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奶粉的生產工藝你了解多少?

我國奶粉生產工藝有溼法、幹法和乾溼複合法三種,乾溼混合介於溼法和幹法之間,本文主要介紹溼法工藝和幹法工藝。


關於奶粉的生產工藝你瞭解多少?


1、溼法工藝

是將鮮牛(羊)奶加入營養成分直接噴霧乾燥製成的,不僅不存在乳粉回溶等中間環節,而且採用多道過濾工序,杜絕安全隱患,充分保證各種營養的均衡。溼法的工藝比較複雜,需要的設備較多,前期處理主要的設備是淨乳機,均質機,最好有殺菌機,濃縮設備、乾燥設備、包裝設備,及一些附屬設備,還要有鍋爐、汙水處理等。

溼法工藝需要具備三個條件:

1、必須具備有牧場;

2、必須有牛奶;

3、必須具備奶粉加工廠。

溼法工藝生產出來的奶粉,因為採用第一時間擠出來生鮮牛(羊)乳做原料,產品均一性好,理化指標穩定,營養成分會比較均衡,各種營養物質會在鮮奶當中有一個充分溶解的過程,同時還可減少奶粉的二次汙染,能夠保證最終產品的新鮮度和營養價值,但採用“溼法”生產並不是所有的乳品企業都能夠做到的,這個主要是由奶源地和生產廠的距離所決定的,但是採用單一的溼法工藝,在噴霧乾燥過程中,一些熱敏性營養素容易被破壞。

2、幹法工藝

幹法工藝是用採購的大包裝乳清粉加入到攪拌罐中,放入各種固體添加的營養物質,充分攪拌以後,直接分裝出來。幹法的生產工藝比較簡單,主要是混合機,包裝機等。

幹法工藝熱敏性物料(遇熱不穩定的一類物料,遇熱極易發生分解、聚合、氧化等變質反應)的營養成分易於添加。但幹法工藝生產的產品的均一性等不如溼法,口感風味上與溼法生產的奶粉相比,也會有一些差異。

幹法對車間的要求較高,一般採用GMP車間。為了保證奶粉生產加工過程中的安全,食品藥監局官方網站發佈了“關於使用進口基粉生產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許可審查有關工作的通知”規定:允許企業使用進口基粉作為原料生產嬰幼兒配方乳粉,企業必須按照《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許可審查細則(2013版)中規定的幹法工藝進行生產。嚴禁企業使用進口大包裝嬰幼兒配方乳粉進行生產和分裝。這一規定對於奶粉生產企業來說,勢必會加大企業的成本和投入。

瞭解了奶粉的溼法工藝和幹法工藝,以及他們的優缺點。那麼,如何來區分成品的奶粉採用了哪種工藝呢?在這裡要提醒您,可以從奶粉外包裝的配料表上面來區分:如果配料表第一項是“生牛(羊)乳”、“鮮牛奶”那就是溼法工藝;如果是“全脂奶粉、脫脂奶粉或脫脂乳粉等”就是幹法工藝或乾溼混合工藝。

3、乾溼複合工藝

乾溼複合工藝,是指同時採用幹混和溼混工藝對鮮牛奶進行加工。能做到溼混工藝生產的奶粉,其工廠離奶源地要求比較近,可以保證鮮奶一次成粉,並能很快成為可銷售的最小包裝。減少了中間環節的汙染,保證奶粉的新鮮,將營養素直接加入鮮牛奶混合,可使營養混合更均勻,而一些熱敏性的營養(維生素、益生菌)則在幹混工藝階段加入,保證了其活性,這種工藝優越於單獨使用溼混工藝或幹混工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