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高宗支持岳飛全力進攻金朝,金朝的一個做法將令人神傷!

岳飛作為民族英雄,被時代背景下南宋軍民所深深敬仰,他的出現,使得宋金之間攻守之勢異形,同樣的他的死也令得不少愛國人士為之悲痛欲絕,由此也產生出了一系列的論題,如果宋高宗全力支持岳飛抗金,能否收復河山?

宋高宗支持岳飛全力進攻金朝,金朝的一個做法將令人神傷!

問題一個,答案卻是見仁見智,有說岳飛能夠取得局部性勝利,卻無法收復中原;有說岳飛是無法取得成功,因為糧草難以維繼,而且深入腹地,金軍也是兵強馬壯;還有說岳飛絕對能夠直搗黃龍,迎回徽欽二帝,重建大宋萬里山嶽。那筆者也來說說自己的見解。

1130年,韓世忠在黃天蕩阻擊10萬金軍,接著岳家軍收復健康,將金軍驅逐出江南之地;1134年,吳玠率軍在仙人關大敗完顏宗弼的10萬金軍;1136年,岳飛北伐,一直打到洛陽附近,且繳獲了戰馬15000多;到了1140年,岳飛更是成績彪炳,以少勝多,收復鄭州、洛陽等地,又於郾城、潁昌大敗金軍,進軍朱仙鎮,取得大勝,僅此一役,宋軍士氣大漲,再也不可同日而語,難怪金軍會發出:撼山易,憾岳家軍難的感慨!

宋高宗支持岳飛全力進攻金朝,金朝的一個做法將令人神傷!

岳家軍十萬,的確是精銳之師,他們有著鮮明的旗幟,有著共同的信仰,有著必死的信念,這是金軍的噩夢,如果岳家軍是孤軍深入,這場大戰將充滿著無數的兇險,畢竟深入金軍腹地,面對的不僅僅是補給困難的問題,還有無後援被包餃子的高風險,如果只是岳家軍出擊收復山河,這很明顯呈現的是劣勢,有人說,當時北方民眾可是激動非常,就等著岳家軍的到來,而且還有著不少的各地的起義軍相呼應,岳家軍的到來將會使得北方呈現出烽火燎原之勢,話的確是有一定道理,但是起義軍和正規軍比起來戰力差太遠,更多的是一種聲勢上的聲援,是輔助之力。

但是如果宋高宗全力支持岳飛,且派遣全國軍力為之後援,齊頭並進之下,能否收復河山呢?當時的宋朝有著軍力40萬,其中嶽飛軍10萬,吳玠軍7萬,韓世忠軍8萬是最強大是戰力,除此之外,還有幾個能力非凡的大將,如張俊、劉光世等,可見南宋朝廷人才濟濟一堂,絕對是可堪一戰的,所以說在如此情況下,直搗黃龍,迎回徽欽二帝是絕對有可能的事情,但是要說到消滅金朝,筆者認為宋金的確可以決出勝負,但是以當時各自的國力而論,如不出意外,是很難相互間消滅的。

宋高宗支持岳飛全力進攻金朝,金朝的一個做法將令人神傷!

我們可以參考蒙古滅金之戰,又是野狐嶺大戰,又是三峰山之役,將金朝50萬大軍給消滅了,其中三峰山之役還有著極大的運氣成分在其中,可蒙古面對金軍的龜縮,堅壁清野,閉門不戰而很是傷腦,最終還是靠著蒙宋聯盟才一鼓作氣將金朝滅亡,由此可見,戰場上決出勝負並不難,但想要消滅同樣國力不弱的敵對國,就並非是一朝一夕之事了。

當然,筆者還有一個有力的論據。那就是徽欽二帝尚在金國手中,而金的統治者也有言,如果宋軍開過來而金軍又無力阻擋的話,將讓徽欽二帝在汴京開封重建朝廷,正所謂天無二日,國無二主,從正統的法理上來說,徽欽二帝才是真正的帝王之尊,而宋高宗卻不是,如此將會衍變成政治上的較量,攘外必先安內,到時停戰止戈是必然,從內部衍變出來的分化是無法逃避的,而宋高宗一直對北伐表現的很是謹慎,甚至於是反對,看來與徽欽二帝可謂是大有關聯。

宋高宗支持岳飛全力進攻金朝,金朝的一個做法將令人神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