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職時當青銅,離職後是王者,用這三招,才能栓心留住「張小平」

職場上,老闆最喜歡說的“地球離了誰都轉”,今天竟然有了反證實例,中國還真出了一位“離了他月球不轉”的“大人物張小平”。《離職能直接影響中國登月的人才,只配待在國企底層?》一文,真的是開了一次“宇宙玩笑”。翻譯此文作者的總結:某研究員張小平離職前以為是青銅,離職後發現項目癱瘓了,才知道他原來是王者。懇請有關單位把他抓回來,繼續工作,保證登月計劃不耽誤。

在職時當青銅,離職後是王者,用這三招,才能栓心留住“張小平”

張小平創造了地表最強“離職”事件,震驚“太陽系”,網上全民沸騰,人人都想發洩一下自己懷才不遇的情緒。其實,每位職場人都有一顆“王者心”,可惜在老闆眼裡卻是一個“青銅命”。不管怎麼說,張小平在企業不受重視,被民企以十倍年薪挖走,刺痛了無數“懷才不遇”的心,印證了“錢給少了,心受委屈了”的離職兩大定律。

張小平離職事件,其實在國企職場比比皆是,因為有了“登月”這個抓人眼球的詞彙,瞬間引爆網絡。市場化分配需求與國企敬業奉獻這一對矛盾體,再一次爆炒起來。從宏觀層面來看,人才流動,從國企流向民企,反正肉還爛在鍋裡。從微觀層面來看,國企前期投入大量精力和成本,最後被民企一鍋端走了,國企也不願意當“培訓基地”啊。國企怎麼留住人才呢?

在職時當青銅,離職後是王者,用這三招,才能栓心留住“張小平”

一是事業留人。根據馬斯洛需求理論,人的最高需求是實現自我價值,對大多數人來說,就是幹一番事業。企業要想留住骨幹人才,首先,要給人才描繪出企業發展的巨大空間,比如,企業未來要上市,要改變社會,要改變世界。其次,給人才充分的幹事舞臺,聰明的老闆善於給人才搭臺唱戲,說根本就是給人才職權,讓人才有職有權,能幹事、幹成事。再次,讓人才與事業共成長、同分享,讓人才知道,公司事業成功必將帶來個人事業的成功。

二是待遇留人。事業發展再誘人,但沒有現實利益,凡人也堅持不下去。比如,張小平,從事著世界上最“偉大”的事業,但他為何還是跳槽了?張小平曾經應該也是滿腔熱血、追求夢想,但是面對民企十倍的年薪,還是抵擋不住金錢的誘惑,人們有追求美好生活的權力。但在國企體系裡,不可能實現完全市場化的薪酬分配機制,如果完全實行市場價格,不利於國家集中力量辦大事。科技高速發展,背後是無數科研人員的默默無聞、無私奉獻。張小平事件告誡我們,到了必須提高國企核心技術薪酬待遇的時候了。

在職時當青銅,離職後是王者,用這三招,才能栓心留住“張小平”

三是感情留人。事業留人、待遇留人,必須配合感情留人。尤其是當待遇不夠的時候,一定要打好感情牌。錢不夠,情來湊。國企有健全的企業文化體系,主要手段是三關:關注、關心、關懷。逢年過節,各級管理人員都要聯繫骨幹人才,走訪慰問,拉近感情。在打出的感情牌裡,還有一招就是給榮譽,各種評先樹優、各種宣傳鼓勵、各種評獎獎勵,讓人才在企業備受重視,架在感情高地上,不好意思辭職。

張小平離職事件,其實每天都在上演。網絡熱炒也是好事,可以更加促使人們關注科研人才的福利待遇問題,但是僅僅用市場化分配機制就能包治百病嗎?光靠砸錢就能留住人才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對這些關係國家安全的科技領域,我們花多少錢都買不了西方的先進技術,他們值多少錢?每位核心人才都是無價之寶吧。所以,要想真正栓心留人,必須做到事業、待遇、感情三管齊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