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詐騙頻出,法規落地整頓,清盤後該如何拿回投資?

P2P的起源是由於小微企業和中低收入人群的貸款難以達到傳統金融貸款的要求。而P2P則降低了門檻,作為一個信息中介,為資金供需雙方提供信息,解決信息不對稱問題,滿足了部分個人和小微企業貸款需求。

P2P:詐騙頻出,法規落地整頓,清盤後該如何拿回投資?

然而P2P的初衷是好的,有些詐騙分子卻看中了P2P的概念,對此進行包裝,過度吹噓P2P互聯網金融,使人過度投資,彷彿日賺百萬不是夢。

P2P:詐騙頻出,法規落地整頓,清盤後該如何拿回投資?

典型案例有88財富的自融自保型騙局,自保就是當借貸出現違約行為時,平臺會用借錢人的賬戶裡的資金歸還貸款人。這種P2P平臺的資金與風險準備金沒有分離,風險準備金會被挪用,保障形同虛設,而自融是指P2P平臺資金沒有到借款人手中,而是平臺本身自用,涉嫌非法集資。

P2P:詐騙頻出,法規落地整頓,清盤後該如何拿回投資?

還有龐氏騙局的e租寶、錢寶網、中晉、中融民信、錢寶網等,龐氏騙局就是“拆東牆補西牆”,“空手套白狼”。利用新投資人的錢向老投資者支付利息和短期回報,製造賺錢的假象來騙取更多的投資。

P2P:詐騙頻出,法規落地整頓,清盤後該如何拿回投資?

種種套著P2P外皮的非法平臺對廣大人民群體進行詐騙,社會危害極大。隨著監管力度加大,法律法規完善,踴躍的P2P平臺陷入低潮,一些平臺清盤停業,投資者陷入財產損失危機。

P2P:詐騙頻出,法規落地整頓,清盤後該如何拿回投資?

根據一些P2P平臺的清盤計劃來看,投資者要想拿回本金,有可能需要長達兩三年的時間。這麼長的週期,變數太大,因此如何維護自身財產安全成了當務之急。

P2P:詐騙頻出,法規落地整頓,清盤後該如何拿回投資?

關於對遇上清盤的10條建議:

1、第一時間登陸平臺保存電子合同,投資相關信息的記錄,警惕平臺捲款潛逃,以防萬一用來報案。

2、成立平臺投資人追款組織,便於與平臺談判,要求其出具資金的相關數據,盯緊平臺情況以及實控人、高管的動向。

3、搞清楚平臺資金流水和資金去向,瞭解平臺的真實資金在哪,平臺是否有能力還款。

4、瞭解借款人回款去向,借款資金去向,平臺是否轉移資產。

5、平臺壞賬率、逾期率查詢時不要相信表面數據,要請專業人士進行清算。

6、核對平臺還款流程,要求平臺實際掌控人解釋還款過程,出具還款計劃書。

7、督促平臺報請地方政府金融服務辦公室、經偵等組織輔助監督。

8、想要儘快拿錢並且確認企業是良性清盤,不需要馬上報案,因為立案後追回來的錢收歸金融辦的資產處置賬戶,要等案子完結、法院判決,才能統一兌付。

9、警惕股權轉讓的清盤方式,即投資人的債務轉為平臺股權,不要被不良企業矇騙,入股一家要清盤的平臺毫無意義。

10、警惕打折回購的清盤方式,即平臺打折歸還本金,對要進行打折方式的平臺一定要了解平臺資金流動,回款去向,確認其真實還款能力,以免平臺借清盤蓄意謀財。

如果你有P2P相關清盤退錢的經驗,歡迎留下評論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