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卑微的中國男僕,在美國幹了一件事:感動了慈禧,感動了後世

龍,是騰雲駕霧的神獸,是中國的文化符號。近代以來,能以“龍”之名被西方社會認可的人寥寥無幾,李小龍是第一個,最近的一個則是斯洛克神童“中國龍”丁俊暉。

一個卑微的中國男僕,在美國幹了一件事:感動了慈禧,感動了後世

圖:龍是中國的象徵物

但是,一百年前,還有一個身份卑微、幾乎不為人知的龍曾感動世人:丁龍(Dean Lung)。

一個卑微的中國男僕,在美國幹了一件事:感動了慈禧,感動了後世

圖:丁龍的老照片

丁龍是廣東人,18歲時被“賣豬仔”來到了美國加州。當時的美國,華工的地位很卑賤,大多從事的是建築業的苦力,丁龍也不例外。他在鐵道做苦力期間,由於勤勉誠實,1870年被大亨卡朋蒂埃僱為在曼哈頓住所的僕人。

一個卑微的中國男僕,在美國幹了一件事:感動了慈禧,感動了後世

圖:卡朋蒂埃

卡朋蒂埃是奧克蘭首任市長,幾家鐵路公司的董事會成員,加州電報公司總裁,哥倫比亞大學的校董,加州的頭面人物。

卡朋蒂埃脾氣很暴躁,有一次酒後發作,暴跳如雷,把所有僕人都趕走了。第二天酒醒後,見到空蕩蕩的房間,他很後悔,但是丁龍卻和往常一樣給他送來了熱騰騰的早餐。

卡朋蒂埃道了歉,問他為什麼沒走?丁龍回答:“雖然你脾氣很壞,但你是個好人,孔子教誨我們,受人之託忠人之事,我不能半途離開你,不盡到責任。”

一個卑微的中國男僕,在美國幹了一件事:感動了慈禧,感動了後世

圖:丁龍與卡朋蒂埃

這件事對卡朋蒂埃觸動很大,他第一次了知道孔子的大名,也對這個有品格的中國男僕產生了敬意,不久丁龍成為他的管家,深受他的信任。

丁龍身高1米73,是個安靜和善的中國人,和周圍鄰居很融洽,他終生未成家,幫助僱主勤勉操持家務。

1901年,一向默默無聞的丁龍突然做了一件事,他寫了一封信給哥倫比亞大學的校長塞斯·洛,信中寫道:“先生,我在此寄上12000美元的支票,作為貴校漢學研究的資助——丁龍,一箇中國人。”

一個卑微的中國男僕,在美國幹了一件事:感動了慈禧,感動了後世

圖:丁龍的捐款信原件,藏於哥大

12000美元,在當時不是筆小數目,這是丁龍的畢生積蓄。

丁龍不是個讀書人,甚至是個不識多少漢字的文盲,但他弘揚祖國文化的心願深深感動了僱主卡朋蒂埃,他隨後向學校捐款10萬美元,只有一個要求:建立一個研究中國文化的漢學系,並以“丁龍漢學講座”命名。

哥大的校長對於以一箇中國僕人的名字來命名一個講座很猶豫,為此,卡朋蒂埃回信說:“丁龍的身份沒有任何問題。他不是一個神話,而是真人真事。而且我可以這樣說,在我有幸遇到的出身寒微但卻生性高貴的紳士中,如果真有那種天性善良、從不傷害別人的人,他就是一個。”

一個卑微的中國男僕,在美國幹了一件事:感動了慈禧,感動了後世

圖:今天哥大東亞學院的圖書館

1902年開始,“丁龍漢學講座”正式成立,夏德(胡適的導師)為首任講座教授。從此,哥倫比亞的漢學系成為美國最早、最著名的漢學系之一,這裡成為中國文化在海外研究傳播的著名平臺,走出了無數中外學者,也是今天赫赫有名的哥倫比亞大學東亞學院的前身。

一個卑微的中國男僕,在美國幹了一件事:感動了慈禧,感動了後世

圖:哥大東亞學院的畢業生

​ 卡朋蒂埃本人,多年來一直視丁龍為“集孔子信徒、清教徒、佛教徒、基督徒於一身的表裡一致的中國人”,不斷追加哥大漢學系的捐助,最後的捐款高達27.5萬美元。

這個中國僕人的義舉,被清朝駐美使臣伍廷芳得知後彙報回國,慈禧太后深為感動,親自向哥大捐贈了五千餘冊珍貴中文圖書,李鴻章和伍廷芳等人也紛紛捐助。

一個卑微的中國男僕,在美國幹了一件事:感動了慈禧,感動了後世

圖:慈禧捐贈的《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卡朋蒂埃於1918去世,丁龍此後的去向不詳,有人說他終老美國,有人說他葉落歸根回了中國。

一個卑微的中國男僕,在美國幹了一件事:感動了慈禧,感動了後世

圖:一箇中國男僕的傳奇

不管怎樣,丁龍以一介卑微之身,卻念念不忘祖國,在異域傳播中國文化,他做到的一切,很多偉人都做不到。正如哥大對他的評價:“Dean Lung不是一個學者,不是一個將軍,不是一個重要的人物,他僅僅是眾多美國第一代華人移民中的一個,他捐出來的是錢,但更重要的是貢獻了他的視野和理想。”

參考資料:《一箇中國男僕的美國傳奇》、廣州羊城晚報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