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那些事儿 重阳节话数学

今天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九九重阳节。说起它的缘起,其实就是中国人对数字的崇拜。

中国人对数学的认识,一直停留在对数字的崇拜

中国人最崇拜的数字,就是九(9)。所以,九九重阳节,对于古人是很重视的,何况它还相当于中国的老人节。

数学那些事儿 重阳节话数学

九,在【易经】里,和“阳”是一样的意思,重阳节定在阴历九月初九,自然就叫重阳节了。

类似这样的,还有几个:

一月一日,元旦;

二月二日,龙抬头;

三月三日,就叫三月三;

七月七日的,七七事变,七夕节;

十月十日的,双十协定;

十一月十一日的,光棍节;

八月八日,爸爸节。

最后这个,纯属现代人闲得无聊,不但用了阳历,而且用上了谐音。

数学那些事儿 重阳节话数学

数字的排列规律

如果我们的先人们,能从这些数字简单的对称性中走出来,理解一下更多的数字排列,那么对数的认识,就会更加深刻得多了。

下面这个九宫图,算是中国人对数字研究更深入一步的东西了。

数学那些事儿 重阳节话数学

我先来说说它:就是有最基本的九个数字:1、2、3、4、5、6、7、8、9,填在一个3×3的图里,就是九宫图里。

要求如下:

每一行、每一列、每一斜行的三个数字和必须相等。

在这样的要求下,我们应该怎么填写呢?

首先,算出这九个数字和为45。

其次,既然三行都相等,每一个和就是45÷3=15。

再算一下最中间的那个数字:我们把两个斜行,最中间的一个横行一个竖行加起来:4×15=60,这时,最中间的那个数,被加了4次,扔出一个后,就是全部九个数字和45,因此,最中间的数字为:

(60-45)÷3=5。

我们现在知道了每一行列斜行的和为15,最中间的数字为5,这两个规律,我们就可以通过实验,把其他数字填满了。

我们的先人们,完全理解并总结了我上面的内容说明,可悲的是,我们接下来发展的不是更一般的n×n图的规律,而是发展了这样一些东西。

数学那些事儿 重阳节话数学

显然,对他们而言,后面的这个更加重要,在他们眼里,单纯对数的研究,也就是数论,是没有什么意义了。

注:本文每一个字都是原创,欢迎大家讨论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