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台灣又一個產業沒落 台企接連出局原因何在?

臺灣有許多不為大眾所知的利基型產業,大者如工業電腦,歷史悠久者如衛星導航設備,遊艇製造,監視器,烤肉架,耶誕樹燈,新者如電競產品的散熱風扇等等。

安全監視器近年在臺灣成長快速,若你來一趟臺灣,抬頭看看街邊的紅綠燈旁,或是小巷弄內的路燈旁,監視器無所不在,就知道這個產業早已相當興盛,也是典型的利基型產業。從內需到外需,安全監控產品很快地佔據了各城市街景的半空,相關企業也以超新星爆炸之姿,股票上市,並迅速成為股市寵兒。

財經界人士的政治立場並不鮮明,大都比較偏中間,但仍粗分為兩派,一種是認為臺灣經濟必須站在巨人肩膀上的”親陸派”,以及天天喊著遲早會被巨人踩死的”反陸派”。無論哪一類財經專家,其輿論觀點,大約就是他們所來往的企業老闆心聲,故而閱讀“大陸碾壓”的相關財經新聞,可能是被巨人腳踩到的老闆抱怨大陸壞壞了,也可能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老闆抱怨臺灣壞壞了。觀其文意,不難辨認其政治立場。

這則報導以股價的角度來看幾個安全監控大廠的浮沉,四家指標性的企業、熱門飆股,隨著海康威視的崛起,被打回原形,股價由原本的200-300元,縮減成原來的十分之一,或是被其他企業併購,安全監控產業變“慘業”。“喔,被巨人踩死,手指指大陸”,這篇文章的作者應是偏綠。若作者偏藍,就是“喔,被巨人踩死,手指指臺灣”。

以市值,以及市佔率來看為何臺灣這些原本活力十足的利基型產業,被海康威視碾壓到幾乎滅頂。臺灣安全監控產業市值最大的企業,不過就是近18億人民幣的晶睿,而海康威視一家的市值則是3636億。2016年,海康威視營收320億,2017年前三季營收277.3億,淨利61.53億,全球市佔率32.3%,歐洲市佔率第一,美國市佔率第二。在臺灣,市佔率已達25%-30%。海康威視在全世界33個國家建立了銷售據點,根據“日經新聞”報導,這是世界各國反恐措施強化所帶來的商機。

中國臺灣又一個產業沒落 臺企接連出局原因何在?

從技術層面分析,又可見海康威視後來居上的真正原因,不全然靠雄厚的資本。海康威視以物聯網解決方案為視頻產業核心並不稀奇,臺灣更早就專注於此,但大陸市場遠比臺灣市場更有利於大數據技術的發展,便使得海康威視得以一舉在技術上超越臺灣。

展望下一個階段,就是人臉辨識結合雲端技術的成熟以及人工智能的應用,這更需要跨界的產業鏈結合,對比之下,臺灣的安全監控業者,並沒有大陸那種“新技術叢林”的環境,所以稍顯單打獨鬥。

說穿了,在一個體量龐大的市場裡,專注於小眾市場的企業仍能彙集資金,再轉而投入技術研發,但更重要的是各種相關領域都在旁邊的跨界產業聚落。

中國臺灣又一個產業沒落 臺企接連出局原因何在?

再說穿了,能不被巨人踩死的最佳方式,就是站在巨人肩膀上。這個例子或許顯示,就算是面向世界舞臺的“拾遺產業”,也繞不開大陸。

臺灣科技產業老態已呈,外資卻步,人才流失,早已難走在世界前列,利基型產業原本是一種在巨人腳下到處竄逃求生的領域,若連此隙縫領域都被塞滿,必然要面臨產業空洞化。故而對臺灣而言,由於政治因素的干擾,利基型產業已從以往與大陸的合作關係走向競爭,這種轉變是好是壞,在臺灣則產生兩種截然相反的看法。

對親陸派而言,巨人肩膀在哪裡很清楚,對反陸派而言,巨人,不一定是中國大陸,也可以是美國。有一派財經專家如“中研院”經濟研究所,與工研院產經研究中心IEK認為,中小型企業國際生產轉換地點並不容易,依據全球產業關聯表來看,反而可望因全球企業湧進美國,增強民間投資與帶動消費,提升臺灣利基型廠商的商機,並帶給美臺產業更緊密的關係。換言之這種看法意味著,美國因素,對臺灣是利多,對大陸則不一定。

中國臺灣又一個產業沒落 臺企接連出局原因何在?

IEK研究指出,臺灣製造業的“素質”與“附加價值”持續好轉,很有條件留住往產業鏈高端升級的廠商。IEK並推算2018年製造業產值成長率為3.25%,產值成長趨緩率預估為26.8%,創下2008年以來最低的成長趨緩率。這項預估的背景是2018年全球景氣可望升溫,並帶動國外需求上升,原油,原物料價格走穩,減輕了對產業的干擾,所以反而不必過於擔憂“美國優先”會磁吸臺商往美國跑的衝擊。

“中研院”經濟所認為,美國的降稅優惠,對大型企業比較有吸引力,對中小型企業的磁吸效果比較低。似乎是說,該擔憂的是以大型企業為經濟主要模式的南韓與日本。蔡當局目前正搔頭抓耳想解決產業的“五缺”問題以期臺商根留臺灣,主要不是怕企業出走大陸,而是出走美國。

中國臺灣又一個產業沒落 臺企接連出局原因何在?

不過我想這一派過於樂觀,即便排除不確定性風險,“中研院”經濟所與IEK的預估,似乎有些短視。因為說到底,這個單位建議的還是強化本地產業鏈的中間材業者,如電子零組件這種臺灣很有基礎的舊產業,以因應商人總統特朗普的這段“大美國”經濟思維期,讓臺灣的螞蟻雄兵有事可做,有路可走,如此而已。終歸看不到長遠的經濟目標,如現在大家都不太提的產業轉型,或全新的經濟戰略。美國的經濟走向是否能讓臺灣受惠尚未可知,只是預期性地押寶這一陰晴不定的巨人,恐非長久之計。

在2016年臺灣出口總值連續十五個月衰退,創下黑紀錄後,“產業走向”成為關注焦點,財經界不斷有產業應重新佈局的呼聲,從“低成本地區生產,全世界銷售”的舊模式,轉向“在資源聚合點產出產品,服務全世界”。簡單來說,為了因應消費者主導市場的時代,“大量客製化”是必然的趨勢,與其到處尋找低成本生產基地,不如集中在“產業聚落”的環境裡求生存。

中國臺灣又一個產業沒落 臺企接連出局原因何在?

現代的“產業聚落”概念有別於以往單純的“零件廠商園區”,而是要能創造高附加價值產品的各式資源,如金融服務,資訊流通,文化應用,物流服務等,以對應社會的脈絡。例如,一臺自行車由華人生產,就是一臺自行車,若由法國人生產,就可能是一種時尚。賣硬體利潤有限,賣時尚就是高利潤,這便是新型態產業聚落所應具備的功能與價值。

我們在大陸的萬眾創新政策裡,看得到這種新型態產業聚落孵化的可能性,在臺灣的產業政策裡卻看不到。尤其,在幾種未來大趨勢中,臺灣缺了席或相對落後,如人工智能,大數據,機器人,量子技術等等新興科技發展。以臺灣長久以來賴以生存的科技經濟模式來看,這些都是因應未來必備的能力,但目前的執政當局,卻只能將焦點集中在解決最基本的“五缺”問題,高階的經濟研究單位,則還在談電子零組件。

發展利基型產業這個方向並沒有錯,但問題在於即便是這種“沒別人做我來做”的領域,恐怕已有人做只是我們不知道,因為缺乏新型產業聚落所能提供的全球相關資訊。而且,面對大陸這種大量人才匯聚,並鼓勵創新的地方,臺灣一旦做了什麼又有點規模了,很快就可能有人跟著做,並以你所沒有的資源做整合,然後超越你,最後壓扁你,2001年才出現的海康威視就是一個顯例。

現代產業的競爭,是生態系對生態系的競爭,如美國硅谷完備的新創企業生態系,一直都能引領未來風潮,單一的巨型企業不見得方方面面都能擁有強大的競爭力,多得是小蝦米戰勝大鯨魚的例子,證明產生小蝦米的生態環境有多麼重要。

中小型利基型廠商,最需要豐富商業資訊流通的生態系,因為這種企業隨時都可能從隱形,變成“現形”,而喪失原本“偷偷賺”的優勢,不得不快速轉向其他隱蔽處求存。如果早知道海康威視的潛力,臺灣的安全監控廠商還能提前做好因應衝擊的準備,不至於滅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