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什古城的百年老茶馆,丝绸之路上的文化印记

时光定格在深秋的午后,阳光温柔地洒在这条喀什古城的千年古街上,川流不息的人们悠闲地感受着古街慢慢沉淀的岁月,三三两两的游客看见街口一栋两层楼门前挂着的“百年老茶馆”的牌子,便毫不犹豫地跟着一些老茶客走了进去。

喀什古城的百年老茶馆,丝绸之路上的文化印记

跨进低矮的门槛,左边是上二楼的楼梯,而正对门口的墙壁上挂着百年老茶馆的简介,我们知道了这家百年来茶馆的老板叫买买提·乌斯曼,他从祖辈的手里继承了这座老茶馆。

喀什古城的百年老茶馆,丝绸之路上的文化印记

来到楼上,我们看到有几个年轻人在招呼茶客,其中有两个小伙子是老板的儿子,只有一个年轻的姑娘忙碌着给茶客添茶水。茶馆内的灯光显得柔软而温馨,五个大大小小的炕上坐着品茶的茶客,他们悄声地谈论着各自的话题,整个氛围显得尤为和谐而恬静。

喀什古城的百年老茶馆,丝绸之路上的文化印记

这时,坐在炕头的两个老艺人开始给茶客弹奏民族乐器,一个人弹起了热瓦甫,另外一个人打起了手鼓,热情奔放的曲子,让品茶的女游客翩翩起舞,他们围着老艺人点着自己想听的曲子。

喀什古城的百年老茶馆,丝绸之路上的文化印记

当一曲而终,周围的茶客们都热烈地鼓起掌来,见此情景,亢奋的老艺人接着又弹起了动听的乐曲,欢快的乐器声透过门窗飘出楼外,荡漾在吾斯塘博依路这条千年古街的角角落落,仿佛穿越时光的隧道,回到了汉唐时期繁华的丝路疏勒重镇。

喀什古城的百年老茶馆,丝绸之路上的文化印记

望着热气腾腾的茶水,眼前浮现出在江南水乡,大包大包的茶叶被捆绑在马背上,一路西行途径襄阳、洛阳、长安……然后到达河西走廊的嘉峪关,茶叶又被捆绑到骆驼背上,沿着丝绸丝路向西踏进了到处是茫茫戈壁沙漠的西域。通过艰难跋涉,经过高昌、焉耆、龟兹、姑墨、疏勒等城廓,茶商不停地用茶叶和丝绸变换着商品,最后顺着来时的丝绸之路满载而归。

烽火狼烟的年代,从江南到西域的丝绸之路上充满了悲欢离合,演绎了一个又一个可歌可泣的故事,无论道路怎么艰辛,但江南的茶香一直贯穿了千年岁月,持续地沟通着内地与西域的密切联系,延续着丝绸之路上关于茶的传说。

喀什古城的百年老茶馆,丝绸之路上的文化印记

细细品味茶水,一股浓浓的红花、玫瑰花混合着茶叶的香味扑入鼻孔钻进心扉,那种来自内心的愉悦,让人无法言表心底的感受。金黄色的茶水清澈剔透,能倒影出屋顶的灯光,犹如一盏岁月的光芒浸泡在乳白色的茶碗里,茶香涌起的回忆,不只是那些沉淀的历史,还有岁月深处回荡的足音。

喀什古城的百年老茶馆,丝绸之路上的文化印记

茶馆里陆陆续续进来六位老茶客,他们从小生活在这条千年古街,每天喝着这茶馆的茶水慢慢地随着流逝的光阴变老。一壶茶、一个窝窝馕,就是他们打发一天时光的方法,一边聊着过去的记忆,一边小口品着茶水,尽管岁月在他们脸上留下了深深的褶皱,但他们的记忆却铭刻在激荡的青春和希冀里。在老茶客的生命中,茶馆不仅是他们抚今追昔的场所,还是他们精神上的一种寄托。

喀什古城的百年老茶馆,丝绸之路上的文化印记

楼外的阳台上摆着几张茶桌,外地游客们坐在桌前,一手端着热热的茶水品尝,另一手指着外面的风景,心情舒畅地和同伴谈论着喀什古城的见闻,以及历史遗留给古城融合四大文化的印痕,他们被古城的旧与新所感染,被古城里居住的人们的热情所打动。

喀什古城的百年老茶馆,丝绸之路上的文化印记

当融入这座古城时,他们发现一边是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另一边是散发着厚重的文化底蕴的古代遗址,就仿佛走进一个充满古文化气息和现代文明的地域,新时代的发展步伐正在丝绸古道上扬帆起航。

喀什古城的百年老茶馆,丝绸之路上的文化印记

在阳台门口炕头上,坐着一位独斟独饮的江南姑娘,她用温情的目光环视着茶馆里的一切,用心地聆听着茶客们谈论的话题,一些难以听懂的民族语言,她微微皱起好看的眉头,随后让老板的儿子翻译给自己听,也许她的祖辈就是汉唐丝绸之路上的茶商,所以,她沿着祖辈的足迹千里迢迢来到这里,希望透过时光看见祖辈在这里从驼背上卸下茶叶,并留下江南的丝绸,再装上西域的商品,满怀高兴地踏上相距万里之遥的返乡路。

喀什古城的百年老茶馆,丝绸之路上的文化印记

眼看天色已晚,江南姑娘用手机支付了茶水费,她一步一回头地望着这座百年老茶馆,走到千年古街的中间,背对着老茶馆,并用手机自拍了一张照片,然后依依不舍地融入了街上涌动的人流,消失在茫茫的人海里。

此时此刻,两位老艺人坐在老茶馆二楼的阳台上,深情地弹奏起热瓦甫,伴随着打起的手鼓,粗犷激越、优美动听的民族乐器声响彻了整个千年古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