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夜茶可致癌——危言聳聽,還是確有其事?

一般隔夜茶我們都不讓家人朋友喝,有人說對身體不好,有人說不健康,甚至有人說會致癌。提起“癌症”一詞會立刻吸引大多數人的注意力,而且更容易被記住,也許正是這個原因,使得我們在阻止朋友喝隔夜茶的時候,更容易強調“致癌”這一說法。

但是,我們都說茶葉中含有的茶多酚和VC、VE是可以防癌的。難道僅僅一夜之隔,茶葉竟會從防癌變成致癌嗎?下面,小編帶您一起了解詳細情況。

隔夜茶可致癌——危言聳聽,還是確有其事?


什麼物質可引發癌症?

一級致癌物質:黃麴黴素、亞硝胺、二噁英、尼古丁、苯並芘

黃麴黴素來源:爛花生、花生油、玉米、大米、棉籽中最為常見

亞硝胺:亞硝酸鹽是亞硝胺類化合物的前體物質,亞硝酸鹽普遍存在於穀物、牛奶、乾酪、菸酒、燻肉、烤肉、海魚、罐裝食品以及飲水中

二噁英:焦油、瀝青(所以不要去剛鋪好的馬路)、塑料燃燒(危害巨大)

尼古丁:菸草

苯並芘:燒烤、煎炸食物

隔夜茶可致癌——危言聳聽,還是確有其事?


隔夜茶中有可能含有那種引發致癌的物質?

大家注意了,在亞硝胺中提及飲水中存在亞硝酸鹽,只有採用飲用水沖泡茶葉,才有可能涉及到亞硝酸鹽。但是,如果連我們平時的飲水都有致癌物質,豈不是每天都有致癌的危險?非也!!!且聽小編慢慢道來。

蔬菜中亞硝酸鹽的平均含量大約為4mg/kg,肉類約為3mg/kg,蛋類約為5mg/kg,而豆粉的平均含量可達10mg/kg,鹹菜中的平均含量也在7mg/kg以上。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絕大部分的亞硝酸鹽在人體內像“過客”一樣隨尿排出體外,只有在特定條件下才轉化成亞硝胺。什麼樣的特定條件呢?合適的酸鹼度、溫度、以及存在微生物。一般情況下,我們很少會為亞硝酸鹽轉化為亞硝胺提供合適的環境。

隔夜茶可致癌——危言聳聽,還是確有其事?


下面,我們繼續討論飲水的問題。

剛被提取的深井水,僅含亞硝酸鹽0.017mg/L,但在室溫下儲存3天就會上升54倍。原來不含亞硝酸鹽的水,存放1天后,會產生亞硝酸鹽0.004 mg/L,3天后上升到0.011mg/L,20天后則高達0.73 mg/L,為原來的183倍。儘管如此,飲水中含有的亞硝酸鹽含量仍遠遠低於同等重量的蔬菜和肉中的。所以,大多數人一輩子不會得癌症。

隔夜茶可致癌——危言聳聽,還是確有其事?


但是,茶葉中的物質會和水中的亞硝酸鹽反應,轉變成亞硝胺嗎?

NO!茶葉中的茶多酚能極強的清除有害自由基,阻斷脂質過氧化過程,提高人體內酶的活性,從而起到抗突變、抗癌症的作用。茶葉沖泡之後,便能抑制亞硝酸鹽在體內的作用,類似於給亞硝酸鹽一個保護層,更順利的隨尿液排出體外。即使茶湯放置時間很久,茶多酚被氧化,抑制作用消失,也不會使亞硝酸鹽轉變為亞硝胺。所以,隔夜茶不會致癌。

隔夜茶可致癌——危言聳聽,還是確有其事?


那麼,隔夜茶究竟對人體會有什麼影響呢?

隔夜茶,通俗的說,就是放置時間久的茶。有些人太忙,早上泡一杯茶到下午或晚上才有空喝,按理說,也可稱為“隔夜茶”了。那麼,有人就會說,氣溫不一樣啊。但是,對於晚上來說,溫度比白天更低一些,對茶湯的影響較白天應該更低才對。

其實,放置久的茶湯顏色會加深,香氣消失,有些滋味苦澀難以下嚥,還有一些清淡無味。茶葉放置時間長,茶多酚被氧化轉變成茶黃素、茶紅素等,自動氧化作用使茶黃素、茶紅素降解或與蛋白質、氨基酸等作用逐步生成茶褐素會變成茶褐素,茶湯顏色會變成深褐色。但是,茶褐素對人體無害。只會使湯色變暗,滋味變淡,香氣陳氣增加,在特定環境下甚至會產生黴變。變質的茶湯可能會引起人體腸胃的不適,只要不飲用變質的隔夜茶,對人其實無大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