幫忙毀了孩子一生

隔代育兒引發家庭戰爭:別讓老人好心的幫忙毀了孩子一生

隔代育兒引發家庭戰爭:別讓老人好心的幫忙毀了孩子一生

隔代教育成為很多父母的首選

很多家長都藉口工作忙,或是害怕自己跟社會脫軌,在孩子剛過哺乳期的時候,都會將撫養孩子的任務交給自己的父母。即使老人跟自己生活在一起,孩子的吃喝拉撒等也全權都老人包辦,甚至晚上也是跟老人睡在一起,而爸爸媽媽卻僅僅充當一個陪孩子玩耍的同伴。更有一些父母為了自己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去,工作日內都將孩子寄養在父母家,只有週五下班時才接回來過週末。

試問,這樣陪伴孩子成長的方式怎麼能教育好孩子?

記得之前看到過一個新聞採訪說的是問下小朋友覺得自己爸爸媽媽是個怎樣的人,這個時候一個被爺爺奶奶帶大的孩子說:“我永遠都覺得自己是個孤兒“

當小編聽到一個八歲的孩子這樣說時心理不免心寒。很多父母都說:自己現在努力工作的一切,就是為了孩子的將來,為了能給他提供更好的生活,但倘若孩子現在都不好,未來又怎會好呢?

隔代撫養雖說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年輕父母的負擔,也讓有育兒經驗的很多長輩們在退休之後能夠找到自己的存在感,打發自己無聊的時間,但是原本好心的隔代幫忙變成過度的隔代撫養之後,反而給孩子的教育問題造成了很多弊端。

隔代育兒引發家庭戰爭:別讓老人好心的幫忙毀了孩子一生

隔代育兒引發家庭戰爭:別讓老人好心的幫忙毀了孩子一生

隔代育兒引發家庭戰爭:別讓老人好心的幫忙毀了孩子一生

隔代撫養弊端

1

首先,隔代撫養的孩子情感需求得不到滿足,很容易產生情感和人格的誤差。英國著名的鮑爾曾提出“依戀理論

”,當小孩被剝奪跟母親的相處時光,沒有獲得足夠的安全依靠時,會無法跟人建立親密的關係,缺乏安全感與自信感,常常患得患失。即使長輩全身心的照顧孩子,也無法代替父母對孩子的感情,甚至有可能使孩子因情感缺乏而產生情感與人格上的誤差,導致產生諸如生理和舉動停滯、對人對物缺乏愛心、易產生暴力傾向和舉動等題目。

2011年時,著名的瘋狂英語創始人李陽被爆出家暴醜聞,他不僅對妻子長期施暴,更是拿孩子做教學實驗的試驗品。而從對他的幼年經歷分析中,我們不難得出答案。

在他4歲以前,李陽一直是跟自己外婆生活,被父母接回家以後也是各種打罵,再加上他童年口吃,性格比較懦弱,導致他在成年以後都無法叫出“爸爸媽媽“這兩個名詞,由此可以看出當父母缺失孩子童年的教育時,影響力可見一斑。

2

其次,隔代撫養也會造成父輩過於溺愛孩子小孩容易形成以自我為中心,

人性缺乏集體觀念的不良性格。中國父母很願意對自己的孩子付出,尤其是孫子孫女,他們往往包辦孩子的一切事情,使得孩子沒有機會獨立發展,缺乏自信心和果斷心,容易養成依賴性強,抗挫折能力差的孩子。

小編有個叔叔就是如此,對於自己的孫女是百依百順,有求必應,就差給摘天上的星星和月亮了。但反觀這個孩子,三歲多了見人也不怎麼叫,而且非常任性,明明是個女孩子,卻常常跟同齡人玩耍時發生爭吵甚至打架。究其根本是因為隔代親的緣故很容易讓長輩去無底線的縱容嬌慣孩子,只知道培育孩子卻往往忽視了孩子的教育問題。試想在這種無限寵愛的環境中成長起來的孩子,怎麼可能不養成自私,為所欲為的性格?這對孩子的健康成長髮育是極為不利的。

3

最後隔代撫養的孩子往往跟父母無法溝通。隔代撫養的孩子都跟父母之間永遠都隔著一層東西,要麼互相不理解,衝突不斷;要麼特別客氣,宛如外人。父母與孩子之間從來都沒有相守的長度,更別提感情的厚度。

相信大家身邊有太多因隔代撫養而導致孩子跟自己的父母永遠都像朋友一樣客氣的例子。父母在自己經濟條件好轉或是孩子已經能夠自理的時候接到身邊撫養,表面上看起來一家人似乎其樂融融,但很少有孩子會打開心扉,去跟父母溝通自己真實的想法,去擁抱父母。

有句俗話說的好“孩子要一把屎一把尿親自拉扯才會跟你比較親近”,我們也常說生恩沒有養恩大。雖說你是孩子的親生父母,但是僅靠血緣關係來溝通親情,這是遠遠不夠的。如果在孩子0到3歲關鍵期時彼此的情感聯繫比較稀疏,那給孩子造成的心理影響是你用多少金錢和時間都無法彌補的。

隔代育兒引發家庭戰爭:別讓老人好心的幫忙毀了孩子一生

隔代育兒引發家庭戰爭:別讓老人好心的幫忙毀了孩子一生

隔代育兒引發家庭戰爭:別讓老人好心的幫忙毀了孩子一生

隔代撫養造成長輩無力感

對於很多父母來說,如果早早要孩子,可能會在事業的上升期的時候受到羈絆,晚點要孩子的話,雖說事業穩定,經濟條件也比較好,但身體狀況等就不如年輕時的自己。因此多數年輕父母在事業起步階段要孩子的話,都會選擇把孩子交給老人照看。

同時很多長輩也為自己能夠再承擔父母角色而感到幸運,甚至會覺得自己的養育會比兒女做的更好,在分擔子女的壓力時也會獲得價值感跟存在感。但長此以往,老人們卻會因為照看孩子過度付出的精氣神造成很大的心理負擔。

現在家家戶戶幾乎都是獨生子,很多老人都會把精力全身心的投入到照顧孩子中去,可是因為年齡上的差異導致自己常常因為跟子女教育觀念的不同而產生分歧,這種焦慮跟緊張感會讓很多老人產生一種撫養孫子女的無力感。自己明明付出了這麼多,卻沒有得到認可,會感到非常傷心,進而容易產生家庭矛盾。

父母為了減輕自己的壓力,選擇將孩子託付給長輩帶這無可厚非,最怕的就是完全隔代撫養,將孩子寄養在長輩家,一週或一個月幾個月甚至一年才探望一次,老人勞心勞力的同時也會讓孩子們產生一輩子的分離焦慮。而被寄養時的年齡越小,出現的心理問題就越嚴重。


隔代育兒引發家庭戰爭:別讓老人好心的幫忙毀了孩子一生

隔代撫養建議

父母之所以想攬下照顧孩子的重擔,本質上也是為了減輕兒女的壓力,因此當父母跟自己的育兒觀念發生衝突的時候,不要急著去爭論,試著換換角度去思考。接納他們比較好的建議,多肯定長輩,讓她覺得自己的付出是值得的,也許你的一句讚美和感謝就能夠讓辛苦許久的父母得到滿足。我們不應該只將目光放在兒童隔代撫養的問題上,同時也要關心長輩的身心健康,作為子女除了提供經濟支持外,儘可能多分擔撫養教育責任,並盡力跟長輩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達成共識。

隔代育兒引發家庭戰爭:別讓老人好心的幫忙毀了孩子一生

小淘結語

父母打拼事業也不能不管孩子

所以各位家長們要清楚的認識到,如果你此時的奮鬥是為了能夠讓孩子有更好的生活,就請竭盡所能將孩子留在身邊陪伴他成長,這不僅僅是為了能夠讓他無憂無慮的長大,更是為了讓你能夠參與到孩子的成長中去。再者親力親為的撫養孩子,本來就是自己分內之事,這不論對你們親子關係的建立,還是父母權威的樹立,都有著很重大的作用。

當您實屬無奈之下把孩子交給父母撫養時,也請儘量參與進去, 看到孩子生活在一個充滿安全感的同齡人環境當中時,此刻的自豪感一定對得起你們的辛苦付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