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平離職影響登月,真相到底是什麼

一直以來國企都集聚了很多人才,浪費了很多人才,也窒息了很多人才。國企不注重人才已經成為老生常談的話題,只是一直以來大家並沒有直觀的感受,最近一篇《離職能直接影響中國登月的人才,只配待在國企底層?》刷新了大家的世界觀。

一個叫張小平的工程師由於原單位一紙公文的緊急召喚火了。張小平幾個月前離職跳槽到北京的一家民營企業,薪水直接從在國企601研究所的12萬年薪飆升到100萬一年。足足翻了8.3倍。當然張小平火了不是因為薪水的翻倍,而是因為601研究所的緊急召喚。601研究所發現,張小平離職後,整個項目都癱瘓了。於是給張小平發了一篇奇葩的公文。


張小平離職影響登月,真相到底是什麼


601研究所,即航天601所,西安航天動力研究所的簡稱。是我國液體火箭動力事業的發源地,這個研究所也是使我國成為世界上少數幾個掌握先進超低溫高性能推進技術的國家之一,可以說是推動我國高科技發展的重要部門。按理說,這樣靠技術吃飯的部門,應該格外注重技術人才,並給予很好的福利待遇。從另一個角度看,科技的進步就是國家的進步。從上述的公文我們可以看到,張小平被譽為發動機這種最核心部件研發的靈魂人物,具備不可替代的作用。那既然他不可替代,領導幹嘛要讓他走呢?既然能力作用這麼大,不應該好好保護起來嗎?一個小小的基層人員,居然掌握著核心科技,他一走整個部門都會癱瘓。這不是笑話麼。

張小平離職影響登月,真相到底是什麼

就在所有人都將矛頭指向這位領導,大家都在發聲討論國企時,9.27日下午這名領導出來發聲了。他表示:張小平“本人擅自離職,經多次談心做工作無效,為挽留此人,單位通過法律途徑提起仲裁,在提供給相關機構的材料中有誇大其作用和貢獻的表述,被其及網絡利用進行炒作。培養人才是付出代價的,單位希望挽留是可以理解的,我們要為大批基層默默無聞工作的人點贊,更要看到中國航天事業發展離不開自力更生、無私奉獻的航天精神。”翻譯過來就是:他要走,我留了,他還是要走,但是培養人不容易,還是希望他回來,為了航天事業發展,還是需要人才,我們應該表揚大家的。

從事情發生到現在,兩種說法。有人說是自媒體危言聳聽,有人說國企就是這樣。你怎麼看呢?

聽國企的朋友說,國企的生活真是美滋滋。就算工作做不好,也不會擔心被開除。而且一天也沒什麼事兒幹,生活滋潤極了。不過就是工資低,升職也困難。國企是不是這樣,我不在國企,我也不知道。可是我知道,不管我們生活在哪裡,身處於什麼職業,都應該積極向上努力讓自己變得優秀。像張小平那樣,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離職了也有資本找到薪水更高的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