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合併口碑與餓了麼,美團該怎麼辦!

阿里合併口碑與餓了麼,美團該怎麼辦!

就在10月12日,阿里巴巴宣佈由餓了麼和口碑合併成立本地生活服務公司。二者的“順利會師”很明顯可以看出劍指剛上市的美團,這也就意味著阿里和美團之間的競爭正式開啟了。

遙想當年,美團在B輪融資中阿里巴巴還是作為美團最大的支持者,在接下來的幾次融資中也都能見到阿里的身影,直到16年騰訊的領投造成了美團的倒戈,從此阿里和美團就越走越遠了,直到今年阿里口碑和餓了麼的合併造成雙方直接交火,未來雙方也會在生活領域的多個方面發生碰撞,其中無不展示了資本的趨利性和殘酷性。

口碑和餓了麼為什麼合併?

此次餓了麼和口碑的合併,可以說是意料之中的事。因為阿里早就對瞄準了生活服務這一塊蛋糕,不過這些年來一直沒有找出門路來,而為了與日漸強大的美團相抗衡,阿里是時候出招了,所以此次的合併實乃計劃之中。

事實上口碑早在美團與大眾點評合併之前就已經出現了,不過當時的口碑沒有在本地生活服務中殺出一條路來其原因在於:

一來起步太晚,當餓了麼,美團,甚至百度都進軍餐飲市場的時候,口碑都還沒有摸索出路子來,市場早已被瓜分,所以失去了先發制人的優勢。

二來口碑屬於流量驅動型,缺少核心價值,美團以團購起家,餓了麼以外賣起家,而口碑看似僅僅是為了推本地服務而出現,所以沒有能夠令客戶群體印象深刻。

阿里早就意識到了需要在生活服務上佈局,只不過一直沒有成功罷了,而對美團的投資也沒有擴大阿里的新零售生態,同時也讓美團得到了發展的機會,所以今年阿里聯合螞蟻金服以95億美元對餓了麼完成全資收購就是為了餓了麼的配送系統,藉此來完善阿里的即時配送體系,進而打造一個服務於新零售生態的新物流。

二者的合併充分交叉整合資源。餓了麼的本地生活服務資源和高效的同城物流配送加上口碑的海量交易數據和成熟的商家服務體系將會製造一個大的端口,阿里的品牌矩陣和大數據也會為餓了麼和口碑添磚加瓦,實現新零售的生態佈局。

阿里合併口碑與餓了麼,美團該怎麼辦!

獨家:美團

那麼此舉會對美團有何影響呢?

從消息公佈的情況來看,在阿里發佈消息當天,美團股價應聲而下,隨及大跌,市場跌幅達到了4.35%,可見其影響還是很大的。

根據美團點評的招股書顯示,截至2018年第一季度,美團餐飲外賣在中國的市場份額達到了59.1%,佔據了中國外賣市場的半壁江山,其地位遠超餓了麼和口碑,而在美團點評的財報中顯示,美團今年上半年的營收為263.5億元,其中餐飲外賣的收入達到了160億元,而在阿里巴巴公佈的新一季財報中,餓了麼在今年第二季度營收為26.12億元。

所以無論是營收還是行業佈局,美團早已超了口碑和餓了麼不止一兩個身位,但二者的結合還是讓美團有了不小的壓力,餓了麼和口碑的協同優勢將會成為美團最大的挑戰,餓了麼和口碑的多個業務交叉融合爆發的力量是美團所不能抵擋的。

而且阿里作為一個超級大平臺,優勢在於資金和資源,合併後的口碑餓了麼無異於搭上了資源快車,今後阿里一定會將資源大量傾斜,這對於尚在探索新業務的美團是非常不利的,一旦阿里發力,美團要面臨的將會是一場硬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