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春茶,先明白這些事

不知不覺,又來到了春茶開採的時節,一些地方如宜賓等地的早茶已經新鮮出爐,陸續上市,人們可以嚐鮮了。人們常說“飲茶要新,喝酒要陳”,果真如此嗎?春茶安全嗎?新茶比陳茶好嗎?如何保存好茶葉?沏新茶用什麼樣的水好?這些問題時常困擾大家,今天,我們一起來探討這些問題,為您一個個答疑解惑。

喝春茶,先明白這些事

春茶病蟲害少

如今各地霧霾嚴重,大氣汙染比較嚴重,有人說喝茶也不見得是安全可靠了。農藥殘留、重金屬和有害微生物是茶葉中主要的不安全因素。

據瞭解,目前我國在茶園病蟲害防治中以使用擬除蟲菊酯類農藥為主,這些農藥難溶於水,通過沏茶而溶入茶湯中的農藥很少,不到幹茶檢出量的10%。

再者,我國很多茶區尤其是名優綠茶區,春茶期間因氣溫較低,病蟲害發生少,因此,不需使用農藥。

此外,茶葉重金屬含量最主要的指標是鉛含量。重金屬在茶湯中的浸出率很低,比如鉛在連續沖泡3次的情況下,其浸出率只有18%。我國對茶葉中的重金屬含量都有嚴格的規定。而茶葉在加工過程中,都進行了高溫炒制或烘焙,基本上不存在有害微生物。

一般來說,我國人均飲茶量每天還不足10克,攝入量很低,加之茶湯中農藥和重金屬的浸出率又低,通過飲茶攝入的農藥和重金屬都不到人體每天允攝入量的5%,因此,喝茶是安全的。

喝春茶,先明白這些事

春茶不只有綠茶

很多人以為春茶只有綠茶,其實春茶主要以芽茶為主,以綠茶為多,其他茶類也會在這個時間段採摘製作。

茶的種類按季節有春、夏、秋茶之分。一般來說,春茶指由越冬後茶樹第一次萌發的芽葉採製而成的茶葉,也指當年5月底之前採製的茶葉。春茶中,除了諸如西湖龍井、洞庭碧螺春、黃山毛峰、廬山雲霧等知名綠茶外,如安溪鐵觀音等巖茶採摘時間在4月底到5月份之間不等,雲南班章區域的普洱茶在每年的3月中下旬就差不多開始採摘了,所以說春茶不只有綠茶。

喝春茶,先明白這些事

新茶就比陳茶好?

生活中,歷來有“茶貴新”之說。但不是所有的新茶都比陳茶好。剛採摘下來春茶過於新鮮,不經氧化的多酚類物質和醛類物質含量較多,對胃腸黏膜有強烈的刺激作用,容易讓飲用者產生腸胃不適。

再者,新茶中的咖啡因、活性生物鹼以及多種芳香物含量也較高,易使神經系統興奮,飲用者可能產生四肢無力、冷汗淋漓和失眠等“茶醉”現象,神經衰弱、心腦血管疾病患者尤應高度警惕。

因此,專家建議,春茶買回來後最好放置一段時間,最起碼應存放半個月以上,等茶中的多酚類物質自動氧化,對胃腸的刺激降低以後再喝,茶葉口感會更醇厚、回甘會更好、更養胃。如新炒的龍井茶在石灰缸中收藏一兩個月,香味更佳。而普洱茶、六堡茶、茯磚茶、烏龍茶,只要保管得當,隔年陳茶同樣香氣馥郁,滋味醇厚。

喝春茶,先明白這些事

春茶可放冰箱冷藏

春茶是採摘茶樹最鮮嫩的芽葉製作而成,保存了茶葉最原始的物質與本性,顯得特別嬌貴。因此,茶葉的貯藏保鮮十分重要。如果保存不當,會使茶葉失去新鮮感,使茶葉色、香、味、形具變,降低茶葉的飲用價值。而保管好的茶葉,即使存放一兩年以上,沖泡後,香氣依存,滋味不變,如新茶一般。

專家介紹,茶葉貯藏保鮮的四大影響因素是溫度、溼度、氧氣和光線,因此,理想的茶葉貯藏保鮮條件是低溫、低溼、絕氧和避光。

一般茶葉商品均有包裝,茶葉購買回來後,不要拆封,作為家庭貯存的茶葉,可直接放到冰箱內冷藏,往往效果較理想,如果冷凍,則效果更好;作為茶葉產品的倉儲,1~5℃的冷藏倉庫是比較經濟適宜的,可長期保持茶葉品質。

冰箱貯藏保鮮茶葉時,一要防止冰箱中異味汙染茶葉;二是茶葉含水量要低,必須是乾燥的。存放茶葉的容器一定要乾淨無味,不與其他食物混放,以免串味而損害茶葉的香氣。

此外,選購春茶時,切記不要買太潮的茶葉,否則,茶葉不易保存,很容易發黴。

喝春茶,先明白這些事

泉水沏茶最好

沏茶用水應清潔無味,PH以5.5-7為宜,硬度應小於10度。

水的種類多,以泉水沏茶最好,其次為純淨水等;水的硬度以軟水為好,硬水中礦物質較多,如水中含鐵較多,茶湯變暗或變褐,水中含鈣過多,不僅使茶湯變暗,而且滋味苦澀。水的硬度影響水的PH,茶湯對PH很敏感,特別是鹼性的水,兒茶素會自動氧化,使茶湯色澤變深、變暗,甚至變成紅褐色。

品味春天第一杯茶,在茶杯中感受春的氣息,確實是美妙的。讀了此文,有關春茶的特點及相關知識,你都清楚了嗎?

溫馨提醒:本文由微信公眾號【植彌茶】整理撰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