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大電商向拼購「低頭」 究竟是真優惠還是純噱頭?


各大電商向拼購“低頭” 究竟是真優惠還是純噱頭?



如今,拼購幾乎成為各大電商的標配。

2018年,創立三年的拼多多憑藉著拼購,在已經被視作紅海的電商領域殺出一條血路,併成功赴美上市。相對於拼多多的先發制人,行業其他巨頭亦不甘落後,蘇寧推出了“蘇寧拼購”;淘寶上線了特價版;國美也將社交電商“圈子”放在首頁最重要的位置;京東也拾起了原來看似不太重視的拼購。值得一提的是,一向定位中高端消費市場的嚴選近來入駐了拼多多。

那麼,拼購為什麼會這麼火?拼購的一個主要特點就是東西便宜。一般來說,拼購價格比單獨購買要便宜10%至20%左右,有些虛擬產品折扣更大。

這樣的折扣價在大件產品上尤為明顯,一件下來有的能省幾百元。例如iPhone XS Max在蘋果官網9599元起售,但在拼多多上,8888元出售的商家大有人在。

一家電商平臺的拼購客服透露,一般拼購就是做活動,例如上述會員就是和騰訊合作做活動的價格;還有就是和工廠供貨商直接合作,免去中間渠道商的層層盤剝,所以價格能便宜下來。

不難看出,受拼多多迅猛發展的影響,很多電商對拼購都願意試一試,這是上線或進一步開拓拼購業務的直接原因。

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發佈的報告顯示,淘寶和拼多多用戶群體高度重合,其中卸載淘寶的用戶中,有50.3%的用戶流向了拼多多。至於拼購火爆的原因,有分析指出,消費不但需要升級,也需要分級,拼購滿足了一部分人對低價商品的需求,並且通過社交讓消費者深度參與其中,這是成長起來的原因。

由此不難看出,拼購這種天然帶有的社交屬性也是平臺所看重的。據瞭解,無論是組團拼購,還是分享“砍一刀”、助力享免單等,這些玩法都需要多個用戶參與,甚至用戶和用戶之間還可交流購買經驗等。

值得注意的是,電商猛攻拼購不單是多渠道銷售或社交電商這麼簡單,還有其他目的。

例如,拼購比較流行的“砍價”玩法,現在不少平臺要求用戶註冊後才能“砍”,於是,在你幫好友砍價的時候,平臺相當於又獲得了“你”這個用戶,經過層層裂變,獲得新用戶非常高效。

分析人士指出,拼購模式藉助社交平臺,將社交裂變的流量有效沉澱,且幫助互聯網公司擺脫用戶增量下滑的尷尬。

拼購的商品價格便宜,質量怎麼樣呢?消費者對拼購看法不一,有的是拼購的忠實擁躉,有的則對其嗤之以鼻。

有媒體記者發現,一拼購平臺上,100多元的“耐克”鞋子、27元的“new balance”非常常見,真假也很難分辨,雖然商家並沒將它們描述為耐克等,但鞋子上的“對勾”以及鞋盒上的“NIKE”字樣清晰可見。有網友留言,“鞋子塑料感太強”“山寨貨”。不可否認,拼購平臺上不乏有“0元購”“0.1元購”等,東西質量即便再差,和價格比也物有所值。但此類商品數量幾乎都是限量的,對於這樣的商品,多是拼手速,看運氣;更多的商品是“價格不算那麼高,質量也不算那麼好”。

有經常網購的消費者稱,對拼購的產品質量不太看好,但看到合適的東西還是會拼,“本來對其質量就不抱有‘幻想’,一分錢一分貨。”

近來,有媒體曝光了某拼購平臺上出售的“一等品”紙尿片,實際上是工廠淘汰的一堆堆垃圾,在作坊里加工而成,這些產品價格極其低廉,50片20元,並銷售火爆。

有業內人士透露,在拼購平臺上,一些不良的商戶很狡猾,山寨用品不在商城上架,而顯示在一個圖片上,這樣就能經過平臺的篩查,而很多低價也正是靠著賣山寨貨實現的。

當然,通過拼購買到心儀商品的消費者也大有人在,有消費者表示,只要有耐心肯定能拼購到便宜東西,但需要耗費大量時間,且需要多次發送給朋友。

對此,有業內人士表示,拼購平臺設置這樣的規則目的很明顯,拉新速度快,而且幾乎不需要花推廣費用,但需要注意的是,這種營銷模式通過高曝光率提高用戶認知,並不代表消費者認可。

那這種模式能不能持續呢?有資深人士認為,拼購模式應該可長期存在,因為價格優惠在任何時候都具有殺傷力,只是不會覆蓋電商全品類;另外,隨著熱度的下降,未來消費者拼購不會像現在這麼高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