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缘古琴定终生,他是东莞非遗古琴传承人

琴在中国历史上有着极其崇高的地位

位于四雅“琴棋书画”之首

古琴自然也被人们冠以高雅之名

今天介绍的“东莞非遗古琴传承人”王可逊

他被一首行云流水的《高山流水》所吸引

从此

与古琴定终生

结缘古琴定终生,他是东莞非遗古琴传承人

他是古琴岭南派代表性传承人

古琴在中国被视为“四雅”琴、棋、书、画之首;古琴是中国的传统乐器,至少已有3500年以上的悠久历史,为历代圣贤及文人雅士所喜爱。如今在东莞也有一位琴人,十余年专注于古琴,他就是东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岭南派代表性传承人王可逊。

除了是一位古琴演奏家,同时,王可逊也是一位优秀的斫琴师,他精心复制的古琴“绿绮台”被可园博物馆永久收藏。

结缘古琴定终生,他是东莞非遗古琴传承人

一曲《高山流水》与古琴结缘

王可逊说,与古琴的结缘最初源于他小时候的一段记忆。十多岁时曾在广播上听到美国宇航局发射卫星“旅行者1号”时,里面曾携带有用55种人类语言录制的问候语和各类音乐,希望向外星人传达人类的问候,其中便有中国古琴曲《高山流水》。当时,古琴那似从遥远时空传来的声音,从此便定格在他的脑海中。

结缘古琴定终生,他是东莞非遗古琴传承人

王可逊从2006年起开始尝试自己斫琴(做琴)(受访者供图)

不过受当时物质条件所限,王可逊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没有办法接触到古琴。2005年,王可逊找到岭南派古琴大师谢导秀,经过拜师开始系统地学习古琴,这个时间长达三年有余。

十余年专注炼“琴道”养性情

“弹古琴择环境,有句话‘居闹市不弹,遇俗人不弹’。”王可逊表示,与古琴相伴十多年,自己的心境和心态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在他看来,古琴弹奏技法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对古琴文化的理解和个人品德的养成,琴人把这些精神内核带入到琴弦里,才能弹奏出感动人心的音色和旋律。

结缘古琴定终生,他是东莞非遗古琴传承人

古琴清幽静雅涵养性情

王可逊说,其实古琴不仅是一种传统乐器,它更糅合了中国千百年来诸子百家的文化内涵,衍生出独特的一门“琴道”。古琴的“千年之音”,如今已成为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

古琴具有音量小、音色低沉、曲调中正平和等特征,这些因素让它较为适合小范围内的演奏和欣赏。因此,欣赏古琴时,更需要营造安静的氛围,只有静下心来,才能细细品味出古琴清幽雅致的独特韵味,领悟古人从古琴中修身养性、涵养性情的审美追求。

结缘古琴定终生,他是东莞非遗古琴传承人

“学习古琴入门不难但需要长久坚持,一定不能太浮躁。”王可逊表示,经过推广和普及,东莞学古琴的人已经由十余年前的寥寥数人上升到了数百人,但能真正领悟古琴的人还不多。“古人对古琴,是将其形成一种生活方式,朝夕相处,渐渐将自己融入其中。”

结缘古琴定终生,他是东莞非遗古琴传承人

学习古琴不仅是在学一门技术

更是在学一种高雅沉稳的心性

而这位王可逊先生更胜一筹

他不仅得到了沉稳自在的内心

还把这种文化,这种心性发扬光大

让“高山流水”的文化根脉更加深扎这片土地

致敬所有的非遗文化传承人!

有你想看的精彩

End

| 文化 | 电影 | 演出 | 娱乐 |

结缘古琴定终生,他是东莞非遗古琴传承人

东莞日报文艺莞

合作邮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