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聲問道|資本寒冬下,哪些企業反而能活得更好

知名女性投資人共話投資市場和投資人生

先聲問道|資本寒冬下,哪些企業反而能活得更好

全文共4320字,閱讀時長約為11分鐘

圖片來源 | 先聲會

撰文 | 先聲會

出品 | 先聲會

“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熱度退去之後,普遍認為“資本寒冬”來臨,風險資本縮減了對初創企業的投入。初創企業應當謹慎“過冬”成為共識。

然而很少人說得清,“資本寒冬”究竟還要持續多久,目前何種類型的公司最能受到資本青睞,不景氣的大環境下還有沒有值得關注的經濟增長點等問題。

在2018“她愛科技”全球創業大賽與國際論壇上,幾位知名女性投資人在“投資未來”圓桌論壇上共同探討了上述話題。

這些投資不同模塊的頂尖投資人如何看待“資本寒冬”?她們各自擁有怎麼樣的投資人生?請看先聲會帶來的精華報道。

單麗紅:HarbourVest Partners董事總經理兼中國區負責人,原摩根大通亞太區投資銀行部董事總經理兼亞洲高科技投資銀行部負責人。

我是單麗紅,目前負責全球最大的私募母資金HarbourVest Partners在中國的業務。之前我更多的時間是科技行業投資銀行,在美股做了十年。在亞洲做了六年,無論是從上游還是下游,一直關注科技和科技投資的領域。

張璐:JRR Crypto合夥人,董事總經理。

我叫張璐,來自JRR Crypto。我從大二的時候開始創業,最後選擇了區塊鏈,這個非常年輕的領域。區塊鏈領域是自下而上的賽道,未來將會是一個非常好的金融風口。

佟梅:復星健康控股集團董事總經理,沃爾瑪中國原併購戰略副總裁。

我是佟梅,來自復星健康。我主要負責家庭入口的投資,之前我做沃爾瑪做市場營銷和併購工作。

浦曉燕:紅杉資本中國基金董事總經理。

我是浦曉燕,我在紅杉資金工作,紅杉資本是46年曆史的風險投資機構,而且科技是紅杉資本投資的一大主題。在加入風險投資行業之前,我有多年在文化娛樂和傳媒行業的工作經驗,所以在我的事業上應該算是比較大的轉型。

曾恂:美國科律律師事務所合夥人。

我叫曾恂,是美國科律律師事務所合夥人。我們科律總部在硅谷。無論在美國還是在中國,扶持創業公司,聯手風險投資資本,幫助創業公司從小到大都是我們的使命和我們的精神。所以我們非常榮幸和她愛科技一起合作,希望未來中國能夠出現更多的女性創業者,和女性領袖。

Q、資本寒冬已經降臨,未來的兩年內最大的增長機會是什麼?何種類型的初創公司能吸引投資呢?

單麗紅:這邊我可能是最上游了,作為母基金,我們投基金,我們接觸到資本的來源,可以看到到底是不是資本的寒冬。

從我個人的經歷上其實經歷過幾次真正的資本寒冬,比如說2000年到2002年的科技泡沫爆發之後,實際上那的確是個資本的寒冬,不管是當時達到最高峰的VC和科技公司,都真的是幾年沒有資金,那是一個非常顯著的低谷。

在整個全球的資本市場上。第二個就是金融危機之後,全球的投資公司都冷了若干年,但是現在又起來了。現在的中國我覺得,相比我剛才說的那兩個算不上什麼資本寒冬。

但為什麼大家感覺今年顯著冷下來呢?可能是因為過去兩三年,中國國內的資金的大量增長,有一些非理性的、不正常的繁榮,但是如果你比較投入中國PE市場、VC市場的美元基金的量,和人民幣基金的質量,美元基金的量比較穩健,只有人民幣過去兩年飛速增長。

美元這邊,我們相信並沒有明顯的變化。所以,的確是從資金量投入中國來說會在下一個階段減少,可能很長一段時間達不到過去兩年的最高峰。但是如果有經驗的CEO,他還是很有可能拿到很好的資金。

這個情況下,可能就會持續呈現出極端情況。比如說紅杉資本這樣的有好的歷史,好的團隊的基金,融資可能比原來還容易,因為他遇到的競爭會減少。但是新的基金,沒有經驗的團隊會非常難,這也是一個正常的現象。

其實我作為LP的角度我覺得這是好事,如果市場上沒有做過投資的人都去做投資,其實不利於一個非常健康的估值環境。所以我不覺得現在是資本寒冬,但是這樣一個回冷,可能讓大家更理性、更有選擇。有經驗的專注於做他擅長做的事的人,長期來說肯定會能做得更好。

先聲問道|資本寒冬下,哪些企業反而能活得更好

△左起:單麗紅、張璐、佟梅

曾恂:我的背景不是投資界人士,我是一個律師,但是從我觀察可見,我有一些事實可以跟大家分享。其實今年的投資人,尤其是機構投資人對中國市場還是非常樂觀的。今年我們的美元基金的募集,我可以用順暢來形容,今年的募資環境非常的健康。雖然每年基金的風很大,但是那些風是吹比較好的頂級VC的。

優勢資源向頭部基金靠攏的趨勢非常的明顯,但同時也能看出來第一次募集基金的基金經理還是相當困難的。另外一點,我們感覺到即使是市場上業績比較好的基金,也趕在今年去募集資金,因為大家對明年的政策環境、經濟環境都有很大的不確定性。

先聲問道|資本寒冬下,哪些企業反而能活得更好

△曾恂

Q、你們來自VC、區塊鏈、法律等投資領域的不同方面,是什麼讓你進入這個投資領域?

浦曉燕:我們紅杉的人才背景分兩大塊,一塊是來自於金融領域,投資銀行或者四大事務所,或者是諮詢公司。另外一塊就是行業,你要有非常深的瞭解。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我應該是相當於來自於行業再轉變的職業發展路徑。

到今天為止我在紅杉資本已經工作了7年,加入紅杉之前我有差不多12年在文化娛樂行業的工作經驗,主要是文化娛樂企業的運營管理,加入紅杉之前我是在《財經》雜誌的副總經理。如果你想在私募股權或者PE、VC行業做得特別好的話,我們更歡迎有很深的行業經驗的人加入到這裡來,會對整個生態鏈,行業發展的趨勢,以及相應的資源網絡都有更深的累積。

先聲問道|資本寒冬下,哪些企業反而能活得更好

△左起:張璐、佟梅、浦曉燕、曾恂

佟梅:我是2014年轉型到投資領域的。2014年以前,作為一個併購的專業人士,其實在投後管理和投前的工作管理中,我積累了很多的類似的經驗。

什麼是不一樣的東西呢?

我覺得整個投資行業在中國呈現一種越來越專業化的趨勢。我們看到很多的投行背景的專業人士完成了交易,但更多的挑戰,來自於你在投資之後如何為你的投資企業真正的創造價值。我覺得紅杉應該是這個領域裡的領導者。

在復星,特別是復星醫藥的領域,我們也學到了在做出一個很好的投資決定之後,最重要的一步是投後的管理,特別是投後對企業的賦能。這也確實需要你在一個行業的深耕。1998年我從海外留學回來,我在中國工作了20年。

過去的20年裡我都沒有離開消費品和零售行業,整個消費品和零售行業由PC端向移動端的轉化,包括現在從用戶和流量入口的討論,是跟我們九十年代一起開創的中國的個人護理領域的消費品牌,建設品牌的時候對用戶的研究,和到哪裡去找用戶,以及如何提供最好的消費者喜聞樂見的產品等等的努力沒有根本差別的。就是你有沒有好的產品,你有沒有能夠清楚地認識到你產品的細分市場在哪裡,你能不能到那個細分市場最有效率的把這個產品提供給他們。

今天我們談到的很多的流量入口,包括區塊鏈、很多的APP、移動端的解決方案都不離其本。所以我覺得作為消費品背景的人,最好的投資想法就是你有沒有把客戶放在第一位,能不能最有效率、最好的服務客戶。這些過往的職業經驗,到今天我都認為是非常的相關和有意義的。

先聲問道|資本寒冬下,哪些企業反而能活得更好

△左起:張璐、佟梅、浦曉燕

Q、在投資決策過程中,對你來說最重要的考慮因素是什麼呢?

張璐:區塊鏈的決策經常會改變,因為這是一個太新興的產業。最開始我們認為合適的人在合適的時間做合適的事情是非常重要的,這是最重要的。

然後我們開始有了具體的看項目的決策判斷,比如說你究竟有沒有用到區塊鏈,最近看到很多傳統好項目在做區塊鏈化,我們需要判斷你究竟是真的用得到區塊鏈,還是說想在這個行業拿到一些其他的利益。

其實最近也是趕上了區塊鏈比較熊市的情況,整個市場有點涼,但是這時候我們看項目的一個重點是項目方在熊市的佈局和做法。我覺得這是一種責任感,就是在熊市的時候作為一個區塊鏈的企業,或者說作為一個區塊鏈的創始人企業家,你怎麼帶動這個市場,或者說你要做一些什麼。

如果你每天只思考這是一個熊市,然後就去旅行或者先停下來做什麼,都可能是不對的。所以我們之前看項目,好的項目是在合適的時間做了合適的事情

,到現在我們看這個項目在熊市裡有沒有抗熊的能力,以及在熊市的未來佈局,這是我們是非常看重的。

先聲問道|資本寒冬下,哪些企業反而能活得更好

△張璐

佟梅:我們最近有一個控股型的交易就是百合網,我們跟百合網的董事長討論過,投資的過程中我們投資人能帶給企業的能力和這個企業需要的幫助,以及投資人和創業者之間合適的距離是什麼。

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這個想法,其實每個企業都有它的生命週期的。無論是作為投資者,還是創業者選擇你的投資人的時候,都要想到這個投資者能夠帶來的東西,是不是你這個時段,你這個企業的發展階段最需要的。這個匹配度非常重要,無論是對接下來的投後管理,還是作為一個投資者對未來投資預期和回報的考量。

作為一個創業者,選擇你的投資人的時候,對投資之後整個投資人對你的管控的預期,要有一個很好的瞭解。我們作為投資人也要理解,在這個企業當前的發展階段,我們作為投資人是不是最合適的投資人,我們所預期的財務回報是不是最合理的投後管理形式能夠獲得的。我想這雙方面的共鳴,應該是通過這樣一個很重要的判斷來獲得的。

單麗紅:剛才大家說了很多的因素,但是人是非常重要的。我作為LP,我們投基金,其實人可能就是唯一的因素了。我們判斷這個人從哪兒來,往哪兒去,他是誰,他到底為什麼要做這件事,他想成為什麼樣的人。我覺得做基金太累了,做LP,我只需要分析人,我又喜歡又擅長。

所以我花很多的時間在跟人聊天,而不是看紙上的東西。我更想看到的是我能不能通過他的行為、他的思想,預見到他下一期基金是不是還能做好,他選擇什麼樣的團隊,做什麼樣的決定,其實也是蠻有意思的事。但是歸根結底人決定了他選擇什麼戰略,能夠在各種不同的誘惑之下放棄什麼,所以投資的本質最終還是投人。

Q、你覺得作為作為投資者,女性在職場上有很多障礙嗎?或者有獨特的優勢嗎?

單麗紅:障礙其實就是在自己,在於你自己是否敢說我可以,我想做。因為其實不存在完全沒有競爭的環境,不管是女性還是男性,但是好多時候女性會選擇退卻,我做不完美就不去做,而男生總覺得比實際的情況強,女生總覺得我不如我們實際的情況。這是我們要問自己的,是不是願意邁出這一步,我自己覺得障礙其實在自己。

第二個,所謂的成功,在事業上的成功,如果你能做你喜歡的事,做你擅長的事,這個領域又是個非常好的發展的領域,這三個都具備的話,我覺得就是成功了。

我覺得我一直在做我喜歡的事,我也擅長的事。所以就是喜歡的人做喜歡的事,我覺得就成功了,所以我很成功,但是別人有不同的方式,所以我覺得快樂還是來自於內心,我們每個人都可以自己獲得成功。所以這個自己也是要快樂來自於內心。

曾恂:世界上最大的障礙不是社會制度,不是外部環境,也不是你的競爭對手。更多在於你的心態。如果你問男生為什麼成功,他會說因為我很棒。但是如果問女生為什麼成功,她會說因為我很幸運,有很多人幫我。我覺得這就是個心態的問題。

所以我覺得我們中國的家庭在我們這一輩並不是太注意對女生的自信心的培養。所以其實在成長路上,在職場過程中,其實我們也更多的要依靠自己,去樹立自己的自信心。

尤其在人生重要的決策時刻,比如說在你懷孕的時候,生二胎的時候總會有一些小聲音在你旁邊說,女生幹嘛這麼拼,應該以家庭為重,或者你看上去也像會成功的樣子。我覺得女生比較容易會被這些外部的小聲音影響。但是要相信自己,自己是可以的。我覺得這就是一個自信心的培養的問題。

關於女生作為投資者的獨特優勢,我作為外部專業人士的觀察,我覺得中國的投資圈是女生能撐起半邊天的。雖然一線的投資人裡面女生的比例不是很高。但是在投資圈裡工作的,尤其是中後臺的財務、法務,大部分都是女生,而且是她們讓這個行業非常順暢的運作,是她們用她們的柔能克剛,她們的耐心,讓整個的投資過程更加的順利。我覺得我們未來希望這個行業裡能出現更多的女性創業者,我也非常看好她們的未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