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丹青:一个时代的肖像——写给英才画家忻东旺

陈丹青:一个时代的肖像——写给英才画家忻东旺

“回乡——忻东旺的艺术人生” 山西博物院展出现场

一个时代的肖像

——写给英才画家忻东旺

如果活到今年,忻东旺应该是55岁。天妒英才,夭损芳华。东旺远行,留下一个时代的肖像。

陈丹青:一个时代的肖像——写给英才画家忻东旺

忻东旺(1963—2014)

他是中国新写实主义代表,

他为中国传统写实主义开辟了新路。

我回国去清华美院教书的第一年就认识了忻东旺夫妇二人。忻东旺是63年属兔的,当时连40岁都不到,他给我的印象是一个很憨厚、很苦干的人。我喜欢像他这样的性格,我们都没有名分,我们从来没上过学,但是我们有才能、有干劲、有年轻,尽管多少有点不自信,但真的到了所谓中央、到了北京,我们会对自己有个判断,有时候忍不住话就会说出来。

还有,东旺给我的印象就是一直在玩命画画。忻东旺为人厚道,作为老师他一心为学生、为教学着想,作为画家他埋头作画心无旁骛,今天我们看到的这么多的作品都是他玩命创作出来的。我曾经听到他的学生跟我回顾他怎么画画,有一句名言说“要把汗水藏在画里面,不要让人看到你的汗水”,他就是这样。我知道忻东旺流了非常多的汗水,他拼命的追求每幅画的完美,从没有敷衍过任何一幅画。

陈丹青:一个时代的肖像——写给英才画家忻东旺

陈丹青、于小冬与忻东旺在作品前

在探索的时候,在面对油画的困境的时候,东旺将自己当做最后一个依靠、一个动力、一个价值的源泉,他可以把握的只有自己,自我有时候会下意识转换成一种背景声音,比如说民族传统或者其他。所以,他觉得自己在找民族,可我觉得他也在找自己,因为他画的还是不折不扣的油画。他在年轻的时候画过玻璃画、画过民间画,我知道严格来说那不是绘画而是工艺,但

从传统工艺上看,这种作画方式要求一笔就是一笔,这对他后来形成高超的造型能力很有影响,而没有学院式的教育也就没有了学院式的束缚。

他的人体画得非常好,在画白菜、桃子、鞋子这些静物的时候,也当成肖像来看,他画一切东西都当做画人来看待。他的画颜色蛮猛的,但不是很生,画人有点重彩,不太玩灰调子,这也是一绝。他很会调颜色,从来都要调到一定的浓度但是从来不会画出火气,能力太强了。他特别喜欢中国传统的雕塑和壁画,我想他后面开始画丙稀同时探索对线的使用与此很有关系。他善于用颜色说话,也善于用素描说话,我在油画院看到有一面墙全是他的素描,线条也很好,一下子就把人脸、头发这些东西画出来了。

陈丹青:一个时代的肖像——写给英才画家忻东旺

在他作品中楺进了三个“新”现代元素:

一是超写实主义风格。

可以看出,他的写实作品有不少是以照片为参考,

创作出了更加明确和详细的渲染的作品,

这种超写实并非照片写实主义所追求的逼真复制。

二是表现主义风格。

观其作品特别是肖像作品,

或有英国表现主义画家卢西安·弗洛伊德的影子。

描绘的人物形象突出,

有的是甚至是畸形或病态的,

其风格较之传统写实也显得粗率、性感。

三是人文主义。

忻东旺的表现还在于他对底层民众的关注,

这不仅符合现代西方的普世价值观,

也体现了政府关注民生的要求,

思想性远远高于后89时代的玩世写实主义,

这也是《早点》获金奖的主因。

当然,忻东旺90年代的《明天多云转晴》等也有玩世味道。

生于河北省张家口康保县忻家坊村。先后任教于山西师范大学美术系、天津美术学院油画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绘画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艺术家。

陈丹青:一个时代的肖像——写给英才画家忻东旺

忻东旺的作品:本性、初心、底层之痛

陈丹青:一个时代的肖像——写给英才画家忻东旺

忻东旺 队伍 丙烯 460cm×680cm 2012年

陈丹青:一个时代的肖像——写给英才画家忻东旺

忻东旺 消夏 2009年

陈丹青:一个时代的肖像——写给英才画家忻东旺

忻东旺 早点 油画 2004年

陈丹青:一个时代的肖像——写给英才画家忻东旺

忻东旺 《白菜》 2012年

陈丹青:一个时代的肖像——写给英才画家忻东旺

忻东旺《绚日》210x280cm 2006 布面油画

陈丹青:一个时代的肖像——写给英才画家忻东旺
陈丹青:一个时代的肖像——写给英才画家忻东旺
陈丹青:一个时代的肖像——写给英才画家忻东旺
陈丹青:一个时代的肖像——写给英才画家忻东旺
陈丹青:一个时代的肖像——写给英才画家忻东旺
陈丹青:一个时代的肖像——写给英才画家忻东旺
陈丹青:一个时代的肖像——写给英才画家忻东旺
陈丹青:一个时代的肖像——写给英才画家忻东旺
陈丹青:一个时代的肖像——写给英才画家忻东旺
陈丹青:一个时代的肖像——写给英才画家忻东旺
陈丹青:一个时代的肖像——写给英才画家忻东旺
陈丹青:一个时代的肖像——写给英才画家忻东旺
陈丹青:一个时代的肖像——写给英才画家忻东旺
陈丹青:一个时代的肖像——写给英才画家忻东旺
陈丹青:一个时代的肖像——写给英才画家忻东旺
陈丹青:一个时代的肖像——写给英才画家忻东旺
陈丹青:一个时代的肖像——写给英才画家忻东旺
陈丹青:一个时代的肖像——写给英才画家忻东旺
陈丹青:一个时代的肖像——写给英才画家忻东旺

这种强烈的风格意识,忻东旺做到了。他有非常强的个人意识又有非常强的个人风格,风格的后面,是他对西方艺术、东方艺术和中国古典艺术的理解。比如对线和局部的处理,他的画是不分主次的,每个地方都画得一样细,但是并不是只有中国人这样做,意大利人的古画也是这样的,早期的绘画都是一样的,整体、虚实、空间、深度是近两百年的概念。

在事业上东旺“认死理”、很较劲,同时天性又很忠厚,有着北方汉子那种愣劲和憨厚劲,我觉得这种性格也被他带入到绘画上去了。体现在他绘画上的又不仅是憨厚、倔强,更突出的是灵秀和细腻,这说明他有着极强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这些都存在于他绘画的“口音”里,是他的风格意识和风格自觉。

陈丹青:一个时代的肖像——写给英才画家忻东旺

就我而言,我在画布上落下的第一笔就必须是真切的,这不仅是一个形的界限,更重要的是一种势的定夺,是意的营造;意由情生,笔由意出,形随意夺,气势贯通,是完成一幅作品的心神路径,离开这几点的所谓严谨,势必趋于僵化,僵则死,死则气灭。中国画最讲究气韵生动,那么气韵是什么?气韵就是活跃于图象之上的神髓,其间包含着紧密的力、势、抽象结构等关系。何谓“大像无形”?无形即是蕴涵于物象之中的抽象本质,是物之气象,是要靠感受发觉的,因此我认为这是绘画最应该诊视的潜在要素,特别是写实绘画,自然如同美丽的少女一样,既能使人感受到天使般的圣洁,也能堕落为低俗的诱惑,其决定因素是靠感悟。世间任何事情要想做好都取决于悟性,而悟性是需要培养和训练的,悟性是素质、是意识。

陈丹青:一个时代的肖像——写给英才画家忻东旺

我有时会一笔不修改地从头画到脚完成一幅画的底稿,这完全取决于状态,哪怕是一个小小的分神都可能会影响我感受的状态。例如,我在画画时有的学生离我太近,他的呼吸声就会干扰我;有时旁观者出现在我视觉的余光中也会干扰我的专注。如果画出不符合自己感觉的线条,必须马上擦掉重来。我一般不能容忍自己觉得不真切的东西存在,这种真切并不等同于视觉中的准确,只是心理上的到位。这时所画的线条并不能单纯看作轮廓,如果这样你的注意力一定是局限在形的规范上,就会“小心翼翼”地对照着客观,就会造成心理上的拘谨,就会抑制表现的状态。我想画线条和走钢丝差不多,如果杂技演员紧盯着脚下那细细的钢丝绳,心里一定会紧张,紧张了就难以有超然的表现,其准确性必须是建立在意境的状态之中,中国画中的“笔意”就是这个道理,因此画画要体会那股“劲儿”。

陈丹青:一个时代的肖像——写给英才画家忻东旺

油画步骤

陈丹青:一个时代的肖像——写给英才画家忻东旺
陈丹青:一个时代的肖像——写给英才画家忻东旺
陈丹青:一个时代的肖像——写给英才画家忻东旺
陈丹青:一个时代的肖像——写给英才画家忻东旺
陈丹青:一个时代的肖像——写给英才画家忻东旺
陈丹青:一个时代的肖像——写给英才画家忻东旺
陈丹青:一个时代的肖像——写给英才画家忻东旺
陈丹青:一个时代的肖像——写给英才画家忻东旺
陈丹青:一个时代的肖像——写给英才画家忻东旺
陈丹青:一个时代的肖像——写给英才画家忻东旺
陈丹青:一个时代的肖像——写给英才画家忻东旺
陈丹青:一个时代的肖像——写给英才画家忻东旺
陈丹青:一个时代的肖像——写给英才画家忻东旺
陈丹青:一个时代的肖像——写给英才画家忻东旺
陈丹青:一个时代的肖像——写给英才画家忻东旺
陈丹青:一个时代的肖像——写给英才画家忻东旺
陈丹青:一个时代的肖像——写给英才画家忻东旺
陈丹青:一个时代的肖像——写给英才画家忻东旺
陈丹青:一个时代的肖像——写给英才画家忻东旺
陈丹青:一个时代的肖像——写给英才画家忻东旺

告别

陈丹青:一个时代的肖像——写给英才画家忻东旺

在大歌剧院听多明戈的歌剧时,他夫妇二人就坐在我后面两排,我又多了一个认识,那就是忻东旺也喜欢听歌剧。那是我跟他最后一次见面。

谁也没有想到他会走的这么突然,今天让我感到很遗憾的事就是我从来没有跟他单独坐下来好好的长谈过,我相信他也会希望能有这个机会。

我通常不会介入什么中国油画、写实绘画这类话题,因为都会说些空话,我在乎的是有才能的人用他的才能做出了怎样的事 —— 我极其肯定,忻东旺属于有才能的人。

陈丹青:一个时代的肖像——写给英才画家忻东旺

忻东旺创作指挥家《洛林·马泽尔》工作照

陈丹青:一个时代的肖像——写给英才画家忻东旺

忻东旺1988年在青海写生

陈丹青:一个时代的肖像——写给英才画家忻东旺

忻东旺自画像

舒伯特三十岁出头就走了,贝多芬五十几岁走的,说自己还有很多曲子没写出来呢。东旺所想的就在他心头上,却没有人能知道他最后的想法,这太遗憾了。但是我想,尽管从来就没见他大笑过或者开过玩笑,但是他的画里始终潜藏着一种非常中国式的喜剧感,我想,东旺在对中国油画发展的探索中一定也是充满乐观的。

——陈丹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