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义这位“猪大王”,带动全国种猪品种改良

【顺义人才讯】在顺义畜牧业,有这样一位“传人”。他自大学毕业后,就坚守在种猪选育技术前线,这一坚守就是整整23年。为第一时间观察到种猪的各类反应,他曾连续两年多吃住在猪舍,甚至连婚房都安排在猪舍。最终在他的不断努力下,他研究的“皮特兰种猪的扩繁及配套技术推广应用”获得了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一等奖,带动全国种猪品种改良。顺鑫农业的种猪销量实现了逐年翻番的宏伟业绩。他就是北京顺鑫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小店分公司副经理——张茂。

顺义这位“猪大王”,带动全国种猪品种改良

主动请缨

负责全国首次引入皮特兰种猪项目

顺义这位“猪大王”,带动全国种猪品种改良

身为北京顺鑫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小店分公司副经理的张茂,今年48岁。要说起与顺鑫农业的缘分,那还要追溯到1994年。那一年,刚刚从内蒙古民族大学畜牧专业毕业的他,进入北京顺鑫农业股份有限公司鹏程食品分公司,成为了一名技术员。

为了更好地融入公司,他将学校所学的知识和公司实际相结合,不断在工作中锤炼自己的技术水平。九十年代末期,我国首次从比利时引入皮特兰种猪,并将顺鑫农业选为试点。面临国内没有可借鉴模式的情形,张茂主动请缨,挑起了这杆种猪品种改良工作的大旗。

连续两年生活在猪舍,连婚房都在猪舍

“那时候吃住都在猪舍里!”为了摸清皮特兰种猪的生活习性,第一时间观察到种猪的各类反应,张茂连续两年多吃住在猪舍里,寸步不离地守护着这些品种优良的种猪,更是连婚房都安排在猪舍。而他的孩子出生后学会的第一个词,不是爸爸妈妈,竟是“皮特兰”。

经过长期的观察、摸索和试验,他终于攻克了皮特兰种猪应激、难产和腿部疾病这三大难题。他的研究结果“皮特兰种猪的扩繁及配套技术推广员应用”经北京市农委评审后,获得了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一等奖,并推广到全国十几个省市自治区,为我国的种猪品种改良工作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从技术环节入手,每年增加10000余头出栏商品猪

顺义这位“猪大王”,带动全国种猪品种改良

2014年,张茂就任鹏程食品公司达州官田种猪选育场技术总监。上任之初,张茂发现达州官田种猪选育场存在经营陷入困境、各项养殖关键数据长期在低位徘徊、销售渠道不畅、经营业绩逐年恶化的情况。面对这一情况,张茂并没有气馁,第一时间召开会议,让大家集思广益,共同找出工作中的不足和漏洞,并不断为大家鼓劲,坚定员工的信心。

“首先要让员工把公司里的猪当成自己的养,在进而教他们技术。”张茂表示,他首先优化了绩效考核方案,以生产成绩核定工资的标准。此外,他还把每月的生产成绩及员工工资张贴公示,表扬先进督促后进,使员工一心一意抓生产。同时,他从技术环节入手,淘汰了大量生产性能降低的种猪,并强化生物安全措施,改进更新了无害化处理设施,确保不发生大的疫情。

通过他和员工的一起努力,最终达州官田种猪选育场的各项生产数据有了明显的提升,母猪产仔数由2014年的12头/年提高到现在的21头/年。仅此一项,每年的出栏商品猪就增加了10000余头。

打通销售渠道,种猪销量逐年翻番

“生产水平已经上去了,下一步就是销售渠道的问题。”为了改善经营业绩,张茂带领销售团队主动参加各类行业展会、研讨会,积极寻找客源。

2016年,张茂邀请了百余名行业内知名的种猪育种专家和相关企业家,召开了一次盛大的种猪行业研讨交流会,倾听并记录专家和同行业企业家的意见建议。此外,他还要求技术人员全部下沉到销售服务一线,亲自到客户处解决各类问题,定期回访客户,了解客户需求。终于,在他的不懈努力下,达州官田种猪选育场种猪销量,由2014年的2000头跃升至2015年的5000头、2016年的9500头,实现了一年翻一番。2016年,达州官田种猪选育场更实现了销售利润1000万元的业绩,在全系统15家养殖场中名列前茅。

23年奉献养猪事业,最终收获满满

顺义这位“猪大王”,带动全国种猪品种改良

在封闭、枯燥、脏、臭的工作环境下,张茂一呆就是23年,将自己的整个青春奉献给养猪事业。23年间,他从技术人员、生产场长、副场长、销售经理,到现在的北京顺鑫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小店分公司副经理,累计休假时间不超过100天。

23年的养猪生产实践中,他不断总结经验,学习先进技术,成为顺鑫小店养猪公司的一张名片。他多次荣获顺鑫农业的先进工作者、销售标兵;2次荣获顺义区优秀共产党员;2007年被评为高级畜牧师;2010年被北京市人力资源各社会保障局应聘为评标专家;2017年荣获北京市五一劳动奖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