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最後一個儒家聖人,不但學問超羣,還帶著雜牌軍打敗了王爺

我國曆史雖然悠久,但是聖人卻不常有,孔子、孟子是公認的聖人,其中孟子被尊為亞聖,即儒家的第二位聖人;等到儒家的第三位集大成者朱熹出現時,已經是一千多年後的宋代了。到了明朝,精通儒釋道、與孔孟朱齊名的王陽明橫空出世後,“聖人”就不只是埋頭苦讀、只做學問了,而是上馬能帶兵、下馬能治國的文武全才。

歷史上最後一個儒家聖人,不但學問超群,還帶著雜牌軍打敗了王爺

王陽明自幼就十分聰明,但他並不熱衷於考取功名,覺得科舉不是第一等要緊事,讀書做聖賢才最重要。為了做聖人,十七八歲的王陽明,在結婚當天跟隨道士打坐,參悟道法;後來又鑽研朱熹的學問,曾七天七夜死盯著竹子,要“格物致知”,參透做聖人的道理,結果把自己整得一病不起。

歷史上最後一個儒家聖人,不但學問超群,還帶著雜牌軍打敗了王爺

不過,王陽明並沒有放棄“做聖人”的理想,為了報效朝廷,他曾經一股腦地學習兵書、騎射,後來有中了科舉,當上了朝廷命官。不過,王陽明這類人,太特立獨行了,在宦官劉瑾專權時,他毅然上疏揭發,結果不但被陷害、貶官,還被劉瑾派人追殺。

歷史上最後一個儒家聖人,不但學問超群,還帶著雜牌軍打敗了王爺

好不容易逃出了厄運,來到偏僻的山野,一個名叫龍場的地方上任,卻發現窮山惡水、刁民太多,王陽明一聲不吭地開始佈道,也正是這種孜孜不倦的佈道,讓他頓悟了儒家思想的精髓,悟出了“心學”。心學的第一要義是“知行合一”,當然,這句話說起來十分容易,但是真要一板一眼地做起來,卻十分不容易。

歷史上最後一個儒家聖人,不但學問超群,還帶著雜牌軍打敗了王爺

王陽明本是有才之人,龍場之後,他受到兵部尚書的賞識,被推薦前往江西巡視,做了一個江西地區僉都御史。此時的江西,正好是寧王朱宸濠的地盤,作為朱家分封的親王,駐紮在南昌的寧王並不是善茬,他一心一意想要做皇帝,私底下招募了很多客卿,鍛造兵器,加之王府護衛,很快就拉出了一隻像模像樣的叛軍,並準備向著南京進兵。

歷史上最後一個儒家聖人,不但學問超群,還帶著雜牌軍打敗了王爺

當時的朝廷對此十分震驚,王陽明雖然是朝廷派來的巡撫,但早已交了兵符,手中並沒有兵權,只有贛州等小地方的縣令尚可號令,要命的是,如果上奏朝廷、請求援兵,那寧王朱宸濠估計早已拿下南京,做了朱棣第二。

歷史上最後一個儒家聖人,不但學問超群,還帶著雜牌軍打敗了王爺

因此,王陽明只得就地招募義兵,所謂的義兵其實大多都是綠林好漢,既沒紀律,也沒啥實力,甚至人數都不怎麼夠用。無疑,優勢在準備充分的寧王朱宸濠那邊。但王陽明卻很有辦法,他深知寧王朱宸濠的首要目標是南京城,所以制定了疑兵之計,先是大張旗鼓、虛張聲勢,放風說已經集結了十六萬大軍,準備趁著寧王朱宸濠發兵南京時,端了他的老巢南昌城;與此同時,又用了反間計,故意給寧王朱宸濠信任的謀士送“勸朱宸濠攻打南京”的密信,當然密信很碰巧地落到了寧王朱宸濠手裡。

歷史上最後一個儒家聖人,不但學問超群,還帶著雜牌軍打敗了王爺

寧王朱宸濠被王陽明一通迷惑之後,停止了十多天,錯過了反叛的最佳時機,同時也讓王陽明等人算是做了些準備。當寧王朱宸濠醒悟時,派著大軍去打南京時,王陽明又用了“圍魏救趙”的辦法,真的趁機攻佔了寧王的南昌城,結果沒有主見的寧王回防,反倒變成了四處奔波的疲勞之師。所以當他倆在鄱陽湖決戰時,手裡握有大炮的王陽明大勝,幾乎完美地擒獲了反叛的寧王。

當然,王陽明的“知行合一”思想,也在這次平叛中淋漓盡致地體現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